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清晨时分,
伴随着一阵阵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
一支由百余台越野车组成的
巡游车队从长乐大桥缓缓驶出,
正式拉开了
“爱我英雄城 大美鄱湖行”
江铃·福特烈马鄱阳湖旅游公路巡游活动的
盛大序幕
——这场跨越我市多个县区的“英雄城巡礼”,
以“生态+体育+文旅”的创新融合模式,
全景式展示环鄱阳湖区域的
生态风貌与人文底蕴。
超过300名来自全国多地的车友
驾驶130多台车辆,
沿着115公里的环湖堤顶公路,
途经白鹤小镇、宏伟大桥、
观景平台等,
最终抵达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完成一场贯穿自然、
历史与现代的“穿越之旅”,
为英雄城南昌再添一张闪亮的
“文体旅商”名片。
一路巡礼
115公里的流动盛宴
“前方即将进入首个不停车打卡点——高新区白鹤小镇・藕遇白鹤生态景区。这里坚持‘鸟进人退、生态优先’理念,是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核心观鸟点,被誉为‘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车队驶离起点,车载广播里传来沿途讲解声,专业的介绍让115公里的路程有了清晰的脉络,也让每一段行驶都成为“边走边赏”的体验。
行至白鹤小镇・藕遇白鹤生态景区,腰鼓队正热情表演,鼓点节奏与车辆引擎声奇妙融合。车主们摇下车窗,目光掠过湿地浅滩——虽非候鸟旺季,零星水鸟的起落仍让人驻足。“之前只在纪录片里看鄱阳湖观鸟,没想到这里为了保护白鹤特意‘让地’,连观鸟设施都用环保材料,这生态保护意识太到位了!”外地车主金波感叹道。车队缓缓驶过,车影与鸟影在湖面投下流动的光斑,成了生态与工业的无声对话。
到了清华大学江西分校旧址,车队特意放缓速度。车主们透过车窗望向旧址铭牌,不少人举起手机拍摄,镜头里,现代车标与陈年砖瓦同框,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问候。沿着鄱阳湖旅游公路继续向前,窗外,晨光给路面镀上一层薄金,两侧的绿色稻田连绵起伏,偶尔有白鹭从田埂上跃起,翅膀掠过车影,给这段旅程添了几分灵动。
此后,车队陆续经过南新大桥、三官河大桥、朱港、官港河大桥等不停车点位,车载电台同步播报各点位特点:“现在大家行驶的南新大桥,桥长1303米,主桥采用160米下承式网状吊索系杆拱桥……”“前方是三官河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刚构桥,跨径组合45+80+45米,是周边圩区连接的重要通道……”每到一个点位,车主们都会按电台提示放缓车速,有的用行车记录仪记录桥型,有的低声讨论工程设计,让行驶过程成为一场“移动科普课”。
文体旅商融合
打造英雄城的“流动名片”
此次“爱我英雄城 大美鄱湖行”江铃·福特烈马鄱阳湖旅游公路巡游活动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与江铃集团等承办,串联南昌县、高新区、新建区沿线多个文旅资源点,吸引赣、苏、浙、沪、皖五地300余名车主参与。
“从活动前期的对接工作,到12日初到南昌的热情接待,再到今天活动的一路惊喜,南昌这座城市的生态美景、人文关怀让我印象深刻。”来自上海的车主周于建感慨道,“接下来的几天,我想在南昌及周边地区多逛逛,看看风景、尝尝美食。”
“我们特意设计了车载电台播报+‘不停车+停车’点位结合的模式,就是为了让车主在行驶中‘听故事’,在停车时‘深体验’,避免‘走马观花’。”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公共关系部部长邹宾兴表示,“鄱阳湖旅游公路是展示南昌的‘流动窗口’,通过电台提前铺垫、现场补充讲解,能让大家更懂每个点位的意义,也让‘文旅+生态’的理念更易传播。”
此次“爱我英雄城 大美鄱湖行”江铃·福特烈马鄱阳湖旅游公路巡游活动,不仅是一次越野之旅,更是南昌“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丁文敏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看到南昌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也让这条鄱阳湖旅游公路,成为英雄城走向全国的‘流动名片’。”
从清晨长乐大桥的鸣笛,到午后历史遗迹的叹服,这场盛大的公路巡游活动,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车主们领略了南昌的多元魅力,更以“动静结合”“视听联动”的方式,为南昌文旅体商融合探索了新路径。
来源:南昌发布
编辑:周袤
审核:刘心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