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舒帆 发自北京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今年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蓝佛安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据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3.27亿人,领取基本生活救助的群众有4500多万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保障范围越来越大,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蓝佛安表示,“十四五”时期,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80元增加到700元;全国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均提高20%左右。
此外,我国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2022年增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大幅提高“一老一小”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累计超6700万人受益。
据介绍,我国还积极打造“幸福圈”,更好满足多样化、家门口的民生需求。“十四五”以来,积极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人次达5.6亿,减少群众垫付资金5900亿元。探索居家养老、托养照护等服务模式,支持开展老旧小区适儿化、适老化改造。
“不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民生保障。”蓝佛安说。
来源:中国妇女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