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
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
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01
1991年的广东英德双寨村,还是那种典型的岭南小村庄。
青山绿水间,十几户人家错落有致地散布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5岁的徐才德和14岁的谭玉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
两家人是邻居,孩子们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的感情自然而然地萌发了。
徐才德记得第一次牵谭玉宁手时的紧张,那是在村头的小河边。
谭玉宁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却没有挣脱。
「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徐才德当时这样想着,心里满是甜蜜。
两家大人看在眼里,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
谭玉宁家虽然不算富裕,但姑娘勤快能干,性格温和。
徐才德家条件也一般,但小伙子看起来老实本分。
在那个年代,门当户对就是最好的婚配标准。
1992年,两个还没成年的孩子就在双方家长的撮合下结了婚。
婚礼很简单,就在村里摆了几桌酒席,乡里乡亲都来祝贺。
谭玉宁穿着一身红色碎花棉袄,羞涩地坐在床边,徐才德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
「宁儿,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夫妻了,我会好好对你的。」徐才德握着妻子的手,诚恳地说道。
谭玉宁点点头:「我们要好好过日子,一起把家撑起来。」
那时的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虽然年纪小,但都愿意为这个新组建的小家庭努力。
徐才德开始跟着村里的大人学做农活,谭玉宁则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1993年,女儿出生了。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19岁的徐才德和18岁的谭玉宁既兴奋又慌乱。
他们自己还是孩子,却要承担起父母的责任。第二年,儿子也降生了。
两个孩子的到来让这个年轻的家庭压力倍增。
徐才德必须想方设法挣钱养家,谭玉宁则要照顾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夜里孩子哭闹,白天要干农活,两人常常累得精疲力尽。
「德哥,我们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深夜里,谭玉宁抱着还在哭闹的儿子,眼中满是疲惫。
「再坚持坚持,等孩子们大一点就好了。」徐才德安慰着妻子,但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生活的重担让这对原本甜蜜的小夫妻开始感受到现实的残酷。
徐才德发现,光靠种地根本养不活一家四口,他必须想其他办法。
于是他开始外出打零工,修修补补,什么活都干。
谭玉宁则在家里既要带孩子,又要料理农活。
她的手很快就变得粗糙了,脸上也失去了少女时的红润。
但她从不抱怨,总是默默承受着一切。
02
时间来到2000年代,徐才德和谭玉宁的婚姻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按理说压力应该减轻了,但徐才德的内心却越来越不平静。
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2003年。
那年,谭玉宁做了一个改变全家命运的决定——去市里的工厂打工。
「德哥,我听说市里的电子厂工资不错,一个月能有一千多块呢。」
「我去试试,家里的活你帮忙看着。」谭玉宁收拾着简单的行李。
徐才德心情复杂:「你一个女人家,去那么远的地方……」
「现在不是讲究这些的时候,孩子们要读书,家里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谭玉宁的语气很坚决。
就这样,谭玉宁开始了工厂生活。
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平时就住在厂里的宿舍。
她的工作很辛苦,每天要站十几个小时,手指都被机器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但为了这个家,她从不叫苦。
徐才德留在村里,名义上是照看家里和孩子,实际上他的日子过得相当轻松。
农忙时干点农活,平时就是和村里的老头子们下棋、聊天、喝茶。
村里人都知道,徐家的顶梁柱是谭玉宁,徐才德就是个「甩手掌柜」。
「徐才德啊,你老婆真能干,一个月挣的比你一年还多呢。」村里的张大爷经常这样调侃。
「是啊,宁儿确实辛苦。」徐才德表面上笑着应和,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男人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东西。
在农村这种传统观念浓厚的地方,男人养不起家就会被人瞧不起。
徐才德经常听到村里人私下议论:「徐才德这是吃软饭啊,靠老婆养活。」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徐才德心里。
他也想过要振作起来,但除了种地,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而且,谭玉宁的工资确实比他能挣到的钱多得多,理性上他知道这样的安排是对的,但情感上却难以接受。
2005年,徐才德做了一个彻底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决定——他开始买六合彩。
「或许中个大奖,就能翻身了。」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但现实是残酷的,赌博从来不会让人一夜暴富,只会让人越陷越深。
徐才德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
谭玉宁发现后大发雷霆:「你疯了吗?这是孩子们的学费钱!」
「放心,我有把握的,就差一点就中了。」徐才德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谭玉宁气得浑身发抖:「你清醒一点!这样下去我们全家都要被你害死!」
但徐才德已经听不进去任何劝告了。
他甚至觉得妻子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的「大业」。
赌博败光了家底还不够,2007年,徐才德竟然走上了制造假钞的犯罪道路。
「只要成功一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他这样安慰自己。
结果可想而知,徐才德被抓了,判刑入狱。
谭玉宁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还要承受村里人异样的眼光。
她在工厂里加班加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挣钱上。
2009年,徐才德出狱了。
本以为吃了这么大的苦头,他会痛改前非,但现实让谭玉宁彻底失望了。
「我现在有案底,哪里会要我?」徐才德找了个借口,索性不再找工作,每天就是在家里无所事事。
村里人的议论声更大了:「这个徐才德真是个废物,坐牢回来更不要脸了。」
「谭玉宁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摊上这样一个男人。」
这些话传到徐才德耳朵里,让他的心理变得更加扭曲。
他开始怨恨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妻子。
在他的逻辑里,如果不是谭玉宁太能干,反衬得他太无用,他也不会被人瞧不起。
03
2011年2月27日,谭玉宁本来应该回家的,但工厂临时要加班,她只能留在厂里。
「老张,麻烦你帮个忙,把我家那块地锄一下,下个周末我回来种花生。」谭玉宁给邻居老张打了个电话。
老张爽快地答应了:「小事一桩,你安心上班。」
徐才德知道这件事,但他没有主动去帮忙。
在他看来,既然妻子能安排好一切,他就不用操心了。
然而,当天晚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大概晚上8点,谭玉宁突然回到了家里。
原来工厂的加班取消了,她想着回家能和丈夫团聚,就搭了个便车回来了。
「你怎么回来了?」徐才德看到妻子有些意外。
「加班取消了,想回来陪陪你。」谭玉宁笑着说,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
两人简单吃了点晚饭,看了会电视。
谭玉宁洗漱后准备睡觉,这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