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美国国内突然冒出一股不同寻常的声音——“主动撤退”。这不是哪位智库学者在闭门会议上的推演模型,而是美国陆军现役少校帕特里克·史密斯,在《国防新闻》杂志上公开撰写的署名文章。他的核心观点直白得让人震惊:美军在亚太必须学会如何撤退。
他还特别搬出二战时的麦克阿瑟,称其“战略撤离”值得重学。这番话一出,美国媒体炸了锅,军界也炸了锅。一名现役军官公然说“打不过就跑”,这在美军历史上实属罕见。美军为什么突然开始琢磨撤退?又为何在嘴上还要硬撑着说自己有优势?
从表面看,美军还是那个全球部署、航母满天跑的世界警察,但只要深入一点,就能发现这副“强者姿态”正在逐渐崩塌。
史密斯的文章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源于美军内部越来越强烈的焦虑。他提到,美军在第一岛链的部署点多兵少、补给困难、火力防护薄弱,一旦和解放军擦枪走火,根本撑不住。
特别是驻日、驻韩这些基地,已经完全暴露在解放军导弹的打击半径内。2025年8月,美军已经悄悄启动从冲绳撤出9000名海军陆战队员的计划,目标是转移到关岛。这不是普通的轮换,而是一次实打实的“后撤动作”。
史密斯还点名指出,美军的防空系统远不如中东地区。以色列特拉维夫的防御密度都比驻日美军高,而特拉维夫都被伊朗导弹打穿过,美军在亚太靠什么挡住东风导弹?
解放军这些年在导弹技术上突飞猛进,尤其是高超音速武器,从吸气式到乘波体、双锥体,一个比一个难拦截,射程轻松超过2000公里。
美军手里的“萨德”“爱国者”“标准”系列,在红海面对胡塞武装的简陋导弹都拦得费劲,更别说对付中国先进装备。史密斯的“撤退论”看似突兀,其实是建立在一条条实际数据上的判断。
而另一边,美国国内的专家却不肯服输。麻省理工学院的赫金博坦跳出来说,美军不是撤退,是“换个角度再打”,还强调美军有“主场优势”,太平洋就是战略纵深。照他说的,美国舰队可以从任何方向对中国发动打击,而中国舰队却无处可逃。
这种说法听着挺带劲,但一看实际情况就站不住脚。解放军早已把海上侦察、导弹预警、火控体系整合成一套体系,从北斗卫星到无人侦察机,全方位监控美军在西太的动向,美军舰队根本藏不住。
不仅如此,中国的导弹型号已经不是一两种,而是形成了完整梯队。像东风-21D、东风-26、鹰击-21这些“航母杀手”,不仅速度快、精度高,发射平台还灵活,能从陆地、岛礁甚至铁路发射,不给美军留机会。
2025年国庆前夕的阅兵彩排中,中国展示了乘波体和双锥体高超音速导弹,技术路线全面开花,意味着对美国的“纵深打击”已经不是设想,而是现实。
美军目前的部署是老问题一堆:装备重、基地分散、补给线长、后勤跟不上。史密斯提到,美军有近10万兵力,其中大部分是机械化部队,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一大堆。这可不是像阿富汗那样说扔就扔的。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撤出用了16天,丢了上百亿美元的装备才换来速度。
如今要从日韩撤军,可没办法再丢装备“轻装跑路”。一旦开战,运输舰和两栖舰艇必须穿越解放军的火力圈,在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简直就是送人头。美军的航母编队现在也不敢轻易靠近热点区域,就算撤退,撤到哪里能安全?
有专家提出撤到“第三岛链”,甚至说撤到夏威夷去“再整顿”。可问题是,中国根本没必要追击到那么远。中国的战略重点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马六甲、巽他海峡才是关键,完全没必要去跟美军在东太平洋搞什么“海上大决战”。
从实际作战角度看,美军的战略运输编队体积大、速度慢、目标明显,只要进入中国的预警系统,就很容易被“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这正是美军内部焦虑的根源。嘴上说得响,心里其实早就没底了。
更棘手的是,美军还担心盟友靠不住。史密斯在文章里就明说了,一旦局势紧张,日韩这些盟友很可能“倒戈”或者“中立”,尤其是经济上依赖中国的现实让他们不敢贸然冲在前面。
就连菲律宾这样的“小盟友”,也在和中国谈合作开发南海资源,嘴上说跟美军合作,真要打起来,第一个躲得远远的就是他们。这就意味着,美军在亚太的所谓“联盟体系”,其实根基早已不稳。
对于中国来说,美军的撤退当然是好事。史密斯承认,如果美国真的从第一岛链全面后撤,亚太就会出现巨大的战略真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更顺利推进,过去被美国逼着站队的国家,也将重新考虑自己的对华政策。
不仅如此,中国在周边海域的战略空间也将大大扩展,不但能增强海上能源通道的安全,还能减少突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美军这边,即使嘴上不承认失败,身体却已经在做选择。就连他们自己的兵棋推演都显示,美军的远程弹药在10天内就可能打光,航母编队在第一波解放军导弹攻击下能不能撑过去都成问题。
这时候再说什么“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就显得有些自欺欺人了。史密斯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不提前撤退,将来可能连撤的机会都没有。如果继续坐在第一岛链上等导弹飞来,那就是送命。
赫金博坦等人嘴硬说“我们能从多个方向进攻”,听起来像是安慰美国国内不愿接受现实的一群人。事实上,美军想从哪里打,中国就能从哪里反击。
广阔的太平洋不再是美军的“安全池”,而是变成了解放军导弹的“靶场”。现如今,美军想打,打不过;想跑,跑不快;想守,守不住。这就是现实。解放军,正在用不断升级的技术、完善的体系、强大的火力,牢牢守住属于中国的每一寸海域与天空。
释放出的信号很明确:不挑衅、不退让、不畏战。短短三年时间,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已经迈过多个门槛,不仅射程提升,精度也提升,甚至在测试中命中移动目标。美军的“暗鹰”项目还在调试阶段,远远落后。就算投入实战,也不一定比得上解放军现有型号。
从2020年到2025年,解放军的导弹数量翻了一倍,类型从单一走向网络化,打击方式从单点突袭变成梯次覆盖,这不是数量上的扩张,而是能力上的飞跃。美军,依旧在炒冷饭,用老装备、老战法、老思维应对一个全新的中国军队。“撤退论”的出现,就是这一切的集中体现。
打不过就跑,这是史密斯少校的判断;嘴硬说能打,是赫金博坦们的幻想。现实摆在面前,解放军的实力让美军不得不承认,亚太战场已不是他们说了算的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