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罗斯经济恐难承受长期战争消耗

0
分享至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在和谈问题上“打太极”,尤其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更是虚虚实实,总想用拳头说话,以打促谈,迫使乌克兰签署“城下之盟”。正当国际社会期待俄乌和谈破局时,8月2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上周末突然表态称,目前普京没有与泽连斯基会面的计划。

此前,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上透露,“我致电普京总统,开始安排普京总统与泽连斯基总统的会面,地点待定。”俄方出尔反尔让自信爆棚的美国总统大失所望,他警告,如果普京拒绝停火,美国将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同时强调,“这不会是一场世界大战,但将是一场经济战。经济战会很糟糕,对俄罗斯来说也会很糟糕,我不希望这样。”

在美欧看来,俄乌首脑会晤是结束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莫斯科推三阻四,避实就虚,说明普京缺乏谈判诚意,漫天要价算盘打得叮当响,执念成了心魔。当然,特朗普也不是吃素的,早将包括关税在内的经济制裁作为施压俄罗斯妥协的“必杀器”。显然,普京会否选择合作最终取决于俄罗斯经济走势。

俄罗斯经济颓势渐显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对西方制裁效果总是试图轻描淡写。今年6月16日,普京在圣彼德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称,2022年以来,西方全面加大对俄制裁,大量西方企业撤离俄市场,那些关于俄罗斯将因制裁重回封闭经济体制的预测落空了。西方的制裁没能孤立俄罗斯。俄罗斯没有走上自我孤立的道路,而是进一步加强了与可靠伙伴的关系,宏观经济发展正呈现动力十足的积极趋势。

普京之言并非一味评功摆好。应该说,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尽管遭受西方国家群殴后历经经济阵痛,但俄罗斯并没有像西方许多人预测的那样不堪一击。主要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军工订单激增,以及中国、印度、土耳其、阿联酋等国雪中送炭,俄罗斯GDP仅收缩2.1%,远低于IMF预测的8.5%的收幅。

接下来两年,总体经济形势仍相当乐观。面对空前的制裁压力下,俄罗斯借助庞大的预算支出、反制裁措施和信贷增长有效刺激了投资和经济,2023和2024年GDP连续两年分别实现了4.1%和4.3%的强劲增长,“正变得更有技术含量、更多元化。”

然而,去年底和今年初,俄罗斯经济出现明显减速迹象,军工产业也开始停滞不前,战争和制裁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发凸显。

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GDP年增长率放缓至1.4%,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收缩,远低于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4.5%的水平,原因是矿业、贸易、房地产和休闲活动减少,而农业、制造业和公共管理增长无法填补缺口。

第二季度,俄罗斯GDP同比增长1.1%,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经济形势依旧不乐观。在6月举行的圣彼德堡经济论坛上,俄罗斯经济部长马克沁·列谢特尼科夫承认,俄罗斯经济正“处于向衰退过渡的边缘”。

8月27日,在普京主持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坦承,抗通胀实施的高利率压制了信贷需求,2025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已从此前的2.5%大幅下调至1.5%。诸如此类的判断完全颠覆了普京所谓俄罗斯经济“越制裁越强大”的“繁荣”假象。

事实上,俄罗斯官方的预测较为乐观,其他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俄罗斯今年GDP将增长0.9%,低于此前1.5%的预期,而凯投宏观则更为悲观,仅预测0.8%的增幅。

通胀高企带来挑战

2022年,受乌克兰战争、西方制裁、供应链中断、资本外逃和卢布贬值影响,俄罗斯通胀显著飙升,年通胀率达13.75%,4月份更是一度冲至17.8%;2023年年中,通胀加速,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俄罗斯央行加息抑物价上涨,年通胀率降至7.42%(另有数据为5.9%)。

然而,受庞大的政府支出,特别是巨额军事预算驱动,去年俄罗斯通胀率再度升至9.5%左右,远超央行设定的4%目标。为了抑制物价,特别是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上涨,去年10月25日,俄罗斯央行不得不将基准利率上调至21%,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通胀。

截至7月,俄罗斯通胀已连续四月下降,从6月份的9.4%降至8.8%,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但仍高于4%目标。随着通胀的缓和,俄罗斯央行已将基准利率下调至18%,但部分经济学家悲观预测,今年通胀或重新加剧,可能达到9.5%-9.8%水平。

为确保明年通胀回归目标水平,俄罗斯央行不得不继续“维持必要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毫无疑问,高利率虽然有助于缓解通胀,但同时也提高了借贷成本,这对享受贷款利率补贴并有政府采购支撑的军工企业几无影响,但对与战争无关的民用企业冲击很大,那些依赖西方市场的行业更是惨淡经营。

高利率环境还导致民众储蓄倾向增强,抑制内需。波兰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PISM)今年5月一份报告分析,2025年,俄罗斯包括家庭支出在内的内需放缓,商品和服务总支出仅增长2.3%,而2024年为5.5%;财政支出仅增长0.6%,而2024年增长了4.5%。

此外,高利率导致企业融资成本攀升,使企业面临困境,抑制商业投资。如煤炭行业的形势持续恶化,2024年亏损达到1126亿俄罗斯卢布,已经或即将停产的矿井和露天矿多达51个,今年上半年亏损增加了2.6倍,总亏损额达到2432亿卢布。目前,66%的煤炭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亏损公司的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14个百分点。

多重因素拖累经济增长

第一,劳动力短缺雪上加霜。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谢尔盖·楚赫洛实验室数据显示,自2022年底以来,俄罗斯失业率不断下降,迄今为止,已降至2.3%历史低点,远低于2021年战前的5.4%,这主要由劳动力短缺所致。

造成劳动力短缺的原因,除俄罗斯人口连续七年下降之外,征兵和逃服兵役是主因。据估算,目前至少已有65万俄罗斯人因战争移居国外,其中劳动适龄放眼俄罗斯劳动力市场,专业人才紧俏,大量岗位缺人,员工流动率上升。人口是主力。去年12月,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估计,劳动力市场熟练工人短缺150万,交通、建筑和市政部门最为明显。

即使是俄罗斯高度重视的国防工业也面临数十万工人的短缺。为了留住员工,雇主被迫加薪,即便如此,许多企业仍找不到足够的合格人才。实际工资快速上涨(2023至2024年实际工资增幅逾15%)导致企业利润缩水,阻碍工业增长,并使国防、建筑和制造业等部门捉襟见肘。

关键是,劳动力短缺并无缓解迹象。俄罗斯官方估计,到2030年,至少缺少240万名工人。如果普京继续将仗打下去,战争导致的大量伤亡只会使劳动力短缺继续恶化,人口下降更将雪上加霜。

第二,工业生产下降。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工业生产同比仅增长1.1%,与去年一季5.6%相比低出五倍多。8月27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邓尼斯·曼图罗夫将2025年工业生产增幅预测从2.6%下调至2%左右。

除劳动力短缺之外,导致工业生产下降的原因还包括缺乏现代技术,在人工智能、芯片制造、量子技术等领域存在技术断层,对制造业产生不利影响,这在国防和采矿等战略行业尤为明显。若缺乏必要的工业技术投资,作为俄罗斯经济命脉的能源加工和石油产量要维持目前的水平面临的困难将越来越大。

第三,石油收入暴跌、军费开支暴增。2024年,俄罗斯油气收入占联邦预算收入的比例高达30%,然而,今年6月俄罗斯油气收入暴跌33%,军费驱动的联邦支出却逆势增长17.8%,单月赤字从5月的2000亿卢布猛增至3000亿卢布。

能源出口收入下降与军费开支激增形成双重挤压,导致民生投入缩减。事实也的确如此。从今年7月份开始,为了填补财政窟窿,俄罗斯水电等公共事业费用平均上涨了13.4%,部分地区涨幅更高。如莫斯科上涨了15%,伊热夫斯克更狠,涨幅高达38%,引发民众普遍不满。

此前,普京公开承认,国防开支已到一定极限,至少占俄罗斯GDP的6.3%,约合1700亿美元,不能再继续增加,以免影响经济、教育和医疗等民生领域。这意味着乌克兰战争三年消耗已远超经济增长能够承受的安全边际。

第四,预算赤字飙升。去年年底,俄罗斯财政部预计2025年预算赤字占GDP的0.5%,不到1万亿卢布,后来的修正案将赤字增加三倍,达到3.8万亿卢布,占GDP的1.7%。然而,据俄罗斯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截至5月,俄罗斯联邦预算赤字已达到3.4万亿卢布,几乎是全年3.8万亿卢布目标的90%。

受军费开支与石油收入失衡急剧扩大影响,到6月份,俄罗斯联邦预算赤字继续增至近3.7万亿卢布(约合414亿美元),全年赤字目标几近用完。俄罗斯专家预测,在最坏的情况下,赤字可能达到8万亿卢布(约895亿美元),GDP占比达3.6%。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预算赤字融资面临挑战。俄罗斯财政部资料显示,受油价下跌影响,今年5月,保障国家财政稳定的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NWF)流动性资产减少了4538亿卢布,总规模降至2.8万亿卢布(355亿美元),较战争爆发前下降了71%,首次低于预期的预算赤字。

俄罗斯财政部不得不发行更多债券为预算赤字融资,今年1月至6月发售了约2万亿卢布的联邦债券 (OFZ) ,占全年计划发行总额(4.8万亿卢布)的35%,并计划在第三季度再发行1.5万亿卢布。虽然联邦债券(OFZ) 的实际收益率相当可观,但外资退出后俄罗斯银行实际上成了唯一买家,而大量向私营部门放贷挤压了商业银行为政府融资的能力,俄罗斯央行不得不通过逆回购,刺激它们购买更多联邦债券(OFZ) 。

显而易见,如果继续当前的“战争经济”模式,俄罗斯将面临更艰难的政策选择。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财政收入长期依赖油气资源、缺乏改革、国家投资计划拖延、腐败和寡头制度,普京心心念念的经济结构转型进展缓慢,而战争加剧了俄罗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如今的俄罗斯经济依旧是产业结构单一,对外依存度过高,西方极限制裁下供应链断裂导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甚至军工生产所需芯片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进口都出现困难,大发战争财的军工企业也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旗下的雅科夫列夫股份公司亏损逾40亿卢布。

面对冷战以来最高水平的军费开支,俄罗斯央行仍在艰难平衡维持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无论如何,战争机器创造的经济“繁荣”或能带来短期提振,但注定是脆弱的,不可持续。如果迟迟架不起结构转型这一战略支点,俄罗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空间将越来越受限。

当然,眼下轻言俄罗斯经济行将崩溃固然有点一厢情愿,但如果认为俄罗斯经济有能力将战争长期打下去同样乐观过头。必须看到,俄罗斯经济已支离破碎,再打一、两年或无大碍,但特朗普若将威胁的新增制裁落实到位,普京欲持续维持高强度战争状态恐后继乏力。这也正是泽连斯基即使打得很艰难也拒不妥协,力阻特朗普过早解除对俄制裁的原因所在。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张介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香港經濟導報 incentive-icons
香港經濟導報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
3292文章数 131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