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的时节,街边糖炒栗子的香气裹着桂花甜味飘散,提醒着人们又到了 "贴秋膘" 的时候。住在胡同口的张大爷最近总念叨:"这秋膘可不能随便贴,去年贪嘴多吃了两顿红烧肉,嘴角起泡半个月没好。" 的确,猪肉油腻易生痰,牛肉温补反增燥,秋日进补当以 "润" 为先,今天就为诸君推荐三款润燥好肉。
首推当属鸭肉,这水中珍禽堪称秋季 "灭火器"。《随园食单》有载:"鸭肉甘平,滋阴润燥。" 南京盐水鸭老师傅常说:"秋鸭肥美赛人参。" 清炖时配上山药、百合,汤色澄澈如琥珀,入口鲜甜不腻。前日给咳嗽多日的邻居陈婶送去半盅冬瓜薏米老鸭汤,隔日便见她嗓门清亮了许多。
次选必是银鳞白肚的鲜鱼,江南人家讲究 "秋风起,鲈鱼美"。西湖醋鱼传人李师傅常说:"鱼肉最养人,清蒸最能守其本味。" 将鲜活鲈鱼剞上柳叶刀,铺姜片、洒黄酒,蒸至鳞下凝脂半透,浇上滚烫的葱油,"滋啦" 声中鲜香四溢。苏州评弹名家王先生每年入秋总要吃上三旬清蒸鱼,说是润嗓开音的好方子。
末推当数乳鸽,这 "白凤仙子" 最是温润。广东阿婆炖鸽子汤定要配上无花果、玉竹,文火慢煨三时辰,揭开砂锅但见汤色如蜜。去年深秋探望住院的老友,带去的虫草花炖乳鸽,直教同病房的病友都馋得探头张望。老中医赵先生常叮嘱:"鸽肉性平,最宜秋补,滋阴不燥,健脾开胃。"
这三款食材不仅顺应秋令养生之道,更暗合古人 "不时不食" 的智慧。京味小吃传人杨师傅总念叨:"好食材遇上对节气,胜过十全大补汤。" 正如《饮膳正要》所言:"四季食补,顺时而为。" 这个秋天,不妨让餐桌多些游鳞飞羽,少些红肉厚脂,方能在桂子飘香中养出满面红光。
秋天,少吃猪肉和牛肉,建议多吃3肉,补足营养、润燥益气,平稳度秋!
秋天干燥,猪肉吃多了腻,牛肉吃多了容易上火。给大家分享 3 道家常菜,好吃还滋补!
一、柠檬鸭
这菜酸酸辣辣特别下饭,我家孩子超爱吃!
材料:半只鸭、1 袋柠檬鸭调料、2 块腐乳、2 勺生抽、半勺糖、1 勺蚝油、1 勺酸梅酱(没有就用黄皮酱)、姜、葱、泡姜、泡椒、酸柠檬、米酒。
做法:
1、鸭切块,腐乳压碎,加生抽、糖、蚝油、酸梅酱,搅匀成料汁。
2、锅里倒油,油热放姜葱爆香,下鸭肉大火翻炒变色。
3、倒料汁,加一碗水、2 勺米酒,大火煮开转小火焖 30 分钟。
5、放泡姜、泡椒再焖 5 分钟,最后加酸柠檬碎,大火收汁就能出锅。
二、红烧鱼块
用草鱼做,没腥味,鱼肉嫩,汤汁拌饭一绝!
材料:1 条草鱼、姜、蒜、葱、1 罐啤酒、干辣椒、1 勺豆瓣酱、生抽、老抽、蚝油、鸡精、盐、1 个青椒。
做法:
1、草鱼洗净切块,厨房纸擦干,鱼皮面拍点玉米淀粉防粘锅。
2、猪油和菜油混着多倒点,油热一块块放鱼,煎定型、两面焦黄盛出来。
3、锅里再倒油,放姜葱蒜、干辣椒和豆瓣酱炒出红油,倒啤酒加开水,放生抽、老抽、蚝油、鸡精,小火炖 5 分钟。
4、尝下味道,淡了就加盐,放青椒块,大火收汁装盘。
三、红焖羊肉
天冷吃一锅,全身都暖和!
材料:一斤盐池滩羊肉、姜、干辣椒、桂皮、香叶、腐乳汁、老抽、蚝油、料酒、盐。
做法:
1、羊肉切块洗净,冷水下锅,水开撇浮沫,捞出沥干。
2、锅里倒油,姜片炸到微微焦黄,下羊肉中火炒到表面有点焦。
3、加盐、白糖、腐乳汁、蚝油、料酒、老抽,翻炒均匀,加没过羊肉的热水。
4、放桂皮、香叶、干辣椒,高压锅压 15 分钟。
5、倒进砂锅,大火收汁就能吃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