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马云提出“房价如葱”这一说法时,外界普遍表示怀疑,但如今,这句话正逐步成为现实。
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许多在房价高峰时期购房的人,如今正面临巨额亏损。
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没有盲目入市,从而避免了这场风波。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购房的资金就安全了。无形中的资本运作,始终在悄然影响着我们的钱包。
到了2026年,拥有存款的人或将面临三大潜在风险。
这些风险具体是什么?普通民众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积蓄?
“房价如葱”已逐渐成为现实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持续走低,以2022年为例,过去那种抢房拼速度的场景已不复存在。
曾经房源一上线就被秒光,如今多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一些房源挂出半年多仍未成交。
过去签约后一两个月便可完成过户,现在平均成交周期延长至半年甚至更久。
部分曾经炙手可热的区域,房价甚至大幅下滑,降幅普遍在20%至30%之间。例如一套原价100万元的房子,如今70万元都难以出手。
这让那些几年前大量囤房的人措手不及,原本期待房价上涨后大赚一笔,没想到价格暴跌,甚至低于当初支付的首付。
比如,当初支付50万元首付,贷款150万元购置一套总价200万元的房产,如今市场估值仅180万元,即便出售也难以偿还银行贷款,相当于倒贴钱继续承担“房奴”身份。
这让人不禁回想起马云于2017年所提出的观点:未来房价将如大葱般廉价。
可惜当时鲜有人相信,多数人坚信房价只会不断攀升,“房价如葱”这种说法简直荒诞不经。
确实,在当时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每月都在飙升,就连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在持续上涨,谁会相信这种“危言耸听”呢?
不过,也有部分人因未随大流而幸免于难。但也不要因为将资金存入银行就掉以轻心,2026年,持有存款的人可能还将面临以下三大考验。
普通人需应对的三大考验
首先,存款利率持续下滑成为一大难题。
十年前,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达3.5%至4%,即存入1万元,每年可获得350至400元利息。
但到了2026年,即便是大型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也低于2.5%,存入1万元,年利息不足250元;小型银行即便提供优惠利率,也很难突破3%。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更是大幅缩水,过去年化收益率可达6%至7%,1万元每日收益接近2元,如今收益直接减半,连2%都难以企及,每日收益仅几毛钱。
然而,利息减少的同时,生活成本并未下降,反而持续上涨。
走进菜市场,苹果、猪肉等价格波动频繁,一顿普通的家庭晚餐开销动辄几十元。
若遇到突发状况,例如家人患病,一次住院可能就要支付数万元,后续的药物费用和复查更是一笔长期支出,随时可能掏空积蓄。
这种存款缓慢缩水的情况,实质上等同于物价上涨,普通家庭的购买力逐年缩水,这已成为必须正视的财务压力。
其次,高收益投资骗局层出不穷,普通人难以分辨。随着银行利息不断降低,很多人开始寻找其他高收益理财渠道。
这时,各种看似诱人的投资项目便接踵而至。
有的推荐投资虚拟资产,有的鼓吹海外房产,还有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项目,甚至信誓旦旦承诺“年化收益8%以上”“稳赚不赔”。
这些听起来仿佛天上掉馅饼,实则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内部原始股投资”,声称上市后股价翻倍。但实际上,正规原始股投资有严格的法律规范和审核流程,此类项目多为非法集资。
还有一些项目频繁使用“区块链”“元宇宙”等专业术语,实际上毫无技术支撑,纯粹是“画饼”,一旦骗局暴露便卷款消失。
当前经济环境变化迅速,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投资骗局越来越隐蔽,我们更应提高警觉,否则极易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与上述两个挑战不同,第三个挑战则与创业环境密切相关。
不少人在考虑:“钱存在银行会贬值,投资理财又怕被骗,不如自己创业做点小生意。”
然而,如今的市场环境早已不同于以往,不再是“只要胆子大,敢拼就能成功”的时代。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每个行业都已挤满竞争者。
以开网店为例,想要让顾客看到自己的产品,就必须投入大量推广费用,有时推广成本甚至超过产品本身。线下开店同样艰难,租金、人力、宣传等支出压力巨大。
更重要的是,当前整体消费能力下降,除生活必需品外,人们普遍倾向于减少非必要支出,小本生意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当然,也有人会说,网上有不少人通过直播带货赚得盆满钵满,他们不也是这样起步的吗?
但这些只是极少数案例。现实中,大多数创业者仍在艰难求生,收入并不稳定。
特别是那些缺乏行业经验、人脉资源和核心技术的普通人,如果贸然辞职创业,很可能会将多年积蓄赔得一干二净。
曾经被视为“致富捷径”的创业之路,如今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深渊。
2025年新型财富管理策略
创业可能失败,投资可能被骗,到底该如何让存款保值甚至增值?
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只要调整思路,打破传统理财观念,就能有效应对。
例如,不要只盯着房产和银行存款,还应考虑如何让资金更灵活地运作,同时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将“个人价值”视为一项重要资产。
若手中有闲余资金,可以考虑配置黄金,这种资产自古以来都具有保值功能,经济波动时也能保持稳定;还可关注稀缺资源类投资,如优质的稀土资源相关产品。
这样将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结合,即便金融市场低迷,手中仍有实际资产作为保障。
更为关键的是“理性规划资产,避免盲目跟风。”这一点从马云的预言中便可看出。
无论是看到别人炒房赚钱,还是听说某个区域房价即将暴涨,都要保持冷静思考。
因为盲目追风很可能落入市场陷阱,使多年辛苦积累的财富付诸东流。只有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分析投资选择,才能真正守住财富。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