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冠军赛1/8决赛刚落幕,国乒就接连爆出大冷门。9月11日到12日这两天,三场比赛的结果让不少球迷直呼“没想到”——世界排名第五的王艺迪拼到决胜局,还是2-3输给了波多黎各选手迪亚兹;被寄予厚望的“小马龙”陈垣宇先赢后输,1-3遭丹麦老将林德逆转;最后那场更让人意外,一位国乒新秀明明排名占优,却在削球手面前彻底乱了阵脚,直接输到没脾气。
先看王艺迪这场,输得太可惜。决胜局她都9-7领先了,只要稳住就能晋级,可关键时刻发球被迪亚兹摸透,连续两个接发球失误,把到手的优势拱手让人。这种“关键分掉链子”的情况,今年她外战已经出现好几次。想想孙颖莎最近偶尔流露的疲惫,就能明白国乒主力的压力——世界排名像块大石头压在身上,天天高强度训练比赛,心理早就熬得有点累,再好的技术也会打折扣。迪亚兹赢了之后跪地庆祝的样子,倒像记清醒剂,戳破了“靠排名就能稳赢”的幻想。
再看陈垣宇,这位被喊“小马龙”的新星,还是没扛住大赛压力。第三局8-8平时,他突然没了节奏,连丢3分;第四局明明救回三个赛点,眼看有翻盘希望,最后还是11-13惜败。这种“关键分手软”的毛病,跟之前黄友政在国际赛场的起伏一模一样。国乒这两年总说“以赛代练”,可到了澳门才发现,光练技术不练心态根本不行——没有系统的心理指导,也没针对性模拟过老对手的套路,年轻选手就像刚上战场的新兵,技术再好,也扛不住林德这种老江湖暂停后变战术的算计。
最让人意外的还是最后那场爆冷。世界排名第九的陈熠,对阵排名第三十位的德国削球手韩莹,本来该是实力碾压的局,结果却打得一塌糊涂。第四局更是被韩莹打出11-2的悬殊比分,看比赛的球迷都看出来,陈熠像是突然患上了“削球恐惧症”,怎么打怎么别扭。这事儿说透了,是国乒训练里的漏洞——欧洲选手早就配了专职削球陪练,可我们的年轻选手,到了大赛才第一次正经面对韩莹这种旋转多变的削球。更让人无奈的是,韩莹第三局暂停后用的大角度调动战术,本来该是教练组赛前重点研究的内容,结果陈熠当场被打懵,连还手的机会都少。
其实这些冷门背后,国际乒坛的风向早就变了。日本男单这次全栽了,户上隼辅、张本智和一个个在关键分上“掉链子”,不光是技术不如人,更缺那股扛压力的韧劲。不过国乒也有亮点,薛飞3-0横扫张本智和,硬是把日乒的最后希望掐灭了。这位国乒直板“独苗”赛前专门练反手快撕斜线,就盯着张本的弱点打,这细节说明,国乒不是不会做精细战术,只是有时候把精力放错了地方。
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输赢里藏着真实的人性。王艺迪的失误不是不努力,是顶级选手扛不住压力的本能反应;陈垣宇的青涩不丢人,是年轻人成长必须踩的坑;最后那位让人意外的爆冷选手,输得惨反而把训练里的问题摆到了明处。别光盯着冷门骂,更该想想,这些输球暴露的心理短板、年轻选手培养漏洞,才是国乒该补的课。澳门赛这阵冷门风,看着吓人,说不定正是国乒调整的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