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这几年,乌克兰几乎天天在新闻里刷屏。可惜刷得越多,越让人觉得:泽连斯基,更像一个演员,而不是一位战略家。既然都是别人的错,所以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人撒泼打滚。支持我的就是正义,反对我甚至保持中立的就是邪恶、就是对不住乌克兰,就欠我乌克兰的,所以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人说泽连斯基是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演员总统。但不管怎样,历史会记住的不是他在舞台上的台词,而是乌克兰在废墟中的命运。
泽连斯基周五在出席“雅尔塔欧洲战略年会”活动时表示,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影响中国,以便其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来结束俄乌战争,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和美国的力量。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五在“雅尔塔欧洲战略”年会上发表讲话资料
泽连斯基这是几个意思?既要中国影响俄罗斯,又拿欧美来“力压”中国?这不是妥妥地脑袋进水嘛!这说明,泽连斯基既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自己,还是一个纯粹的演员。
泽连斯基在发言中还说,“或许,中国有机会让俄罗斯停止杀戮。但世界并未看到中国对俄罗斯实施这一举措的意愿。中国呼吁停火,呼吁不扩大战争,但普京却无动于衷。甚至对中方接待普京说三道四。也不知他哪儿来的勇气。
俄乌战争究竟是怎么打起来的?谁是主动挑起者?这个问题本来就不难。但凡乌克兰有一位稍微头脑清醒点儿的人物,乌克兰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想当年,乌克兰也称得上是一个强国,苏联解体后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最大受益者,继承了苏联的遗产,瞬间跃升为第三大军事强国,何等威风。
但经过一茬茬政客的无尽折腾,如今国将不国,内部政治长期撕裂,亲西亲俄终埋祸根;加之北约反复横挑,俄罗斯忍无可忍。终于泽连斯基选择了最冒险的剧本——彻底把自己绑在西方的战车上。
于是,战争爆发。结果大家都看见了:乌克兰民众流离失所,土地被炸得千疮百孔,而泽连斯基却始终执迷不悟、坚持一个逻辑: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的。
泽连斯基这几年云游各国,核心就是一个“要”字,因为他认为别的国家都欠他的。于是要支持、要外援、要武器、要同情……
他在美国国会演讲时哭诉:“我们需要更多爱国者导弹!”在布鲁塞尔喊:“欧洲必须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到了国际会议上,他又把矛头指向中国、印度——抱怨他们不站队、不制裁俄罗斯。
沆瀣一气
泽连斯基对中国的撒野已经不是一次二次了,中国有句经典台词:边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
他不断出访,讲话,对外拉赞助、拉支持,试图让每一个国家都“觉得自己是乌克兰的伙伴、也有利益在支持乌克兰”。
泽连斯基的“要”,短期内确实换来一些掌声和援助,可代价是——乌克兰丧失了独立的战略空间。别人看你就是一张清单:要钱、要枪、要防空。久而久之,你就从盟友变成了“负担”。
泽连斯基的出身决定了他的风格。他本来就是个演员,会演戏、会煽情,最擅长把复杂问题包装成易懂的台词。比如说“今天乌克兰,明天就是欧洲”,这种口号式表述很能打动观众。
但真正的战略家要能看清战争、外交、内政等多个维度的长期走势。他要定下国家安全的“北极星”,哪怕牺牲短期利益。泽连斯基在许多重大决策上尚未显示出这种高度。
他的核心战略似乎是:“争取更多援助 + 制裁 +国际舆论 +抵抗 ”。这固然是重要,但并未形成一个清晰、可执行的长期战略蓝图:从战争结束、国家领土如何恢复、安全保障如何获得、内政制度如何重建、外交如何重定位等。
治理国家、打赢战争,靠的不是演技,而是战略。方方面面显示,泽连斯基仅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而不是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的战略家。
在很多外交场合,他站在聚光灯下,语气激昂,手舞足蹈,台下掌声雷动。那一幕,简直就是脱口秀大会。观众笑一笑,鼓鼓掌,然后掏出手机刷刷新闻,转头就把乌克兰抛在脑后。
他误以为掌声就是支持,以为舞台就是战场。可问题是,战争不会因为掌声而停下。
慷慨激昂
泽连斯基常常表现得像个棋手,拿着指挥棒,满脸自信地指点江山。
但事实是,乌克兰更像一颗棋盘上的小卒。
美国拽着他的线,告诉他:“往前冲!”;欧洲劝他:“再忍一忍,我们会给你更多援助。”;俄罗斯则冷笑:“你走哪一步,我都有后手。”
一个真正的棋手,需要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作出风险性的妥协或让步,以换取更大利益或保存国家核心利益。
泽连斯基在“不要让步领土”、“不能与俄罗斯妥协”的意愿很强,这在道德与民族立场上可以理解,但在实际战略计算里,若对手实力雄厚,战争胶着,盟友支持有限或不稳定,全部坚持可能导致更惨重损失。
有些分析认为,他过于将“完全胜利”设为唯一目标,这使得外交谈判空间被压缩,也使得在盟友间协调难度更大。
泽连斯基拼命自我安慰,好像自己在下棋。其实他更像一位出租车司机:油是美国加的,路线是北约定的,乘客让他往哪开,他只能猛踩油门。最后的结局不是胜利,而是车毁人亡。
无可奈何
战争之初,泽连斯基其实有机会:
早早接受中立化方案,保障乌克兰不进北约,同时争取经济发展空间;
发挥地缘枢纽作用,在东西之间做桥梁,而不是墙;
灵活外交,团结中国、印度、土耳其等“中间力量”,增加谈判筹码。
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把所有赌注都压在美国和欧洲的承诺上。
外交上最大的错误,就是只会说“你们帮我,不然你们就是不道德”。战略家可不会这么天真。
举个例子,乌克兰可以跟欧洲国家签长期能源和粮食供应协议:你们现在帮我,我战后保证供应稳定;你们来投资,我给市场准入和税收优惠。这样,援助国会觉得支持乌克兰是未来的经济布局,而不是一时的情绪。
把安全承诺做成阶段性。不是天天喊“我要加入北约”,而是分阶段走:先搞联合巡逻、情报共享,再推动区域防空网络,然后再争取法律化的安全条约。这样盟友会觉得可操作,而不是空想,俄罗斯也更容易接受。
对中国和印度要现实一点。真正的棋手不会傻到只喊道德牌。他会想办法让中印在乌克兰找到自己的利益,比如投资农业加工厂、参与基础设施重建、拿到欧盟市场的中转优势。泽连斯基做的却是直接推开中印,还自以为自己能量无穷,其实完全被西方忽悠的顺拐而不自知。
问题是,大国博弈从来不是慈善场,没人会无止境地替你兜底。
战争不是舞台剧,观众的眼泪换不来和平。
真正的领导人,不是演给别人看,而是为自己的人民谋生路。
丘吉尔在二战中号召英国人“宁死不屈”,他的背后有的是工业体系和帝国资源;戴高乐在沦陷后流亡伦敦,却能靠战略眼光让法国重回大国行列。
泽连斯基呢?
他有口才,但没有资源;他有表演,但缺乏战略;他能博得眼泪,却换不来真正的胜利。
他就像个在赌场门口敲碗的乞丐,一边喊“再给我点筹码!”,一边幻想自己能一夜逆袭。
演技精湛
俄乌战争至今,没有赢家。俄罗斯付出了巨大代价,欧洲陷入能源危机,美国筋疲力尽。可乌克兰失去的,却是最宝贵的东西:国家的完整与战略的独立。
泽连斯基,终究不是位战略家。他或许是个好演员,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员只能博得一时掌声,战略家才能赢得最后的局面。靠碰瓷中国,既不能赢得尊重,更不能赢得战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