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2年,毛主席设家宴,拉着王季范对众人说:没有他,就没有我

0
分享至

“今晚的主角,非九哥莫属!”——1952年2月,腊月二十八,中南海丰泽园灯火通明,毛主席把话扔给身旁的工作人员。众人闻言,相视而笑,谁都知道主席嘴里的“九哥”指的是那位同乡长兄王季范。

新中国刚满周岁,战火的硝烟尚未散尽,但家宴的气氛却格外温暖。王季范脚步略显迟缓地踏进客厅时,主席迎了上去,拉住他那双略带冻疮的手,声音有些沙哑:“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一句话,勾起二人将近半个世纪的回忆,也拉开了这场特别团聚的序幕。



时间回退到1906年,湘潭乡间。13岁的毛泽东因为学费问题被父亲挡在校门外。他悄悄跑到外婆家,找到比自己大9岁的表兄王季范。这个大他一轮的青年正在县学堂任教,典型文弱书生模样,却特别护犊子。听完表弟的倾诉,王季范当晚就踩着油灯下的乡路去找毛顺生劝说:“孩子读书,是为将来添把力气,不是乱花钱。”乡亲左邻右舍也帮腔,老毛头最终松口,第二天把学费掏了出来。若没有这次“众人抬”,少年毛泽东也许真被困在稻田里。

长沙求学期间,两兄弟成了“合租室友”。17岁的小毛头来到省城,人生地不熟,靠的就是王季范那口葫芦里装的几句老话:读书要顶天立地,做人先顶天立地。第一师范的课业紧,伙食费紧得更厉害。有一次毛泽东一连两餐只喝热水,饿得两眼发黑,硬是不肯张口。王季范揣着仅有的几块大洋塞给他:“兄弟,饿没关系,别饿出志气去。”



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扶持持续了多年。1915年,“驱张运动”爆发,校方要开除带头闹事的毛泽东等17人。王季范挺身而出,拉着几位师长去找校长张干,甩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开除可以,把我名字也一起写上!”张干怕事态扩大,转头灰溜溜地离职。毛泽东保住学籍,也保住了理想。很多年后他回忆往事,说王季范那次“像一堵墙,把风雨全挡住了”。

1925年,长沙暗潮汹涌。赵恒惕通缉毛泽东,省城里布满哨卡。毛泽东夜里敲开王季范宿舍窗户:“九哥,我得离开湖南。”一句话没多说,王季范立即动手:化名、路线、落脚点,一夜内全部敲定。为了避人耳目,他甚至拜托一名并不相熟的朋友护送毛泽东到衡山脚下一所私立学校,再转广州——整个过程,他自己一次都没露面。“我不能把目标拉得更大。”事后他只是淡淡一句,轻描淡写得像在说改作业。

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二人一南一北,一明一暗。王季范在教育系统一路做到湖南省教育厅秘书长,还创办衡粹女子职业学校;毛泽东则在全国辗转,组织工人、发动农运、上井冈山、过长征。历史把两人推到不同位置,但信息却从未中断:毛泽东部队每一次胜利,王季范都在课堂上偷偷庆祝;红军受挫的消息传来,他就挑灯夜读,准备下一份支援名单。朋友间常打趣:“王先生,你才是真‘地下交通站’。”



1949年,新中国的脚步踩进长沙城。解放军前锋尚未抵达时,王季范已经抢先发报,向北京通报局势,并建议中央迅速派工作组接管。熟人问他图什么,他摆手:“国家大局,何谈私利?”同年冬,他三次给毛主席拍电报,提“用贤才、立法制、崇道德”三事。主席在香山的夜色里读完电文,连说了两遍“好”。

1950年秋,阔别23年的两兄弟终于在北京重逢。这一次,没有追兵,没有暗号,只有一壶清茶。王季范见毛主席双眼布满血丝,忍不住发一句牢骚:“你啊,还像以前那样夜里不睡觉?”主席哈哈一笑:“改不了了,白天人多,晚上才清净。”短短几句,还是师长关心学生的味道。



随后,毛主席亲自点将,让王季范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老王推辞,理由是“年纪大,体力差”。主席抬手截住:“大事,非你不可!”一句“不可”让他无话可说,只能俯首接令。自此,北京城又多了一位提着布包走路上班的八旬老人。

1952年春节家宴只是一次温馨插曲,但里面的信息量并不小。比如王季范不惯官场礼数,见到刘少奇、周恩来依旧行师礼而非官礼;比如他对厨师连说三个“别浪费”,只点最普通的湘味腊肉;比如他在席间提到天兰铁路卡在地形勘测,饭后马上回宾馆写建议书。毛主席拍拍他肩膀:“九哥,还是你心细。”

天兰铁路那份建议,后来被铁道部采纳,节省工程费用近5000万元。周总理想给他配车配秘书,他摆手拒绝:“国家还紧巴呢,能省一块是一块。”于是,大家时常看到一位拄拐杖的老人提前半小时到中南海开会,风雨无阻。有人劝他坐黄包车,他偶尔同意,但绝不报销车费。



1960年春,他去新疆视察,路过连绵戈壁,对陪同干部说了一句:“荒是暂时的,人手到哪儿,绿就长到哪儿。”那年,他还特地探望在兵团工作的侄女喻建琪,叮嘱“扎根西北”。四年后,喻建琪为救火牺牲。他听闻噩耗,沉默良久,只说:“是好样的,家里不用哭。”

1972年初,毛主席与他小聚,再提韶山。王季范感慨“草木之情难忘”,答应顺道回乡。春天,他终于站在了祖坟前,却没想到那次告别成了最后一眼。七月,北京协和医院,老人病情骤转急下,无奈撒手。追悼会上,花圈上八个黑字:九哥千古,毛泽东敬挽。



有意思的是,他留下的遗嘱只有寥寥三行:一、不办丧宴;二、不留存款;三、书稿愿全部归国家。十分干脆,正如他一生的行事风格——能省则省,但对于国家与学生,永远敞开。

王季范的故事不算轰轰烈烈,却像湘江冬日的一壶米酒,入口温热,后劲绵长。他没在历史教科书里占太多篇幅,却在毛主席那句“没有他,就没有我”中留下了自己的坐标。对很多五六十年代的老师来说,他也是一个可触可感的榜样:守住讲台,也能守住天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运河时空 incentive-icons
大运河时空
研究历史资料,搜集传说典故
1032文章数 11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时尚
健康
旅游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