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件今天在网看见的别人分享的小事情。
这样的冰箱,如果不是格力做出来的,一定大卖了。可现在市场别说格力冰箱大卖,就连格力能做冰箱知道的人都不是很多。恐怕知道格力做了手机的人,比知道格力同样也在制造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人更多。为什么?因为格力的手机做了这么多年,确实还未做成功,尽管我自己一直在用格力的手机。所以,舆论总是喜欢拿格力做得不成功的事情,天天讲,免费为格力手机做“广告”。而格力造出了这么好的冰箱,却鲜有人提及。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位署名“坚实的红利小提琴手”的网民,在网上发表一通很有见地的言论。可惜关注他粉丝很少,看到的网民不多。我愿全文截图转发,使其让更多的人看见。
同样是昨天,我将自己的公众号文章上市公司的小股东(股民)其实就是别人口中吃不尽的唐僧肉前半部分转发到雪球后,这次没有被屏蔽。今早看见阅读过的读者超过了一万五。
可诡异的是,这篇文章下面一条评论留言都没有,让我感觉太寂寞。怎么会这样,如果我是胡说八道,那么多人看了以后,其中总该有一两个人来喷我几句吧。可如今这样让我倍感失落了。
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和现象。我昨天在股民最多的雪球网上告诉大家,美的集团的高管在方洪波的带领下私人注册一家合伙企业,进行创业投资(限投资为上市企业)
可是居然没有任何反应。试想一下,此事若是格力电器的董明珠领头干出来的事情,恐怕不等我说,网上各种分析评论一定是铺天盖地,会刨根问底。质疑董明珠是不是要带领公司一帮高管掏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了?否则,董明珠为什么要领着公司高管一般人独立于上市公司,自己私人注册合伙企业去进行创业投资未上市的企业。有钱投资自己格力电器公司,专心把已经上市的格力电器公司做大做强不好吗?
可是,因为这事不是格力电器和董明珠干的,所以没有关心,更不会有兴趣去问个为什么?反之,格力电器公司仅是把部分专卖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网上一些人却热烈讨论,口诛笔伐。
为什么网络上,大凡对格力电器进行负面分析解读的文章帖子就能大行其道,而说其他则没有人关心和议论呢?我举自己最近的文章在某自媒体平台遭到的限制就可见一斑了。
我在网上发表的其他遭到限制的文章不提,单说9月9日最新发布的格力在国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何与在国内却唱衰声越来越盛这篇文章来说,并没有任何违规不当的内容。可是就是这样一篇稍微提格力电器说了几句好话,揭露一些事实的真相,有的人看了可能不太高兴的文章,即使开始发出去了,随后也会被平台后台屏蔽删除,让大家看不见,自然就不会有人分析评论了。
不说那些闹心的事,给咱格力电器股东来点提气提神料。今年夏天就这样熬过去,转眼立秋了。过去大家总以为空调厂商是靠夏天炎热才能生存。尤其是对格力电器这样目前主要以空调收入和利润主业的公司。但是,我以为这个观念也该改一改。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北半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来说,冬天寒冷需要供暖的时间更长。而过去,基本上都是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来供暖了。
可现在时代变了,人的认识也变了。都知道电取暖比传统燃煤烧火取暖更环保舒适。这就为格力电器这样公司提供下一片业务蓝海。看下面这一份格力电器的中标公告就可以看出来,未来可发展的空间绝不会亚于我们现在所认为仅是用于制冷为主的家用空调领域。
最后提几句网上议论纷纷“格力山东的创始人级高管段秀峰,疑似正洽谈加盟美邦空调事宜”的传言。
我以为持有格力电器的股东基本上可以忽视这些信息。莫说是疑似,是真是又如何?飞利浦空调不是也是那些人搞的吗,黄辉拉了格力电器一帮人去,而却请到了格力电器过去的董事长朱江洪去站台也不过就是这样的下场。现在又去抱华为的大腿,搞一个鸿蒙就能蒙到人吗?
我看到真实的情况是,段秀峰不仅没有离开格力电器,而且前不久成了今年增持格力电器股份的,京海互联网公司的新董事之一了。
段秀峰有可能一方面成为京海互联网公司新董事,公司继续增持格力电器股份,另一面去加盟美邦空调······是他傻,还是京海公司董事会傻,要新接纳一个要转投美邦的人来公司出任董事?不符合正常的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