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海岸警卫队高调宣布,在北冰洋拦截并全程跟踪了,两艘中国的科考破冰船。据了解,这2艘中国特种破冰船,当时正在美国最北端小镇近海200多英里处活动。按照美方的说法,这里属于他们声称的“延伸大陆架”。可问题是,美国自己还没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们的主张根本没有国际承认。结果就是,美方只能派出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加上一架巡逻机,远远地跟在后面,全程盯着中方船只。
很显然,美国自己没有破冰船的规模优势,也没有法律上的国际支持,却偏偏要摆出一副“主权高地”的姿态,结果被中国船只在海上“遛弯”,自己只能被迫追着看,却拿不出任何办法。
从国际法角度看,咱们这次的行动非常聪明。中方船只并没有进入美国合法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而是停在再往外几英里的地方。也就是说,中国科考船活动的海域,恰好卡在“灰色地带”。美国想说这里是他们的延伸大陆架,但国际社会并不承认。而中国则正好利用这一漏洞,把科研活动放在这里,让美国急得跳脚,却又无权干预。
对此,美国当然不会甘心,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的专家直言,这是中国有意而为之。美国军方也在媒体前反复强调,这些中国船只的目的不仅仅是科研,还包括情报收集、战略存在,甚至挑战美国的北极主权。说白了,就是他们担心中国借着科考的名义,把北极逐渐变成自己的一块战略舞台。
但问题来了,美国真能阻止中国吗?答案是几乎不可能。首先,美国在硬件上落后太多。中国目前已经有多艘破冰船,可以同时在北极多个海域展开行动。但是美国这边呢?联邦政府只有一艘老旧的破冰船,真正能长期使用的就一艘“希利”号。据了解新船要到2030年才能交付,中间这几年完全是空窗期。别说和中国比,就连和俄罗斯的破冰船数量相比,美国都处于绝对劣势。
其次,美国的战略重心其实分散。北极对美国来说很重要,但相比印太、中东甚至欧洲方向,美国不可能把所有资源都投到北极。而中国不同,中国把北极当成战略延伸的一部分,不仅是科研,更是能源开发、航道安全、未来气候治理的一环。两边投入的战略优先级不一样,所以中国的行动反而显得更连贯。
这次事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中方船只的“集群行动”。消息显示,今年8月份已经有5艘中国科考船先后进入北极,分别在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活动。这说明中国不仅仅是象征性亮个相,而是形成了规模化、常态化的存在。美国媒体甚至承认,中国在北极的活动水平前所未有。而对比之下,美国只能靠一艘破冰船加几架巡逻机疲于奔命,这样的差距正在被外界放大。
总之,这次中国特种船开到美国家门口,美军持续跟踪监视,却拿中方毫无办法。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海上对峙,但深层次看,这是中美在北极话语权上的一次提前交锋。中国现在用行动告诉世界,北极不是美国的后院,而是全球的公域。美国只能瞪眼干着急。
《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北冰洋争议海域拦截两艘中国科考船》阿拉斯加灯塔新闻
《中国科考船进入美国北极扩展大陆架,海岸警卫队使用破冰船“希利”号进行监测》 高北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