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江南区一个寻常的路口,有一道特殊的“风景”——自2005年起,在江南区亭洪南建路口,每当居住在扫把岭附近的视障群众需要过马路时,南宁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五大队民警总会主动上前,牵着他们安全通过马路,演绎现实版《你是我的眼》。这一牵,就是整整20年。
这个温暖如初的“传统”,在民警间传承,成为一代代交警恪守的暖心约定,也是镌刻在这个路口最长情的守护。
近日
一段交警牵引视障群众过马路的视频
再次在网络刷屏
感动无数网友
20年坚守 手手相传送温暖
“吃饭了吗?今天比平时晚了十多分钟,我们慢一点走。”
“吃过了,今天动作是慢了些。”
9月4日下午,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视频中的感人一幕:当吴先生与爱人从扫把岭的巷口缓步走出,民警迅速迎上去并轻握盲杖的一端牵着他们前行,其间与吴先生夫妇交谈,语气熟稔如家人。
“现在车比较多,我们再等一会儿。”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天天都来带我们,真是麻烦你们了。”
在等待绿灯的间隙,吴先生与爱人一再表达谢意。信号灯转绿,民警牵引二人穿过斑马线,搀扶他们踏上公交车台阶,并低声叮嘱司机:“师傅,麻烦多关照一下。”直到公交车缓缓驶离,民警才转身返回岗位。
据了解,除了吴先生夫妇,还有3名视障群众也居住在扫把岭一带。每天傍晚,他们都要穿过马路到公交车站搭车前往附近的盲人按摩店工作。
民警说,他们从2005年起就住在扫把岭这一带,20年来只要视障群众出现在这个路口,无论是老民警还是新队员,每个人都会主动上前“牵一把、扶一程”,护送他们过马路乘公交。
这份默契早已深深融入民警工作,成就一场持续了二十载的温情陪伴。
不仅如此,民警还时不时到视障群众家里,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并给他们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
千百次见证 口口相颂扬善举
这份坚持了20年的善举,不仅温暖了视障群体,也深深感动了周围的市民。路口附近的商户、公交车司机纷纷表示,交警们日复一日地守护,已成为这个路口最动人的风景。
“我在这儿开店十多年了,经常看到交警大老远就跑过去接他们,牵着他们过马路并送上公交车。”商户邱先生说,这样的场景折射出南宁这座城市的温度。
“交警同志真的很好,天天都护送他们。”商户梁女士感慨地说,“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我总能看到他们护送的身影,必须点个大大的赞!”
交警护送视障群众的善举不仅感动了周围人,也带动人们伸出温暖援手。“交警经常牵着视障群众过马路、等绿灯,送上车后还会特意嘱咐我们多关照一些。时间长了,我们都认得他们了,也知道他们在哪下车,平时能搭把手的大家都会帮忙。”公交车司机蒲师傅说起交警的善举,不仅赞赏有加,还传递了助人的暖意。
涓涓细流 脉脉温情暖人心
岁月流转,守护如一,这份坚守的温柔,仿佛街角永远亮着的一盏灯,默默守护黑夜中的行人。
而这,仅仅是南宁城市温度的一个缩影,许多暖心故事在这座城市温馨展开:七旬老人李女士装有千元现金的防晒衣,苦等失主两小时未果,主动将失物交予民警;老人雨天骑车摔倒,两名路人毫不犹豫上前搀扶;路树倾倒阻碍交通,交警与热心市民合力清障;发现电动自行车突然起火,公交车驾驶人黄先生市民联手扑救……
一点一滴的善意,如涓涓细流,终汇成温暖的海洋;一次次伸手相助,如点点星光汇聚成银河,闪耀南宁的夜空,也凝聚成我们热爱这座城市的理由。
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化成暖流在南宁这座城市的脉搏中流淌,绽放在平凡生活的细节中,更镌刻在每一名市民自然而然的善意里。这份温暖,成了南宁人共同的底色,无声却有力,平凡却永恒。
交警提示:
你的每一次礼让,都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骑行守规则,安全不缺席
让出平安,驶向温暖
安全骑行,让爱先到家
责任编辑:廖旭峰 钟春
值班编辑:宋娇
内容来源:南宁警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