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多见于体质虚弱的儿童。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若肺气虚,则卫表不固,外界的风寒、过敏原等邪气容易侵袭鼻部,导致鼻窍不通、流涕;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虚,运化功能减弱,水湿不能正常代谢,就会凝聚成痰浊,上犯鼻窍,加重鼻塞、流涕症状。
针对儿童肺脾气虚型鼻炎的 “正气不足、卫表不固” 核心病机,中医常用玉屏风散作为基础方进行调理。该方出自《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看似简单,却蕴含 “补、固、散” 结合的智慧,被誉为 “固表止汗第一方”,同时也是调理儿童肺脾气虚型鼻炎的 “良方”。
组成:黄芪、白术、防风
方中黄芪为君药,甘温益气,补肺健脾,固表止汗,能增强卫外功能,抵御外邪。
白术为臣药,健脾燥湿,助黄芪益气固表,同时培土生金,强化肺脾功能。
防风为佐使药,走表祛风,既能散外邪,又不伤正气,与黄芪、白术相配,散中寓补,固表而不留邪。
全方三药合用,补中兼疏,重在扶正,通过增强肺脾功能、巩固卫气,从根本改善虚性鼻炎的发作基础。
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个小男孩,6岁,主诉鼻塞、流清涕反复发作1年余,遇风冷加重,伴食欲差、乏力、易出汗,平时易感冒。
查体:面色萎黄,鼻黏膜淡白肿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肺脾气虚,卫外不固。
治则:补益肺脾,固表通窍
开方:玉屏风散加减
黄芪、白术、防风、辛夷、苍耳子、茯苓、甘草等(一人一方,辨证使用)
以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为君;加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针对鼻塞流涕治标;茯苓健脾祛湿,切断痰湿生成之源;甘草调和药性。
全方扶正与祛邪并举,标本兼治。
结果如何呢?
两周后后鼻塞减轻,涕量减少;继服,食欲改善,出汗减少,鼻炎未再发作。
后续继续巩固1个月,体质明显增强,感冒频率下降。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患儿日常保暖、饮食调理(如少食生冷),配合适度锻炼,可进一步提升疗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