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最新更新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东昌区现为吉林省通化市辖的一个区,它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中部,是我国东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陆海衔接的关键节点。
东昌区历史悠久,这里旧称头道江,清同治年间已形成集镇。1877年,通化市设治,此地归通化管辖。
民国时期,这里先后隶属奉天东边道、伪通化省等。1942年,析通化县通化街设通化市,东昌区属通化省。
1945年到1954年,通化曾是安东省省会,此后成立通化专区,东昌区一直为通化核心市区,1985年正式定名为东昌区,成为通化市主城区。
东昌区人文底蕴深厚,这里的万发拨子遗址是“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证实此地有超六千年人类活动史,是满族萨满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清朝的龙兴故地。
美援朝战争时期,东昌区是重要的大后方,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第一所工兵学校均在此创建。
东昌区名人辈出,张锡銮,祖籍浙江钱塘,是通化城的始建者,首任通化县知县,把新城治理得民生安定,张作霖曾拜其为义父。
潘德荃,江苏宜兴县人,宣统二年调任通化县知事,在任长达十年,政绩突出,深受民众爱戴,通化县各界为其立“故通化縣知事潘公茂蓀德政碑”,并在玉皇山建“潘公祠”纪念。
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的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却走出来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载人航天器系统工程管理专家杨宏。
杨宏,1963年11月1日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0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息论专业本科,1984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杨宏本科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作。1988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1年,杨宏从铁道部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1992年,进入中国载人飞船总体室工作,先后担任载人飞船总体室副主任、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总设计师、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
2005年,杨宏被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5年7月,由国际宇航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通讯院士转为终身院士。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宏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载人航天器系统工程管理专家,长期从事载人航天器系统工程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杨宏院士在上述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杨宏院士在载人航天器总体设计与建造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杨宏院士在载人航天器总体设计与建造领域成就卓越。
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杨宏院士就深度参与其中,承担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飞船的设计、试验及发射工作。
他投身于总体架构搭建、地面测试诊断体系构建等基础研发,组织飞船电子设备首次联调,编写飞船系统首份《桌面联试技术流程》,规范技术操作,为后续工程发展筑牢根基。
杨宏院士作为“天宫一号”总设计师,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研制。
他主导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让飞行器能在广袤太空精准相遇并对接。还攻克了组合体控制技术,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对接后,协同保持稳定轨道运行、姿态精准调整等难题,为载人航天的空间应用、航天员长期驻留等后续探索拓展了道路 。
此外,身为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院士全面负责空间站总体构思与蓝图规划,确立了科学合理、契合国情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总体架构。
他牵头研制出天和核心舱,构建起空间站的中枢支撑,带领团队验证了再生生保、柔性太阳翼发电等一系列空间站关键技术,为我国载人航天从短期飞行迈向长期在轨驻留奠定了坚实技术根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空间站建设时,由于缺乏航天飞机那样的大型辅助工具,要完成舱段在轨组装难度极大。
杨宏院士率领研究团队提出“自主交会对接+平面转位”方案,经成千上万次仿真运算与地面模拟测验,成功实现了梦天实验舱等舱段的安全转位、精确拼接,顺利打造出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为国际大型航天器在轨组装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
最后,在探索航天器数字化建造方面,杨宏院士大力推动空间站数字化研制,使设计、制造、装配、调试、试验、运营等全流程融入数字技术。
他们通过数字孪生、仿真推演等手段,构建“数字空间站”,为任务前方案验证、在轨故障排查处置、飞行状态实时评估、任务结束后复盘优化等,给予了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撑,引领载人航天器建造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 。
杨宏院士在航天电子信息与核心器件研发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杨宏院士在航天电子信息与核心器件研发领域贡献突出。
首先,在构建先进航天信息系统架构方面,杨宏院士长期专注航天电子信息系统革新,他主持研制了三代阶梯式递进的载人航天器信息体系,使我国载人航天器的信息处理、传输与控制能力实现跨越升级,有力保障了航天员与地面间稳定通讯,以及舱内各类复杂电子设备的高效协同。
其次,在实现高端宇航芯片国产化方面,杨宏院士带领团队前瞻谋划,对空间站所需的九大类核心元器件启动专项攻坚。
他们采用研发与工程验证并行的模式,在国外技术禁运前,就完成了全部研制及试验工作。
这些技术突破让空间站使用的宇航级高端芯片,包含高速数据传输类芯片等,全部达成国产化,有力维护了我国航天信息系统的自主性与安全性 。
最后,在探索航天电子技术融合创新方面,杨宏院士积极推动航天电子技术与前沿科技结合,在他的倡导下,空间站项目引入了5G等新兴通信技术。
这些技术借助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特性,提升了空间站天地数据交互效率和内部电子设备通信质量,为航天电子信息系统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与技术应用范式 。
总结: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的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走出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是我国著名的载人航天器系统工程管理专家。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请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