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韵丹青文艺报》三版“艺术家专版文子千”
本期导读:在湖湘艺术发展的多元格局中,艺术家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成为推动湖湘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深耕文学、音乐、美术、书法等领域,以艺术创新为源泉,并关注本土文艺生态的深耕细作,展现出艺术家的锐气与担当。
书画专版 书画家文子千
文子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书协评委、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写意画艺委会委员、长沙市雨花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株洲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株洲市芦淞区文联兼职副主席,芦淞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株洲市职工美术家协会理事。
深耕传统意趣横生——文子千书画作品赏析
文 李晓文
文子千性格儒雅,温润如玉,有谦谦君子之风。他浸淫书画创作多年,书法、山水、花鸟皆有涉猎,自成风貌,深受藏家钟爱,是湖湘书画群星中一颗耀眼的星星。
他的作品气势雄浑,墨韵充沛,意态宏大,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传统自在的性情与内心世界。他的山水画,雄伟壮丽,意境悠远,云缠雾绕,元气淋漓。他所描绘的烟岚迷茫之景与氤氲朦胧的氛围相得益彰。其近景常以细笔精心勾勒,清晰可见,而远处的山峰则多用大笔触侧锋挥就,动静相宜,山峰通常施以浅淡的皴法,营造出梦幻般的美学感受。他的用笔变化多样,皴擦染之间灵活切换,使整个画面既有仙气之感,又在该清晰的地方刻画得细致入微,亦工亦写,自由转换,不仅大气磅礴,而且酣畅淋漓。
我尤其喜爱他的小品山水,不过咫尺天地,却似有千岩万壑奔涌而来。笔墨未尽处,恰是山河留白,引人遐思,那空间之外的远大,是仁山智水的雄峙与蜿蜒,不必细描全貌,只借几笔墨痕的走向,便将山川的磅礴气度收于尺幅。淋漓处,最见功夫。浓淡干湿间,云气似从纸底蒸腾而出,或聚或散,若即若离;霞光借墨色晕染,或明或暗,如织如绣,竟在这小小空间上晕出“云蒸霞蔚”的壮阔。笔锋流转,气象自生,时而如疾风骤雨,勾勒出山骨的硬朗;时而似微风拂过,晕染出烟岚的柔婉,万千气象,皆在这方寸间流转生息。
观子千先生花鸟画,总能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对话——枝叶舒展的弧度,禽鸟凝眸的瞬间,墨色浓淡的交融,仿佛自然万物在他笔下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
他画花鸟不追求喧哗的视觉冲击,而是以清雅为骨,以生机为魂,在纸绢间构建出一个静谧而灵动的世界。构图上,子千先生深得传统留白之妙。一簇花儿斜出画面,虚处仿佛有微风流动;几只鸟雀栖于枝头,疏密之间形成天然的节奏感。他勾勒花瓣时笔尖轻旋,柔中带刚,似能触碰到花瓣的薄韧;描绘枝干时皴擦并用,枯润相生,老树的沧桑感跃然纸上。子千君尤善运用水与墨的渗透——浓墨破淡、淡墨冲浓,使叶片仿佛在纸上自然生长,而非被刻意描绘。在禽鸟的表现上,子千君捕捉的是动态中的刹那。他笔下的生灵从不呆滞,总在欲动未动之间,保留着生物最初的灵性。
子千先生习书四十余年,五体同修,尤以行草见长。其小字行草用笔精微,注重细节,笔锋转换细腻,线条流畅且富有弹性。结体灵动,字形相对紧凑,整体布局讲究行气贯通,字与字之间的牵丝映带自然,形成连绵不绝的韵律感。其大字行草笔力雄健,强调中锋用笔,线条厚重且有张力,体现气势。字形结构舒展,注重空间布局的虚实对比,笔画之间的连带呼应。墨色浓淡对比强烈,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节奏感跌宕起伏、韵味十足。
子千先生工诗善对,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厚的国学功底使得他对书画艺术有着别样的领悟。子千曾言:吾笔写吾心。现在看来,此语不虚。吾观子千书画,如品清茶回甘。没有炫技的张扬,唯有内敛的蕴藉;不见刻意的创新,却处处流露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的书画艺术仿佛一泓清泉,让人领略到中国书画最本真的美——那是自然与心灵相遇时的微妙颤动,是笔墨与纸绢碰撞产生的永恒诗意,笔墨间散发着淡淡的迷人的芳香。
作者:李晓文。男,作家、书画家、书画评论家。湖南人,居广东。
编审|王艺云
签发|陈 彪
编辑发稿|湘韵丹青文化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