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特朗普在谈及保守派网红柯克被刺杀一案时,竟然当众称赞中国的司法效率。他表示,如果换在中国,审判不会等上六年,而是可以迅速判决。毕竟,这起案件从头到尾都发生在美国,与中国没有半点关系。可特朗普偏偏扯到了中国,还用一种羡慕的语气去“夸奖”。
就在几个小时前,柯克的凶手——年仅22岁的泰勒·罗宾逊刚刚被警方拘捕。联邦调查局在悬赏10万美元、收到上千条线索之后都一无所获,最后却是嫌犯的父亲亲手把儿子送进了警局。一个该前途无量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极端?而特朗普突然“夸中国”,又是在表达怎样的焦虑?
9月10日中午,美国犹他州犹他山谷大学的草坪上,聚集了大量保守派支持者。查理·柯克正在台上演讲,阳光明媚,气氛热烈。就在12点10分左右,一声枪响划破寂静。柯克中弹倒地,捂住脖子,现场陷入混乱。人群尖叫着四散奔逃,警方几分钟后封锁现场,但凶手早已不见踪影。
这起刺杀事件引发全美关注。柯克年仅31岁,是特朗普阵营中最活跃的“青年代言人”,深得保守派认可。他不仅是Turning Point USA的联合创始人,更被称为“特朗普的接班人之一”。案发三小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确认柯克身亡,并下令全国降半旗至9月14日18点,以示哀悼。
与此同时,FBI迅速介入调查,发布了嫌犯模糊的监控图像,并宣布悬赏10万美元。嫌犯身影曾出现在大学附近一栋建筑物的屋顶上,作案距离超过百米,使用的是带瞄准镜的栓动步枪。
这不是即兴犯罪,而是有预谋的远程狙击。警方在现场找到了刻有挑衅性文字的弹壳,但除了这些,嫌疑人的身份一度成为“谜团”。联邦调查局虽然调动了大量资源,但整整两天都没有抓到人。各界开始质疑FBI的能力,网络上也充满了对美国治安系统的讽刺。
真正让案件出现突破的,并不是警方的努力,而是嫌犯父亲的一通电话。9月12日早上,泰勒·罗宾逊的父亲——一名在华盛顿县警署工作了27年的老警官,看到了FBI发布的监控照后,认出了自己的儿子。
他先是尝试与儿子沟通劝导,罗宾逊一度抗拒并表示轻生意图。之后,在一位熟悉的青年牧师介入后,他才决定配合警方。最终,罗宾逊被父亲“控制”在家中,并由父亲亲自联系当局移交。警方赶到后,从他身上搜出了与现场弹壳相同的弹药。案件到此,才算告一段落。
这个细节曝光后,美国社会立刻炸锅。人们震惊于这样一个“父子反转”的剧情:儿子行凶,父亲举报。不少媒体称这是一场“家庭伦理压倒政治暴力”的真实剧本。美国网民一边为父亲的正义点赞,一边感叹FBI靠的不是科技,而是家庭崩塌。这样的故事,竟然比好莱坞电影还要讽刺。
罗宾逊的背景,也远非传统意义上的“问题青年”。他成绩优秀,曾在ACT考试中拿下34分的高分,是典型的白人精英苗子。母亲甚至在社交平台晒出他的分数,数学34分、阅读36分,几乎接近满分。
他就读于美国最保守的大学之一,是异性恋,也从未有药物滥用记录。从旁观者角度来看,他的履历几乎“完美”。可这样一个青年,为何最后却走向枪口?
事情的转折点在于过去一年他政治化倾向的加剧。他的室友透露,罗宾逊近来频繁浏览极端政治论坛,并曾表达对柯克的不满。他认为柯克是“右翼的叛徒”,是“虚伪的代表”。
正是在这种思想灌输下,罗宾逊踏上了极端之路。他不仅购买了高精度步枪,还自行研究射击角度和逃脱路线。作案当天,他从远处屋顶开枪后,从另一侧跳下撤离,整个过程几乎没有留下直接证据。警方如果没有父亲提供的信息,想要抓到他,恐怕还要拖上数日。
案件曝光后,FBI的形象受到了沉重打击。10万美元的悬赏、上千条线索,结果是靠嫌犯父亲举报才破案。这让美国民众对执法系统的信心大打折扣。在这起刺杀事件中,特朗普的表现也引发了关注。他多次在演讲中提到柯克,称其为“美国的未来”,并在第一时间要求全国降半旗。
可真正让人震惊的,是他在9月12日晚的那番话。他在白宫的讲话中表示,“我们希望这个凶手被判死刑,但现实是,美国的司法程序可能需要耗时6年。”紧接着,他突然话锋一转,说道:“在中国,他们能做到快速审判,他们不会为这种事等上6年!”
这句话一出,舆论哗然。柯克的死,与中国毫无关系,特朗普却主动提及,显然是有感而发。有媒体分析,这是他对美国司法效率失望的情绪性表达,也暗含了对中国制度的认可。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称赞中国”。他在贸易战、疫情管理、基础设施领域都曾表达过类似的态度。只不过这一次,动机更直接——美国的司法系统让他感到“无力”。罗宾逊虽然已经自认犯案,证据链也相对完整,但即使如此,在美国的法律体系下,案件依然要走完复杂的流程。
在犹他州,检方必须在提审后60天内决定是否提交“寻求死刑通知”。哪怕是资本重罪,是否执行也仍需等待州法院审批,甚至可能被最高法院叫停。即使最终判了死刑,执行时间也可能被拖延数年。犹他州目前还保留“行刑枪队”这一死刑方式,也让整个案件充满争议和象征意味。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起刺杀案暴露出多个漏洞。校园活动竟然没有对远距离高点设置封控,警方的布防也存在显著不足。更关键的是,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已经波及到年轻人,一个原本“遵纪守法”的青年,竟然因为网络极端内容而走向犯罪。
FBI的迟缓反应,更加剧了人们对公共安全的担忧。从技术取证到社会动员,美国的执法系统似乎正在老化。而特朗普这次“夸中国”的言论,其实也间接承认了这一点。罗宾逊目前已因加重谋杀、妨碍司法、非法持枪等罪名被拘押。是否会被判死刑,是接下来最受关注的节点。
美国法律体系固然强调程序正义,但在现实面前,效率与公平如何平衡,成了难解的难题。特朗普的那句“在中国不会等6年”,虽然简单,却道出了美国人现在心中最大的焦虑。
这起案件的结局,或许还要几年后才能见分晓。但一个家庭的崩塌、一个社会的分裂、一个制度的疲态,已然暴露无遗。特朗普那句突如其来的“夸中国”,更像是一面镜子,把美国司法和社会的问题照了个通透。
柯克之死撕开了美国政治撕裂的伤口,而特朗普的一句“夸中国”,则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制度的优劣。正义固然不能草率,但若正义迟到太久,民众的信任也终将流失。
信息来源:
[1]特朗普称赞中国司法审判效率 汇通财经
[2]特朗普称柯克枪击案嫌疑人已被拘捕 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