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22万?你确定没开玩笑?"
61岁的董事长陈国华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
"我的能力值这个价。"
坐在对面的年轻博士林子墨淡定回应,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位面试官面面相觑。
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竟然敢开口要22万月薪?
然而接下来陈国华的一个问题,却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
上午9点整,华鑫集团总部大厦42层。
林子墨穿着一身定制西装,手里拎着公文包,步履从容地走进面试现场。
这间会议室装修豪华,落地窗外是整个城市的景观。
长桌旁坐着四位面试官,为首的是人事总监王雅琴,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职业女性。
"请坐,林先生。"
王雅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随手翻开林子墨的简历。
刚开始她的表情还很淡然,可是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中南大学本科,清华大学博士,还有剑桥交换经历..."
王雅琴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期望薪资22万?"
坐在旁边的技术总监李强也凑过头来看了一眼,立刻皱起了眉头。
财务总监张敏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小伙子,你这个要价是不是有点..."
李强话还没说完,就被林子墨打断了。
"各位领导,我研究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经在三家公司成功应用,为企业节省成本超过500万。"
林子墨的语气很平静,但透着一股自信。
"而且我发表的SCI论文有8篇,拥有3项专利,曾经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王雅琴和其他面试官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质疑。
"林先生,学历确实不错,但是22万这个薪资..."
张敏摇了摇头:"说实话,我们公司的部门总监都没有这个数。"
"那是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还不够。"
林子墨的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个年轻人也太狂了吧?
![]()
王雅琴脸色有些难看。
"林先生,年轻有冲劲是好事,但是过于自信就不太好了。"
"自信和狂妄是两回事。"
林子墨依然很淡定:"我可以现场给你们演示一下我的算法效果。"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台笔记本电脑。
"贵公司目前的生产效率瓶颈在于数据分析和资源配置不够精准,导致每月至少20%的成本浪费。"
李强听到这里,眼睛亮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
"我做过功课。"
林子墨打开电脑,熟练地调出一个数据分析界面。
"根据华鑫集团公开的财报数据,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分析,你们在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确实存在优化空间。"
张敏也来了兴趣:"具体说说看。"
"比如你们的原材料采购周期,目前是45天一次大批量采购,但根据市场波动规律,如果改为15天一次小批量采购,配合动态定价算法,成本可以降低12-15%。"
王雅琴的表情开始有所松动。
这个年轻人确实做了功课,分析得很专业。
"还有人员排班系统,"
林子墨继续说道:"目前你们还在用传统的固定排班模式,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效率曲线和市场需求波动。我设计的智能排班算法可以提高整体效率30%以上。"
李强忍不住问:"你能现场演示一下这个算法吗?"
"当然可以。"
林子墨开始在电脑上操作,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复杂的数据图表。
"这是我根据你们公司情况设计的优化模型,输入当前的基础数据..."
几分钟后,屏幕上显示出了优化结果。
李强看着数据,眼睛越来越亮。
"如果这个数据是准确的,确实能够大幅提升我们的运营效率。"
张敏也点了点头:"从财务角度看,这个优化方案如果实施,一年至少能为公司节省800万成本。"
"所以22万的月薪,其实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
林子墨合上笔记本电脑:"我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比得上一个部门。"
王雅琴的态度明显开始转变。
"林先生,你的专业能力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能力强不代表适合我们公司的文化。"
一个之前没怎么说话的面试官开口了,他是行政总监刘华。
"华鑫集团注重的是团队合作和谦逊品质,你这样的性格..."
"刘总,我觉得你误解了什么叫谦逊。"
林子墨看着刘华:"谦逊不是贬低自己的价值,而是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我要22万,是因为我确实值这个价。如果我要价50万,那叫狂妄。如果我只要10万,那叫不自信。"
刘华被说得哑口无言。
正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缓步走了进来。
"陈董事长!"
几个面试官立刻站了起来。
![]()
林子墨也跟着站起身,但他没有显得慌张。
陈国华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的简历,然后看向林子墨。
"年轻人,胆子不小啊。"
陈国华的声音很平静,但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陈董,我来这里不是碰运气,是来解决问题的。"
林子墨的回答让陈国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解决什么问题?"
"华鑫集团目前面临的数字化转型问题。"
林子墨坐直身体:"传统制造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陈国华饶有兴味地看着他:"说说你的想法。"
"首先是生产端的智能化改造,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生产流程;其次是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精准预测和动态调整;最后是客户端的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
林子墨说得很流畅,显然早就思考过这些问题。
陈国华点了点头:"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具体怎么实施?"
"我可以先做一个试点项目,选择一条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用数据说话。"
"如果三个月内不能提升20%的效率,我分文不取。"
王雅琴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心动。
这个年轻人不仅能力强,而且敢于承担风险。
陈国华沉思了一会儿:"小林,你觉得华鑫集团的企业文化怎么样?"
林子墨想了想:"务实、创新、以人为本。"
"但是在数字化转型这个关键节点上,我觉得还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什么意思?"
"比如今天的面试,如果我说自己只值5万块,你们可能觉得我谦虚,但实际上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负责任。"
林子墨停顿了一下:"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鼓励员工发挥最大价值,而不是要求大家都保持所谓的'谦逊'。"
陈国华哈哈笑了起来:"有意思,有意思。"
"那你对华鑫集团的未来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华鑫集团最大的优势是稳健的财务状况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但最大的劣势是创新速度相对较慢。"
林子墨直言不讳:"在人工智能时代,速度就是生命。谁能更快地拥抱新技术,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张敏忍不住问:"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提升创新速度?"
"首先要改变思维模式,从'稳字当头'转向'快速试错';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让有能力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最后要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
李强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思路很有前瞻性。"
陈国华看着林子墨,眼中的赞赏越来越明显。
"小林,你刚才提到的那些改革建议,实施起来会遇到很大阻力,你有心理准备吗?"
"有阻力很正常,没有阻力才不正常。"
林子墨的回答很干脆:"任何有价值的变革都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关键是要有决心和方法。"
"什么方法?"
"先做出成果,用数据说话。当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自然就不会再抵触了。"
陈国华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能力,还有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意志。
![]()
"小林,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陈国华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如果让你负责华鑫集团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你有信心在一年内取得显著成果吗?"
"有信心。"
林子墨毫不犹豫:"但我需要足够的资源支持和决策权限。"
"具体需要什么?"
"首先需要一个专门的技术团队,至少15个人;其次需要充足的研发资金,预算不少于2000万;最后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支持,特别是数据共享方面。"
张敏倒吸了一口凉气:"2000万?这个数字有点大啊。"
"张总,您算过华鑫集团每年因为效率低下浪费的成本是多少吗?"
林子墨反问道:"根据我的估算,至少5000万。用2000万投资换取每年5000万的成本节约,这笔账还需要算吗?"
王雅琴若有所思:"如果真能达到这个效果,确实是非常划算的投资。"
陈国华点了点头:"小林,你的想法很有道理。"
"但是我还有一个担心,就是你会不会做一段时间就跳槽?"
这个问题很现实,林子墨也早就想过。
"陈董,我可以和公司签订五年的服务合同,如果中途违约,我愿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为什么是五年?"
"因为一个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我希望能够看到项目的完整效果。"
陈国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
"好,那我们再谈谈薪资问题。"
"22万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如果你真能创造相应的价值,这个价格是合理的。"
林子墨内心一阵激动,但表面上依然保持镇定。
"陈董,我有一个提议。"
"你说。"
"前三个月我可以只拿一半薪资,如果试点项目成功,再补齐全额。如果失败,我自动离职。"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既能降低公司的风险,又能证明林子墨的信心。
王雅琴忍不住说:"这个方案很有诚意。"
李强也点头表示赞同:"敢于承担风险,说明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陈国华沉思了片刻:"小林,你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都让我很满意。"
"但是,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要了解。"
林子墨坐直身体,全神贯注地等待。
"这个问题和技术无关,我想了解一下你的格局和智慧。"
会议室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其他几个面试官也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显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问题。
![]()
"小林,你对中国历史了解吗?"
陈国华的问题让林子墨有些意外。
"了解一些,陈董想问什么?"
"我想问问你对三国历史的看法。"
林子墨更加困惑了,这和面试有什么关系?
但他还是认真回答:"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群雄并起,各有特色。"
"那你觉得魏蜀吴三国中,哪一国的治国理念最值得推崇?"
林子墨想了想:"各有优点吧。魏国重视人才选拔,蜀国强调仁政治国,吴国注重经济发展。"
陈国华点了点头:"说得不错。"
"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林子墨:"如果三国三分天下,只能留一国统一天下,你支持谁?"
陈国华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林子墨。
"小林,最后一个问题。"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三国三分天下,只能留一国统一天下,你支持谁?"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几位面试官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这显然不是一道普通的面试题。
林子墨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董事长,您这个问题..."
然而,他接下来的回答,却让在场所有人都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