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上海,正迎来一场体育与城市的双向奔赴。9月至10月,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将沉浸于体育赛事的狂欢之中——16项国际国内赛事将轮番上演,从ATP1000网球大师赛到世界赛艇锦标赛,从电竞联赛到MXGP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共同勾勒出一幅“白天观赛、夜间赏景”的活力画卷。
“体育+文旅”正成为上海“金九银十”最醒目的经济标签。而这背后,是上海以赛事为引擎,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
赛事矩阵释放消费动能
今年上海赛事布局呈现“水陆空全覆盖”的特色。9月29日,升级改造后的旗忠网球中心将迎来ATP1000大师赛的重磅回归,现世界排名前三的阿尔卡拉斯、辛纳和兹维列夫齐聚申城(相关链接)。与此同时,第12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第19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等传统赛事也将相继亮相。更令人振奋的是新兴科技体育的崛起。9月江湾体育场将举办国际航联无人机竞速世界杯赛,11月上海体育馆将迎来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2025LPGA女子职业高尔夫锦标赛见证上海姑娘殷若宁的卫冕之战。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大师赛(上海站)和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都将在崇明举办。
这些赛事正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力引擎。数据显示,上半年F1中国大奖赛吸引超22万人次现场观赛,相关报道达12000余篇,微博热搜词条近10个(相关链接)。赛事期间,嘉定区多家酒店入住率达100%,周边3公里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213%。通过赛事引流,实现了文旅商体的深度融合。
从数据看,体育赛事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日益显著:重大赛事期间,上海体育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5%,外地观众人均停留3.2天,日均消费达1800元。体育赛事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表示:“我们正通过赛事布局优化、体商文旅融合、科技赋能创新三大路径,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跟着赛事去旅游”成新时尚
和往年有所不同,在过去的几周内,上海市政府举行的三场文旅内容的新闻发布会上,都出现了上海体育的身影——在8月28日举行的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闻发布会和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发布会上,上海市体育局更是透露不少与往年不同的新亮点。
作为上海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体育节今年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将赛事与周边景区、特色街区串联起来。亲子嘉年华设于海昌海洋公园,广场舞比赛落地东方明珠广场,科技体育嘉年华进驻恒隆广场——这种“赛场联通商圈”的模式,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
“体育+文旅”的融合模式在青浦长三角国际铁人三项赛中得到完美诠释。赛事主会场设于古典园林大观园,游泳赛道铺展在元荡湖碧波之上,跑步路线串联沪苏浙皖文化展示空间。“整个赛道颜值很高,能够体现水乡特色和长三角一体化成果。”赛事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种创新布局成效显著。据统计,上海半程马拉松期间,外省市选手占比达45%,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30%以上。环球马术冠军赛的境外观众占比10%,上海以外地区观众达45%,赛事官方纪念品销售额较去年提升20%。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沉寂的复兴岛,凭借工业厂房和滨江岸线,成为上海最具潜力的“赛事试验场”——复兴岛的转型发展恰是上海体育产业升级的缩影。
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介绍,市体育局联合杨浦区成功举办"国球三进"系列争霸赛,奥运冠军樊振东的参与让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相关链接)。“无人机赛事等科技体育项目,既能增强上海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又能通过技术迭代带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宋慧透露,未来复兴岛有望承接更多无人机赛事,吸引全球顶级飞手参赛,通过赛事赋能,让老仓库变身“冠军秀场”,旧船坞成为“水上T台”,工业遗存实现从“生产”到“生态”再到“生活”的价值跃升。
光影艺术赋能体育IP
本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期间,体育赛事将与光影艺术展开深度对话。杨浦分会场在江湾体育场举办点亮城市地标建筑及“IP联名光影秀”活动,让优秀历史体育建筑焕发新魅力;举办光影联动全民参与体育活动,松江分会场将在第三届千年古镇龙舟邀请赛开幕式上展演主题光影秀,为市民游客营造沉浸式光影观赛体验。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还将在光影节闵行分会场开设大师赛快闪店......
“我们将运用光影艺术点靓体育场所,为市民营造沉浸式观赛体验。”市体育局副局长陆檩介绍,FISE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等赛事选手将前往光影节现场互动,通过VLOG传播让世界看见上海之美。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提升赛事体验,更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以上海国际光影节为例,其通过“白+黑”模式延长消费时段,预计将带动周边商圈夜间客流增长40%以上。
当体育的呐喊与光影的璀璨同框,当工业锈带变身运动秀带,上海用“赛事+”撬动商圈、旅游、会展、制造等多个板块,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金九银十只是序章,从F1到上海马拉松,从ATP1000网球大师赛到电竞总决赛,赛场内,运动员追逐极限;赛场外,城市经济拔节生长——在这里,体育不再是单一的竞技活动,而是成为拉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引擎。上海正以赛事为笔,以城市为卷,书写着体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文:厉苒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