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以“反毒品走私”为名的美国海军舰队逼近委内瑞拉海岸,似乎已经做好强行登陆准备,就在这个时候,中国装备成了委内瑞拉的迎战利器!
据多家媒体透露,从8月底开始,委内瑞拉北部沿海及邻近加勒比海的民用航空与海运系统陆续出现异常:GPS定位忽明忽暗,航线偏移频发。
最初只是零星渔民抱怨导航漂移,随后航空管制部门也接到越来越多飞行员的报告,显示信号中断范围已扩展至数百公里。
航班机组不得不启用传统地标导航和机载雷达修正航线,一些小型客机甚至因无法精准降落被迫临时备降,民航局紧急发布公告,提醒所有进出加拉加斯的航班增加油量、准备备选航路。
电子战专家指出,这种大面积且持续的卫星信号干扰并非偶然,正常的空间天气、太阳风暴或地面设备故障,极少能在如此集中的区域造成长时间的导航失效。
相比之下,舰载电子干扰器可以在无需大规模部署的情况下,定向发射强功率电磁波,对卫星与接收终端之间的链路进行干扰,从而让GPS信号出现“漂移”或完全丧失,更关键的是,这类干扰通常不会对外公开,也不易溯源。
对军事行动而言,这类电子战有着直接战略价值,若委内瑞拉空军的F-16或雷达系统在关键时刻无法获得精准坐标,其防空导弹与战机编队的反应就会延迟或偏差,为对手的突袭创造窗口。
与此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正在逼近的美国海军编队,根据公开航迹和卫星照片,这支舰队由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领衔,伴随三艘导弹驱逐舰,其中包括配备宙斯盾系统的“杰森·邓纳姆号”。
舰队携带约4200名海军陆战队员以及F-35B隐形战机、直升机、登陆艇和多种支援舰艇,其规模和火力足以执行一次完整的两栖作战。
要知道,两栖攻击舰是美国海军全球快速反应体系的核心力量,它可在远离本土的海域为战机提供起降平台,搭载的登陆艇和气垫船能够迅速投送部队并在滩头建立前进基地。
F-35B则具备短距与垂直起降能力,可在没有标准跑道的情况下直接从舰上起飞,为近岸空袭、制空和侦察提供一体化支援,随行的宙斯盾驱逐舰则承担防空反导和远程精确打击任务,舰炮与巡航导弹可在数百公里外实施压制。
若只是执行所谓的“反毒品走私”行动,如此兵力部署无疑过于奢华,美国军方历来在加勒比保持巡逻,但通常派遣的是海岸警卫队舰艇或少量驱逐舰,而非集结一支带有完整两栖攻击群的远征力量。
国际军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支舰队具备从海上封锁航道到强行登陆的全套能力,其行进路线又直接逼近委内瑞拉的主要港口拉瓜伊拉,难免被视为对马杜罗政府的高压信号。
所以专家分析称,此次大规模海上部署,无论是否直接动武,都在向委内瑞拉及其盟友发出信号:美国不会放松对这一南美产油国的战略关注。
而面对美舰的逼近与电子战干扰,委内瑞拉政府几乎在第一时间拉响了最高级别的防卫警报,马杜罗总统亲自主持国家安全会议,命令海陆空三军进入战备状态,沿海雷达站24小时运转,空军战斗机加密巡逻频次,海岸警卫队和陆军部队则被派往重点滩头和港口,实施多层次防御。
委内瑞拉国防部长讲话
支撑这一快速反应的,是近年来委内瑞拉持续引进并实战化的装备体系,2018年起,该国陆续从我国采购了多款适合反登陆作战的装甲车辆和两栖突击装备。
VN-16两栖突击车配备105毫米主炮,具备优异的水陆两栖机动能力,可在滩头第一时间展开反击,VN-18专为复杂地形和湿地环境设计,车组能够操作火箭筒和重机枪,对低空目标和登陆艇实施压制,VN-1步兵战车则为步兵推进提供火力与装甲保护,30毫米炮足以覆盖近岸登陆区域。
这些装备在过去数年的实兵演习中频繁出现,验证了其在加勒比海沿岸高湿度、高盐分环境下的可靠性,最新的防御演练中,委内瑞拉军队已形成一套“滩头封锁—纵深反击”的作战模式:先以雷达锁定来袭目标,再由装甲车和岸防炮协同,阻断登陆部队的立足点。
这套体系虽然无法与美国海军的整体火力正面抗衡,却足以大幅增加美方强行登陆的风险和成本。
除了军事部署,委内瑞拉还在外交层面积极争取支持,与古巴、尼加拉瓜等盟友保持实时沟通,并向联合国及美洲国家组织提交抗议声明。
政府官员公开表示,美国的行动已超出正常执法范畴,属于“赤裸裸的军事挑衅”,这种同步的军事和外交反应,旨在向国内外传递一个信号:即使面对超级大国的压力,委内瑞拉也不会坐以待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