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上海修缮更新的老建筑数不胜数,且大部分都给公众提供了入内参观的机会,比如前不久开放的武进路唐宅。唐宅即民国首位总理唐绍仪的故居,他曾在武进路的居所娶妻生子,度过人生最快乐的18年。在其76岁时,他被刺杀于上海武康路的寓所里,因此如果你在地图上搜索“唐绍仪故居”,显示的是其武康路的这处故居。
武进路,横跨上海静安虹口两区,大部分路段在虹口区,唐宅所在的位置则属于静安区。1870年后,工部局填浜造路,在此修建射击训练的靶场,命名这条路为靶子路。直到1943年,汪伪政府将其改名为武进路,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的武进路闹中取静,民国时期的靶子路却一度热闹辉煌。如今漫步武进路,大家可以看到唐绍仪故居、泰山大戏院、德隆卷烟厂、同乐里、扆虹园、皇家旅馆等一系列历史建筑。老建筑无言,却见证了上海政商经济文化的变迁。唐绍仪故居就在宝山路武进路路口,是这条传奇之路的开篇。
武进路唐宅修建于1908年,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建筑由泰昌洋行设计建造,又细分为东宅与西宅,目前开放的是西宅,过去是唐绍仪夫人吴维翘的陪嫁,采用典型的新古典主义三段式构图,外墙红砖古旧斑驳,门框之上艺术雕花精美绝伦,拱券外廊独具韵味...种种元素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一种沉稳、克制且理性的秩序之美。
已开放的西宅
1912年,唐绍仪入住此地,并在这里陆续接待过孙中山、梁启超等重要历史人物;这栋三层小楼也曾见证南北议和、二次革命这样主宰历史风云的大事件。1938年以后,这栋住宅转为民用,内部楼梯、地板、门廊都刻满了历史的痕迹,一度沦为72家房客聚居的状态。2019年,武进路唐宅因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被列入上海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内部未开放的东宅
2023年,华发集团与招商蛇口联合开发静安里项目,旨在打造规模超过张园的历史风貌别墅群。唐宅作为该项目区域内的配套建筑,也一起打包修复,得到了重生。据官方介绍,唐宅修复时采用了尽可能少干预的手法,加固了地基修复了屋顶与山花墙,罗马柱、雕花门廊、木质楼梯得到了保留。
但因为过去住户实在太多,内部的格局早已不复从前,对比之前的街景照片,房屋状态在修缮前也并不理想。以至于就算是修旧如旧,走入其中还是会觉得太过焕然一新,少了一些历史建筑该有的质感,更多的是精心打造的光鲜优雅。
目前唐宅作为静安里楼盘的售楼处使用,一楼有一个海派文化展厅和唐绍仪生平介绍展厅,整体内容不多,大家可以在售楼处营业期间入内参观。二楼通常开放给预约看房的客人,不对普通观众开放。
这次正好遇到为期一个月的水彩画展(8/10-9/10,已结束),因此二楼的一部分空间也开放了,没有太多布展,但是可以走到二楼阳台参观街景。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唐宅本身才是最大的展品。
据悉,等到静安里的别墅全部出售之后,售楼处将从唐宅搬出,届时唐宅整个三层空间将会另有安排。我们可以期待,这座焕新归来的百年建筑,更完整地揭下那神秘的面纱。
唐宅的新生也拉开了武进路老建筑更新的序幕,被寄予希望成为苏州河畔的“文化会客厅”。拍摄时发现沿街数幢老建筑已修复得七七八八,只剩零星老房子还以原生态的样子躲在围挡之后。
武进路上除了唐宅,过去的扆虹园已作为巴金图书馆对外开放,;过去的皇家旅馆作为海派文化艺术中心对外开放;还有今潮8弄内的颍川小筑,现在是连锁品牌咖啡馆;附近的老北站,现在是上海铁路博物馆。走一趟武进路,只要线路安排妥当,可以是一场颇有收获的文化视觉盛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