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面前亲情脆,反目时刻最痛心!
即使杜莉君那么有钱了,但是看着子女们为了钱一个个内斗,争的你死我活的,她能开心起来吗?
都一百多岁了还要坐着轮椅,去法院告自己的亲儿子,听着就非常揪心,母子之间怎么变成这样的了?
这一切还要从头开始,杜莉君1922年生,潮汕女子骨子里那股子韧劲和直爽,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时,大家闺秀多半含蓄内敛,她却敢于打破常规,主动接近心仪的少年。
罗鹰石少年老成,常年跟着父亲经商,身上带着一股同龄人少有的沉稳,恰好与杜莉君的活泼互补。
他们的爱情,没有那么多迂回,就是干脆利落的互相吸引。
乱世容不得安稳的爱情。1929年,罗鹰石被父亲召回泰国,打理家族的布匹生意。
码头送别,船帆渐远,杜莉君手里紧紧攥着罗鹰石送的钢笔,泪眼朦胧。
那时候没有微信,没有视频,只有一封封漂洋过海的信件,字里行间,相思如潮水般涌动。
他告诉她泰国生意的艰难,她分享着校园里的琐碎趣事,每一笔一划,都将两颗心牢牢地系在一起。
1936年,杜莉君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那就是15岁的她,毅然嫁给了罗鹰石,远赴泰国。
她没有做娇生惯养的少奶奶,而是立刻投身罗家的布匹生意,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账目、琐事,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异乡,她学会了泰语,适应了那里的饮食,潮汕女子的坚韧,让她成了丈夫最得力的贤内助。
在泰国打拼的十几年,夫妻俩是真正的彼此最佳的战略合作伙伴。罗鹰石在外跑市场、拓销路,杜莉君在内管账目、守家业。多少个夜晚,他们就着一盏昏黄的灯,盘点账目,规划未来。
1951年,罗鹰石父亲分家,夫妻俩分得了10万元资金。这笔钱,在当时足以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但这对年轻的夫妇却不甘于此。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崛起的香港,带着这笔第一桶金,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上了新的征途。
初到香港的日子,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夫妻俩在九龙租了个小铺面,继续老本行布匹生意。
罗鹰石负责从泰国进货,琢磨着最新的面料花色,杜莉君则守在店里,笑脸迎客,眼光独到。
那时候的香港,战火刚熄,百废待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倾注到了衣食住行上。
杜莉君总能精准地把握顾客喜好,推荐得恰到好处,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1955年,短短四年时间,他们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港币。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这对夫妇没有被眼前的财富冲昏头脑,而是把钱全部投入到扩大经营中。
很快,他们在香港开起了多家分店,成了布匹行业的翘楚。
但罗鹰石的野心远不止于此。1958年,他敏锐地察觉到香港地产行业的巨大潜力。
那时的香港,经济腾飞,人口激增,住房需求简直是几何级增长。他力排众议,决定从布匹转行地产。
身边人大多不理解,布匹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冒险进入陌生领域?杜莉君却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这份信任,是他们一路走来最坚实的基石。
从收购旧楼翻新开始,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积累经验。罗鹰石每天带着图纸跑工地,杜莉君则精打细算,控制成本。
1962年,罗鹰石将公司更名为“鹰君置业”,这个名字里,“鹰”是他,“君”是她,寓意着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1963年,鹰君集团正式成立,从此,这对潮汕夫妇的名字,开始在香港地产界响彻云霄。
高处不胜寒。1982年,香港股市遭遇震荡,鹰君集团一年之内,市值蒸发了20亿!
罗鹰石愁得夜不能寐。关键时刻,又是杜莉君,她一边安慰丈夫,一边冷静分析局势,提醒他,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鹰君集团挺过了那次危机,甚至在三儿子罗嘉瑞的主导下,趁低价购入了后来成为朗豪坊的那块黄金地皮,为集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2006年,88岁的罗鹰石驾鹤西去。他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市值高达600亿。
本以为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遗产争夺战,没想到,罗鹰石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没有把财产直接分给九个子女,而是全部注入了一个家族信托基金,由妻子杜莉君掌管。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罗鹰石的良苦用心,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家族团结,让子女们能长久受益,避免因财富而兄弟阋墙。
殊不知,他种下了团结的种子,却在后世结出了纷争的恶果。
其实,这个家族信托早几年就已委托汇丰国际成立,鹰君集团三分之一的股权,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就握在这个信托手里。
受益人名单上,三儿子罗嘉瑞份额最大,老六罗启瑞次之,老五罗鹰瑞因为常年照料父母也分到了较多。
但细心的人会发现,罗鹰石的二儿子罗旭瑞,以及次女罗慧琦、三女罗鸿镟,都不在受益人名单上。
罗鹰石的选择并非毫无根据。长子罗孔瑞曾因野心膨胀,行事越界,失去了继承资格。
比这令人痛心的,是二儿子罗旭瑞,竟然在鹰君集团最艰难的时候,联合外人“敌意收购”自家的产业!
这让罗鹰石极为震怒,直接将他逐出了家族企业。在几次三番的继承人选择后,罗鹰石心灰意冷,最终才选择了信托,希望用制度来束缚人性,避免子女间的内斗。
按照信托规定,杜莉君作为管控人,拥有财产管理权。但具体份额已做分配。
这就让实际掌控鹰君集团日常运营的三子罗嘉瑞感到束缚,他觉得自己为集团立下汗马功劳,理应拥有更多话语权。
而杜莉君对幼子罗启瑞的偏爱,更让其他子女感到不满。她多次私下补贴罗启瑞,这种偏心,让家族内部的裂痕越来越深。
2019年前后,家族矛盾终于彻底撕破了脸。杜莉君突然要求撤换信托管理人汇丰国际。
外界纷纷猜测,老太太是不是想借机重新调整财产分配,给罗启瑞更多好处?
作为信托最大受益人,同时也是鹰君集团掌舵者的罗嘉瑞,坚决反对,他认为母亲的做法,违背了父亲的遗愿。
争执不下,双方最终对簿公堂。杜莉君起诉罗嘉瑞,要求收回信托管理权,罗嘉瑞则认为,自己作为集团主席,理应主导信托事务。
这场母子官司,在香港轰动一时,曾经和睦的母子,竟站在了对立面,让人唏嘘不已。
官司让原本复杂的家族关系雪上加霜,九个子女迅速分成两大阵营。
罗嘉瑞得到了老四罗康瑞、老五罗鹰瑞和大女儿罗慧瑞的支持,而罗康瑞早年就自立门户,创立了瑞安系,旗下瑞安建业和瑞安房地产在业界赫赫有名,
老五罗鹰瑞是位医生,在家族里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
杜莉君这边,则有老六罗启瑞,以及之前被排除在受益人之外的老二罗旭瑞、二女儿、三女儿撑腰。
罗旭瑞虽然被父亲逐出了家族企业,但却凭着自己的本事,创立了世纪系,掌控着富豪酒店、世纪城市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商界依然拥有一席之地。
他选择站在母亲这边,与罗嘉瑞阵营对抗,或许也带着对父亲当年决定的某种不甘。
曾经亲密的兄弟姐妹,因为财富,竟然成了陌路,甚至连母亲节,都要分开过,亲情在金钱面前,是如此的脆弱。
这场官司持续了数年,期间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直到2023年后,随着杜莉君年事已高,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斗才逐渐放缓,但那份裂痕,并未真正愈合。
如今,罗鹰石的子女们都已年过半百,各自的人生轨迹,都带着罗家独有的印记。
虽然104岁的杜莉君,身体依然硬朗,但内心深处,却时常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
因为她终于明白,丈夫留下那600亿,并没有带来家族的团结,反而成了亲情之间最坚实的隔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