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弗洛2德 编辑:阿册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你以为的“崩溃”,其实只是重生。
有多少人,明明一切看起来都很好:有稳定的工作,有体面的生活,朋友圈里也能发出岁月静好的照片,可只有你自己知道——一点点委屈就能击穿心脏,一次微不足道的争吵就能彻夜失眠。
很多人因此怀疑:是不是我太脆弱了?
但我要告诉你一个心理学的“冷知识”:情绪崩溃不是你在变脆弱,而恰恰是你正在变强大。
这句话听起来像悖论,可放在心理学语境里,它是真的。
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内在真正脆弱的时候,是连“承认自己受伤”都做不到的。
弱小的人只能自欺欺人,装作没事,一笑而过,连流泪的勇气都没有。
比如,你童年时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瞬间:
父母争吵得惊天动地,餐桌上摔碗砸筷子,客厅里炮火连天,你小小的身体蜷缩在角落里,心里害怕得要命,可是表面上一滴眼泪都不敢掉?
那不是你不痛,而是你潜意识里启动了最原始的防御机制——“假装无事”。
心理学上,这叫原始防御。
它像一层“防爆玻璃”,保护你在恶劣环境中存活,但代价是:你长大后学不会健康表达情绪。
于是,等到成年遇上工作压力、感情矛盾、被批评否定时,那些被压抑了十几年的情绪,一夜之间全体反扑,你瞬间“崩溃”。
可别急着怀疑自己。
事实上,这正是一个人真正开始成长的信号。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童年创伤的爆发,意味着你正在变强大?
来源:pexel
01从“习惯性忍耐”到“敢于质问”
童年创伤最隐蔽的伤口,就是长期的“无声服从”。
很多来访者告诉我,她们从小就是“别人眼里的乖孩子”:不顶嘴、不闹事、不表达。
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心里委屈到发抖,嘴上依旧轻声应和:“好,我知道了。”
这种“好孩子”表象,其实是被压迫出来的忍耐。
因为在童年环境里,反驳往往意味着被骂、被打、被忽视。
于是,孩子学会了牺牲真实感受,换取短暂安全。
但长大后,当你忽然开始冒出这样的念头:
“为什么总是我要让步?”
“我凭什么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明明很不舒服,为什么要装作没事?”
恭喜你——这就是觉醒。
觉醒的本质,是你开始拒绝被“童年模式”绑架。
你不再甘愿做那个一直忍耐的角色,你想问一句:“那我的感受呢?”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真正的自我,往往诞生于不再迎合的瞬间。”
当你第一次鼓起勇气表达不满,哪怕声音颤抖,哪怕被别人误解,那一刻,你已经在和旧的自我拉开距离。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不想再忍了”,请不要慌。
这不是你变坏了,而是你终于开始活出真实。
来源:pexel
02|情感认知的重塑
在心理咨询室里,我经常听到来访者说:
“我小时候常常被父母骂,但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
“他们打我,是因为我不够乖。”
这就是典型的“合理化”。
孩子天生依赖父母,不敢承认“我被伤害了”,否则内心会产生更深的恐惧。
于是,他们宁愿把痛苦合理化成“这是爱”。
但有一天,当你自己有了孩子,或者进入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你突然发现:真正的爱,不需要恐惧作陪衬。
你开始明白:
爱应该是温柔,而不是冷漠。
爱应该是理解,而不是控制。
爱应该是支持,而不是贬低。
当你终于有勇气承认:“是的,我的确被伤害过”,这不是你变得矫情,而是你不再自欺欺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真正的心理复原,第一步就是敢于命名伤害。
因为只有承认“那是伤”,大脑和情感系统才会启动修复机制。
所以,当你开始不再为父母找借口,不再美化那些暴力与忽视,而是敢于直面真相——这不是软弱,而是成长的里程碑。
来源:pexel
03|从“内耗责怪”到“自我修复”
最难走的一步,叫“辨别力”。
很多人在心理上卡壳,是因为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控制。
比如:
伴侣的占有欲,是不是关心?
上司的苛责,是不是为我好?
父母的打压,是不是期待?
在童年的旧模式里,我们习惯了妥协,遇到问题只会责怪自己:“是不是我不够好?”
可随着你接触更多知识、读书、交流、做心理咨询,你逐渐建立新的认知框架。
你终于明白:
“那不是我不好,而是对方的控制欲。”
“那不是我太敏感,而是他们缺乏共情。”
“那不是我玻璃心,而是他们越界了。”
当你能清楚地说出:“我那时候真的很难受”,这就是力量的象征。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伤口之处,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成长不是不再受伤,而是即便受伤,你也有能力修复自己,不再困在循环里。
辨别力让你不再盲目迎合,而是懂得选择,懂得保护自己。
那一刻,你才真正长大。
欢迎大家添 加大表姐, 预约心理咨询:
来源:pexel
很多人误以为,强大就是“无坚不摧”,就是永远冷静自持、风轻云淡。
可在心理学的世界里,真正的强大,恰恰是敢于承认:“我痛过。”
当你不再否认、不再自欺,而是有力量说出:
“我受过伤,但我不想再那样了”,那就是成长的巅峰。
所以,如果你最近频繁情绪失控,旧事重提,内耗爆发,请不要自责。
这不是坏掉,而是蜕变前的阵痛。
就像破茧的蝴蝶,翅膀要先流血,才能展开。
记住:童年创伤的爆发,不是脆弱的证据,而是你正在突破壳,走向真正强大的明证。
当你愿意面对黑洞,你就已经不再被它吞噬。
成长,从来都是从承认“我受过伤”开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