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山火化队战士回忆:整理完烈士遗体,2天吃不下饭,不敢上厕所

0
分享至



烽烟边境起,英雄血染山

老山战役从1979年就开始了。那时候越南部队老是越境骚扰,攻击咱们的哨所和村寨,搞得边民日子过不下去。中国政府忍无可忍,就在2月17日发动自卫反击,军队快速推进,一个月就把越南北部好几个城镇拿下,摧毁他们的军事设施。

越南军队败退了,但没消停,继续在边境小动作不断,尤其是盯上了老山这个战略要地。他们在那儿挖坑道,埋地雷,建工事,打算长期占着不走。中国军队一看不行,从1984年4月28日开始,正式在老山地区展开对抗,一直打到1992年才结束。



这九年里,战士们住在猫耳洞里,环境又潮又黑,补给也不容易,炮火天天响,地雷到处是。工兵排雷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没了命,军医在前线救人,后勤运东西,都得冒着风险。

火化队就是在这背景下成立的,1984年7月13日,原1军1师组织科干事韩亚清被任命为组长,从宣传科和教导队挑了21人组成这个小组。他们驻扎在砚山附近,负责处理前线牺牲的战士遗体。

为什么设这个队呢?因为战场条件差,遗体运回内地不容易腐坏,加上路远,干脆就地火化,确保尊严。队员们先训练了三个月,学怎么清洗、整容、火化,还得登记遗物。刚开始大家可能不适应,但这是任务,得咬牙干。



战役打得激烈,1985年越南部队加强进攻,用火箭弹轰阵地,中国战士挖壕沟,设埋伏,反击回去。零星冲突不断,到1986年,地雷伤的越来越多,火化队任务也重起来。战士们轮换上前线,保持战斗力,火化队也跟着调整人手。



老山地形复杂,高山丛林,雨季泥泞,补给车都难走。越南军队用化学弹的时候,战士们得戴面具打仗,呼吸都费劲。1987年轮战制度实施,各军区部队换着来,火化队新人进来,韩亚清带他们熟悉流程。战斗反复,阵地丢了又夺,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火化队的工作成了常态,他们的记录本上,姓名一个接一个。

1988年越南攻势弱了,但边境还不安宁,巡逻队时不时遇袭。火化队位置偏僻,远离主战场,可任务没少。1989年谈判开始了,战场渐安静,任务少些,但他们还得警惕。1990年大规模行动停了,1991年和平迹象明显,1992年终于结束。中国控制老山,军队巩固阵地。



遗体整理苦,辛酸两日餐

火化队的工作从接收遗体开始,军车从前线运来,他们得马上处理。韩亚清回忆,1984年12月9日,第一位烈士杨献龙的遗体到了,大家为他穿军装,整理仪容。那时候遗体大多支离破碎,被炮弹或地雷炸的。队员们清洗时,得取出弹片,擦掉泥土血迹,确保干净。检查衣兜,常发现没交的党费,或是画着敌军火力点的笔记本。

这些东西得仔细登记,交给家属。处理过程严格,五道程序:登记、清洗、整容、火化、装盒。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因为这是对烈士的尊重。一次,十八名烈士的遗体用一个麻袋装来,只有半袋混着血的泥巴和肉块,火化后就剩五块骨头。队员们得从里面挑拣,尽量辨认。



任务重的时候,一天十几具,队员们连续干十几个小时。高温潮湿,蚊虫多,工作环境差。韩亚清说,整理完后,大家两天吃不下饭,胃里翻江倒海。甚至不敢上厕所,怕耽误了新遗体到来。心理压力大,但没人退缩。

1985年春天,战斗后遗体多,队员们轮班清洗。有的遗体带着家书,或是汇款单,是寄给家人的。整理遗物时,发现这些未了心愿,更让人难受。地雷伤的遗体常见,工兵牺牲的多,工具包里还剩排雷针。通信兵的电台,狙击手的枪,军医的药包,都得清理登记。处理残缺遗体,辨认难,得靠番号或证件。火化炉烧起来,骨灰装盒,用红布包好。



九年里,火化队处理数百具遗体。每具背后都是故事,但他们得保持专业。1986年,化学弹用得多,遗体伤口特殊,处理更小心。1987年,新人进来,学着干。任务常态后,大家适应了,但每次整理还是辛酸。1988年,遗体少些,但零星的还来。

韩亚清的记录本密密麻麻,姓名事迹都写着。1989年,谈判影响,任务渐减。1990年,战场平静,处理最后几批。整个过程,队员们见识了战争残酷一面,不是光荣那么简单,还有无尽的痛。整理遗体不只是体力活,更是情感考验。两天吃不下饭,不敢上厕所,这不是夸张,是真实反应。



英魂永流传,和平代代传

战役结束后,1992年火化队完成最后任务,收拾设备,拆棚子。韩亚清整理档案,记录数百烈士姓名。离开时,在营地种松树,纪念那些牺牲的战士。回乡后,他开始走访家属,递交遗物。1994年,去河南见一位母亲,儿子1986年阵亡,遗物包括信件。

在四川,找到军医妻子,交给家书。有些家属搬家,他一个个村子打听,确保东西送到。2000年,老山建麻栗坡烈士陵园,韩亚清提供笔记,帮核对名单。陵园碑上刻名字,每年清明他去祭扫,擦碑面,讲事迹。老兵聚会时,回忆那些日子。



2005年,韩亚清编书,记录火化队经历,出版后流传开。学校请他演讲,告诉学生和平来之不易。2010年,和战友重返老山,曾经战场变景点,松树长高。2014年,收复老山30周年,千余老兵聚陵园,仪式上敬礼,鲜花铺地。韩亚清发言,声音稳当。

2020年,陵园扩建,新碑加名,他又帮忙。故事通过媒体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火化队。边境现在安宁,哨所站着,士兵巡逻。烈士事迹教育后代,让人懂得责任和坚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普览
普览
探寻历史文化, 不仅是了解过去, 更是启迪未来
2017文章数 1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