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要除根"—— 这句流传千年的俗语,如今成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行动纲领。当地时间 9 月 13 日,他在社交媒体上扔下重磅炸弹:"清除卡塔尔的哈马斯领导层,是停火的主要障碍。" 这番话被《以色列时报》解读为 "继续追杀" 的明确信号,距离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多哈的哈马斯谈判地点仅过去 4 天。爆炸中,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的儿子不幸身亡,而哈亚本人早在 2014 年就失去过一个儿子和三个孙子。与此同时,加沙医院的统计显示,过去 24 小时又有 7 人死于饥饿,其中两个孩子甚至没见过完整的面包。当内塔尼亚胡的导弹瞄准哈马斯领导人时,加沙的母亲们正用盐水给孩子洗伤口 —— 导弹能炸掉领导人住所,却炸不散仇恨的种子?
一、政治算盘里的 "清除游戏"
内塔尼亚胡的社交媒体发文像颗定时炸弹,却炸不醒以色列街头的抗议人群。当晚,数以千计民众举着 "释放人质" 的标语游行,被扣押人员家属直指:"真正的障碍是内塔尼亚胡本人"。这场景揭穿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这位总理正用 "清除哈马斯" 转移国内压力。毕竟,自 2023 年冲突爆发以来,他的支持率从 62% 暴跌至 31%,而 "强硬反恐" 永远是最速效的政治止痛药。
以色列的 "清除史" 早有章法。2004 年用导弹炸死哈马斯创始人亚辛,2024 年在伊朗除掉最高领导人哈尼亚,如今又将目标锁定在卡塔尔的哈马斯 "五人委员会"。但摩萨德前特工在回忆录里坦言:"就像打地鼠游戏,敲掉一个又冒一个。" 哈马斯从创立至今,已有 17 位高层遇袭身亡,却从最初的小组织发展成如今的武装力量。更讽刺的是,以色列情报部门曾评估,2003 年启动 "摘银莲花行动" 后,自杀式袭击反而增加了 40%。这种 "越清除越壮大" 的怪圈,恰似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二、加沙废墟上的双重悲剧
哈马斯发言人奥贝德展示的照片令人心碎:哈利勒・哈亚捧着两个儿子的遗像,背景是被炸毁的谈判室。2014 年长子奥斯曼全家遇害时,哈亚说 "眼泪流干了";如今小儿子胡马姆在空袭中丧生,他只剩沉默。而在加沙城医院,儿科医生法迪记录着更残酷的数字:第 145 个死于饥饿的孩子,年仅 3 岁,体重只有 5 公斤,母亲抱着他在联合国仓库外排了三天队。
这种双重悲剧在加沙随处可见。面包店主萨米尔的烤炉早就停了,因为以色列封锁导致面粉断供,而他的侄子却在以色列空袭哈马斯据点时被误伤。"他们说在打恐怖分子,可倒下的都是我们的孩子。" 萨米尔的账本上记着:冲突前每天卖 800 个面包,现在 80 个都卖不完。联合国报告更触目惊心:加沙 64803 人死亡,16 万人受伤,每 10 个家庭就有 1 个失去亲人,而所谓 "精准打击" 造成的平民伤亡占比高达 72%。
三、仇恨循环里的死结
以色列国防军称 "政治与军事领导层没有区别",这种逻辑让哈马斯的牙医也成了目标。2003 年,加沙大学牙医马卡德梅只因参与政治活动,就在上课路上被导弹炸身亡,同车的还有他的助手和两个保镖,以及附近玩耍的小男孩。当时的辛贝特局长得意地说:"要让他们知道没人安全。" 可结果呢?哈马斯的报复性袭击导致更多以色列人丧生。
如今的加沙正重演历史。内塔尼亚胡宣称 "清除领导层能带来和平",却看不到加沙 85% 的人每天只吃一顿饭,看不到防空洞里的孩子把导弹爆炸声当催眠曲。哈马斯谈判代表在废墟里重建通讯时说得透彻:"他们炸掉我们的房子,却炸不掉我们的记忆。" 就像哈亚失去两个儿子后所说:"每个被杀害的亲人,都成了我们战斗的理由。"
当月光照进加沙的防空洞,12 岁的穆萨在画纸上涂满星星,他不知道爸爸能否从以色列监狱回来,也不知道明天能否喝到干净水。内塔尼亚胡的 "清除计划" 或许能赢得一时政治得分,却解不开这个用鲜血和饥饿编织的死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得沉重:"加沙的灾难在近代史上绝无仅有",而真正的灾难是 —— 所有人都在重复 "以牙还牙" 的古老错误。
和平从不是清除谁的问题,而是如何让加沙孩子能吃饱饭,让以色列母亲不再担心炸弹,让哈亚这样的父亲不必再埋葬儿子。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仇恨在废墟中长得最旺。或许有一天,当领导人的导弹换成文摘,当封锁换成开放口岸,当 "清除" 换成 "对话",这片土地才能真正长出和平的种子。毕竟,能治愈仇恨的从来不是子弹,而是那些愿意放下枪口的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