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7月中旬 美国给俄罗斯下的那个50天最后通牒吗?眼下期限早就过了,美国这边的挫败感也越来越明显。
9月12日,特朗普接受采访时直接摊牌:“对普京快速失去耐心,将非常强硬地对待俄罗斯。”这次可不是说说而已——3000亿美元冻结资产眼看着要被没收,石油关税已经开始发威。俄罗斯这阵子的日子,怕是真不好过。
事情要从今年年初说起,特朗普上台时信心满满,觉得已经打了三年的俄乌战争应该是“最容易”结束的国际冲突。谁知道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到现在,俄乌冲突成了 美国“唯一没有解决的冲突”。
7月14日, 特朗普会见北约秘书长时突然变了脸,当场给俄罗斯下了最后通牒:“50天内达不成协议,就对俄征收100%关税。”这话一出口,全世界都愣了——要知道, 美国之前可是一直在扮演“调停人”角色。
没想到这还不算完,仅仅两周后,7月28日, 美国又嫌50天太长,直接把期限缩短到10多天。
有意思的是,就在下最后通牒的同时, 美国8月份还搞了一轮密集外交。8月6日, 美国特使维特科夫专程到莫斯科,跟俄罗斯高层会晤了3小时;8月15日,美俄两国元首在阿拉斯加举行了隆重会晤;8月18日, 美国又在白宫接见了来访的泽连斯基和一众欧洲国家领导人。
当时不少人都挺乐观的,觉得俄乌双边会晤和美俄乌三边峰会马上就要举行了。结果到现在,俄乌双方连会面的时间和地点都定不下来,在领土问题上更是互不相让。
最搞笑的是9月5日那一幕,普京表示,跟乌方领导人会面的最佳地点是莫斯科,其他地点的建议“纯属多余”。泽连斯基当天就回怼了:不会去“恐怖分子”的首都,俄罗斯高层“可以来基辅”。这样的互相叫板,谈判还怎么进行?
眼看着调停受阻,美国的态度彻底变了,各种制裁威胁接二连三地冒出来。9月12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特朗普的挫败感表露无遗:“一个巴掌拍不响,当俄罗斯想谈时,乌方不想;当乌方想谈时,俄罗斯不想。现在乌方想谈了,俄罗斯成了未知数。”
但他话锋一转,立刻放出狠话:“我们将必须非常、非常强硬,通过重击俄罗斯银行、石油和加征关税向俄施压。”而且这次不光是威胁,已经有实际行动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美国已经对买俄油的印度加了 50% 的关税,还放话要对其他继续买俄油的国家搞 “二级制裁”—— 说白了,就是不光罚买油的国家,连跟这些国家做生意的企业也可能被牵连。
除了石油关税,美国手里还有张更大的牌 —— 俄罗斯央行那 3000 亿美元的冻结外汇储备。
这笔钱从俄乌冲突一开始就被美欧扣了,差不多占了俄罗斯外汇储备的一半。之前大家吵来吵去,说该怎么处理,但因为法律程序太复杂,一直没敢真动手。
现在看来,美国是下定决心了,打算拉着七国集团一起,直接把这笔钱没收了,用来给乌克兰当军费。
这招要是成了,对俄罗斯的打击将是致命的——3000亿美元相当于俄年GDP的五分之一,这么大一笔钱说没就没,谁能扛得住?更厉害的是,美国还打算专门为此立法,让没收行为“师出有名”。
更让人担心的是, 美国还准备对中国也加征 50%-100% 的关税,理由是 “削弱中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支撑”。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 8625 万吨原油,是俄油的重要买家。真要是这么干,影响可就不止俄罗斯了。
面对美国的两重夹击,俄罗斯能出的招其实不多。
石油贸易上,他们一直在推 “去美元化”,想用别的货币结算躲制裁,但效果只能说有限。美元在国际贸易里的地位,不是一天两天能撼动的。
最让俄罗斯头疼的是, 美国这次的制裁设计得很精巧:金融制裁卡资金来源,关税制裁堵收入渠道,两招一叠加,首尾难顾。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这次是真的动了真格。9月11日的表态只是个开始,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具体的行动。
俄罗斯接下来的日子恐怕真的要难过一阵子了,金融和能源是经济的两大命脉,现在都面临严重威胁。虽然普京肯定还会想各种办法应对,但在美方这种“组合拳”面前,回旋余地确实越来越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