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刚跟美国签了35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转头就被特朗普坑了。李在明窝了一肚子火,选择转头向中国示好。
4日,美国佐治亚州。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突击检查韩国现代汽车和LG能源解决方案在当地合资建设的一家电池工厂。
475名工人被抓,其中超过300人是持签证工作的韩国人。
执法人员荷枪实弹,封锁工地,用塑料扎带捆绑工人双手,押上大巴。从媒体视频来看,这些韩国人的手脚均被执法人员用铁链捆住,羞辱意味十足。
视频传回韩国,韩国人绷不住了。
韩国民众的第一反应不是恐慌,而是愤怒。
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平台,批评声音铺天盖地。
“不是你们说欢迎投资的吗?”
“这就是你们对待盟友的方式?”
“我们的人在你们那被当成非法劳工,这是羞辱!”
不只是网民,传统温和派媒体也开始质疑美韩关系的“真正基础”。
《韩民族日报》发布社论质疑——“请来投资”却进行大规模抓捕,这是对盟友该做的事吗?
韩国国内的舆论风向,在这次事件后发生了明显转变。
“盟友论”开始被质疑,反思美国主导的安全体系是否仍值得信赖,成了公开议题。
除了韩国平民,总统李在明也坐不住了,72小时内,连续下达4条命令。
第一道命令很直接:把人接回来
9日,李在明表示对于在美国发生的韩国公民被拘留事件深感责任重大,为了韩美关系发展,希望不再发生韩国企业活动受到不当侵害事件。
据韩联社10日报道,被拘押的300余名韩国人将在11日启程回国。
据消息人士透露,原本这些人是准备在10日启程返韩的,但因为美方原因被推迟。
至于具体的原因,据美方的解释,是特朗普曾尝试留住这些人才,很显然特朗普也意识到了技术人员将要流失的严重性,这才会出面进行挽留。
11日,这批韩国人已经搭乘飞机返回韩国,证明特朗普失败了。同时李在明也表示,如果美国不改进对韩的签证制度,韩国企业可能也将不再对美投资。
李在明下达命令的同时,韩国大企业在同步重新评估对美投资的风险。
据韩媒《京乡新闻》翻出数据,这座被查的厂是现代与LG联合投资的第四座北美电池基地,总投资 3500 亿美元。
现在一期工地被抽走三百名熟练工,甲方electrification 计划表当场缺人,美股 LG 新能源当天跌 6%,韩股现代跌 4%,两边一起蒸发近 18 万亿韩元,比降税十年省下的那点关税还多。
这投资对韩企来说可太亏了。
综合考虑,韩企目前的态度就是一句话:正常走流程,能拖就拖。效率低?收益慢?跟ICE说去吧,建成工厂都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去了,开工更是遥遥无期。
原因很现实。
在美国设厂,地价高、工会强、成本重也就算了。更麻烦的是签证政策模糊,劳工管理难度大。今天抓几百个,明天再抓几百个,工厂也不用开了。
这次ICE突袭,打了韩国企业一个措手不及。技术工人被认定为非法劳工,管理人员签证也被质疑。
在公开场合,企业不便发声。但私下里,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考虑向东南亚转移,甚至回流到国内。
第二道命令:给中国游客免签
11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宣布,自29日起至26年6月30日,中国3人及以上团队游客可免签入境韩国,停留最多15日。
中国游客曾是韩国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早在19年,中国游客在韩消费就超过300亿美元。
疫情发生后,旅游业恢复缓慢,明洞商圈冷清一片。
这一次,韩国政府决定主动出击,拉回中国客流,也拉稳与中国的关系。
9月29日,一艘特别的邮轮将抵达韩国仁川港。
这艘名为“梦想号”的中国邮轮,可载有3000多名中国游客,是免签政策实施首日的明星航班。
仁川港务局为此做足准备,安排专属通道、对接旅游公司、协调明洞商圈恢复接待能力。
李在明被特朗普坑了一波就懂了——与其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不如在现实中寻找利益最大化。
李在明明白,对中国释放善意跟“选边站”无关,是经济合作上的调整。
韩国的出口、旅游、制造业,有太多环节与中国深度绑定。
作为美国的小弟,军事同盟固然重要,但隔着一个偌大的太平洋,经济往来是不会有跟中国合作收益高的。
第三道命令:针对国内反华示威活动进行限制
12日,首尔警方公布禁令,明确禁止在明洞步行街及中国驻韩大使馆附近举行反华集会。
李在明在会议上说:“这些集会已经超过了言论自由的底线,是在故意制造外交摩擦。”
首尔警方在明洞商圈对“反华”示威活动发出限制令,禁止某些个别团体进入明洞。
尤其是靠近中国驻韩使馆的周边区域,禁止在游行集会中对华实施辱骂、挑衅、暴力等行为。
显然这条命令是为了和中国合作推出的。
第四道命令:叫停菲律宾贷款项目
10日,韩国财政部通知菲律宾政府,暂停一笔总额7000亿韩元的农业基础设施贷款。
这笔贷款原计划用于建设350多座模块化桥梁,改善菲律宾农村交通体系。
不过作为东南亚最腐败的国家之一,菲律宾的资金使用向来备受质疑。
韩国政府在评估后认为,项目存在“资金使用不透明”“腐败风险大”“还款能力弱”等问题。
更关键的是,菲律宾近年来跟随美国在南海议题上频频对中国发难。
韩国此时叫停贷款,被广泛解读为一次“间接的政治表态”。
一场ICE突袭,把韩国人从投资热情中惊醒。
李在明没有喊口号,他在算账。
美国的一纸禁令让韩国人看清“盟友”;对中国的一次免签、菲律宾的一项贷款叫停,让李在明算明白了中美韩之间的帐。
李在明的四道命令,是一次清晰的信号:韩国要做朋友,要跟中国达成合作。
李在明政府的态度更像是印度的“左右逢源”,这次跟中国合作,下次也许会跟美国合作。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