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音流行起一种“嘲讽泽连斯基”的风气,不少博主用绿幕合拍、面对面指责的方式,嘲笑他“不听劝去打俄罗斯,结果惨到家”,甚至说他不如“跟自己摆地摊”。这些视频往往能获得很多点赞和附和,但稍微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就可能被骂作“汉奸”或“美狗”。
![]()
要理解这种现象,得看看这些嘲讽背后的逻辑。这些视频普遍认为战争是泽连斯基主动挑衅引发的,他拒绝妥协导致国家遭殃,是个“罪人”。然而,这种看法忽略了关键事实:俄罗斯是主动发起军事行动的一方,乌克兰是遭受攻击后被迫自卫的。国际社会多数国家,包括全球193个国家中的140多个,都支持乌克兰,并有55国长期提供援助。
![]()
这种嘲讽的兴起,部分源于对国际关系的简单化理解。有些人用“市井智慧”来看待复杂的领土与主权问题,认为“喝杯酒、赔个笑脸”就能解决,却忽略了民族尊严和文明世界基于规则的秩序。也有分析指出,这反映了部分人需要找一个出口来宣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无能和愤懑,他们不敢得罪强权,于是对敢于说“不”的人产生极大的心理不适,试图通过嘲笑来获得一丝可悲的心理平衡。
![]()
从乌克兰国内和泽连斯基的个人表现来看,他作为战时领袖,其行为和选择也并非全无争议。他在战争初期拒绝撤离基辅,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民心,其沟通能力也为乌克兰争取到了大量国际支持。同时,也有声音质疑其某些战略决策可能延长了战争,以及在紧急状态下权力集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对他的评价本身存在不同声音是正常的,但基于片面信息或情绪化的嘲讽则另当别论。
![]()
抖音的算法机制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这种风气。平台热爱极端、情绪化和冲突性的内容,这类内容更容易获得流量推荐,而理性、客观的内容则传播力有限。这导致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将偏激的观点不断放大和固化。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允许不同声音的讨论,但讨论应基于事实和理性。当我们看到对泽连斯基的集体嘲讽时,或许可以多想一下:我们嘲笑的,究竟是他,还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对勇气和尊严的某种向往?
你怎么看这种全网嘲讽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