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塔克拉玛干到念青唐古拉,他在支教路上“催化”希望

0
分享至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教师侯纯广光荣入选。从塔克拉玛干到念青唐古拉,他两赴边疆支教,唱响青春之歌——


“那群可爱的孩子虽然基础薄弱,但是肯学上进,虽然性格偏内敛,但总是不经意间给你带来惊喜……学生记住你、尊重你,这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援藏支教已结束两个月,侯纯广还是时常想起和当地学生之间的情谊。无论是电话聊天,还是朋友圈评论互动,他早已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返回利辛后,侯纯广逐渐适应家乡的工作和生活。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侯纯广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的教师,近年来,他在做好本校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前往新疆和西藏支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旁的和田,到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山南,都留下了他与学生之间动人的师生情。

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计划选派化学教师赴新疆和田地区支教的消息传来,他与同样是教师的妻子商量后,郑重地向学校递交了支教申请。2011年2月,侯纯广告别家人,踏上前往新疆和田实验中学的支教之路。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深信,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青年教师的助力。

不过,刚开始授课,侯纯广就遇到了挑战。“一开始,孩子们反馈‘听不懂’,我以为他们听不懂概念和知识点,后来与语文教师沟通后才发现,他们不理解一些基础的词语、术语。”

为此,侯纯广一方面在上课时放慢语速,先将课本上字词的拼音标注在黑板上,再讲解含义;另一方面,他自创了“通用语+化学术语教学法”,将氧化剂、还原剂、催化剂等抽象的化学知识进行通俗化和本地化的表达。


侯纯广支教期间与学生们交流。利辛县委宣传部供图

例如,讲解原子结构知识时,侯纯广将电子和原子核的结构关系,比作新疆美食馕和芝麻粒之间的位置关系。他还请当地学生将化学元素名称转化为维吾尔语,编出了双语顺口溜,方便学生掌握。“每节课教的知识不一样,如果是概念、术语,我就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食品做类比。先让学生直观明白词语大意,再解决科学解释的问题。”他说。

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侯纯广在课后会布置作业,并在下节课随机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他注意到,刚开始,有的孩子只能回答一部分问题,后来,他们可以回答完整的知识点。他所带两个班的化学成绩在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2022年,侯纯广再次请缨,赴平均海拔3700米的西藏山南市支教,担任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山南二中”)教务主任、化学教师。他克服头痛失眠等高原反应,迅速投入工作。3年时间,他提出增加课时、线上考试、强化巡查等措施,组织开展山南市联合专题、新课程改革示范、讲座、听评课等活动。他还与藏族青年教师顿珠群宗结对,采取互相听课评课的机制,针对授课技巧提出建议,在潜移默化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平日里,侯纯广不仅一丝不苟做好教学工作,还努力成为每名学生的亲人和朋友。“我所在的利辛第一中学,很多学生来自农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有些孩子性格内向孤僻。我长期留意每名学生的心理变化,设计开展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也被我带到了支教工作中。”


侯纯广在与学生交流。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山南二中2024届毕业生巴桑美朵是个害羞的女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十分微弱。课下,侯纯广找到巴桑美朵:“回答对错都无所谓,首先你要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后来,只要巴桑美朵举手回答问题,侯纯广就带头鼓掌。一段时间后,她不仅可以大声地回答问题,还会在课间主动向老师提问,脸上也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很多学生不是学不会、听不懂,而是信心不足,性格内敛。”侯纯广坚持利用课前自习和周末为化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辅导,先将基础知识讲透,再筛选一部分难题分类讲解、层层递进、逐个突破,增强他们学化学的信心。

山南二中2024届毕业生巴桑次仁是个性格活泼的孩子,侯纯广针对他知识掌握不扎实的情况,常给予鼓励和辅导。有时,看到巴桑次仁在操场踢球,侯纯广会坐在旁边观看、陪伴。课下,侯纯广还请巴桑次仁教自己学当地特色的锅庄舞。

侯纯广了解到,和巴桑次仁一样,很多学生的家乡离山南较远,“五一”“十一”等假期都在学校度过,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侯纯广会在宿舍做几个家常菜,请学生来吃饭。学生会帮忙洗菜、择菜。尽管自己手艺一般,但孩子们总会夸赞“老师手艺真可以”!

教师付出真心,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们也和侯纯广成了朋友。有时,学生从家带来零食、特产,悄悄放在他办公桌上。毕业生逢年过节也会给他发来问候,或是分享大学生活日常。今年寒暑假,一些毕业生专程回山南二中看望他。

这些年,侯纯广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在他看来,每当看到学生们淳朴、清澈的求知眼神,自己就充满了使命感。

侯纯广至今记得,2012年7月,自己新疆支教期满返回安徽前夕,两个班的学生给他写了留言纸条,偷偷塞进他的课本里。上面稚嫩的字迹写道:“侯老师,我不会忘记和你相处的日子,你下次什么时候来新疆?”“侯老师,我还没来得及教你维吾尔族歌曲和舞蹈呢!”

这些朴实的文字,成为侯纯广支教生涯最珍贵的纪念。

文字 |王海涵 王磊

来源 |综合自《中国青年报》、育见新闻视频号、人民网

2025年“最美教师”

更多教育信息

关注微言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微言教育 incentive-icons
微言教育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账号
12496文章数 2395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