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物所合作研发的1类新药昂伟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后,仅过去三周时间,又一国产新药宣告问世。
据中国医药网信息,扬子江药业研制的1类创新药物盐酸妥诺达非片在近期上市。相关研究材料表明,其借助优化分子结构,提升对PDE5靶点的选择性,进而让治疗有效率突破90%。
半个月内接连两款国产创新药获批,使“ED”这一隐秘市场再次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根据券商研报数据,2024年男士养护市场规模已突破1500亿元,但无论是目前大众熟知的西地那非、他达拉非,还是后续的阿伐那非等产品,均由欧美制药公司研发。
此次国产技术接连发力,能否给这千亿市场带来新的冲击?
01.告别海外原研垄断?国产新药超越进口版5倍
回顾国内ED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呈现“进口主导、国产跟仿”的格局。
1998年,辉瑞旗下万艾可(西地那非)作为全球首个口服ED药物入华,上市1年营收便达10亿元,巅峰时市场占有率超80%。但单片超50元的价格,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在进口药垄断下,国产依靠仿制的方式寻求突破。2014年,“金戈”出世,单片价较万艾可低近50%,快速抢占份额。随后齐鲁“千威”、江苏亚邦“万菲乐”等跟进,形成“以价换量”的竞争模式。据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前后,国产仿制药市占率已超60%。
但仿制模式的短板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在药效、副作用上难破原研药瓶颈,如西地那非类药物药效普遍仅能维持4-6小时,且会导致部分使用者出现头晕、呕吐、面部潮红等不良症状。这些问题国产仿制药亦存在。
另一方面,市场因企业增多陷入“价格内卷”,齐鲁制药在集采中甚至报价2.08元/片。金戈也随之多次下调价格,但换来的是其2024年销量、营收分别下滑13%、20%,增长见顶。
国内市场处境艰难,可辉瑞“万艾可”、礼来“希爱力”等进口药凭借先发原研优势依旧把控中高端市场,直至今年国产新药上市,这一局面才终于改变。
据公开信息显示,相较于传统制品,上述昂伟达口服30分钟内即可发挥作用,同等剂量之下,促勃强度达到西地那非的5倍;而临床显示,扬子江药业的泰妥妥,临床显示,其针对ED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超过90%,且头痛、消化不良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30%以上。
02.药企争相布局,市场爆发
据悉,这两款创新药的落地,恰好契合了国内ED市场庞大且亟待满足的需求。据《中国男性健康白皮书》显示,国内ED患者超1.5亿人,但诊疗率不足5%。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与隐私保护措施的完善,市场需求正持续释放。
庞大市场中,除各种创新药外,“以养代疗”板块亦快速发展。部分功能障碍群体因“药物羞耻感”或担心副作用不愿用药,为该类产品提供空间。其中日研“御立维”表现突出,它以“天然成分、温和长效”特点,通过京东迅速占据高端男性健康养护市场。
据悉,“御立维”加入了小花山奈、喜来芝等多种纯天然物质,科学配比打造Vesect™、Act-Mito™专利配方,能快速起立的同时,规避“虚不受补”带来的不适之感。这一无负担滋养机体的理念,击重需长期养护的高端人群。尽管单瓶4位数,依旧在高净值中年群体中杀出一条差异化血路。
此外,这种精准匹配高端需求的定位,让其收获稳定用户的同时,还扩大了口碑。部分使用者称接触后找回了最初的力量、‘精’力十足,需求反哺下,“御立维”一年创下56亿市场规模,也让男性健康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
03.价格如何,普通男性能否从中受益?
昂伟达与泰妥妥两款新药诞生后,普通人能否从中受益,成为大众最关注的话题。
要判断这一点,需先看新药研发的投入与成本逻辑。新药研发常伴随高额资金消耗,参考国内部分国产PD-1研发成本达20-50亿元,TAEST16001项目投入也超15亿元。虽暂无昂伟达、泰妥妥具体研发投入,但推测二者前期资金消耗同样不菲。
不过,从已披露的市场价格信息来推测,比如刚上市初期单片定价为118元的万艾可,两款新药定价或相对亲民:昂伟达5mg/片/盒售价约58元;泰妥妥虽未明确,但有报道称其能将患者年均用药成本控制在5000-8000元,结合用药频率推算,单粒价格或在89元左右。
昂伟达和泰妥妥不仅在药效上超越进口版,价格也颇具竞争力。这一优势或有望打破当前ED市场格局,推动进口药进一步调整价格,最终让更多中年男性从中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