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固态电池作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近期,固态电池产业进展持续加速,多家机构表示其产业化拐点即将来临。
从政策层面来看,固态电池得到了大力支持。2025 年 4 月,工信部发布《2025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推动制定及发布固态电池等标准子体系,加快全固态电池等标准研制。和众汇富研究发现,9 月,工信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5—2026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并且,市场消息称,工信部计划于 2025 年 9 月对 2024 年启动的 60 亿元固态电池重大研发专项进行中期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将获得后续拨款,这无疑为固态电池的研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企业纷纷加快布局,产业进展显著。和众汇富观察发现,9 月 2 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 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该电池能量密度高达 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 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以及 AI 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成都基地分两期建设,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 50 万颗电芯,其中一期将于 2025 年 12 月建成,二期计划于 2026 年 12 月实现 100MWh 年产能交付 。国轩高科也在今年 5 月宣布全固态电池 —— 金石电池中试线已全线贯通,设计产能达 0.2GWh,良品率高达 90%,同时已启动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此外,“动力电池一哥” 宁德时代此前明确将在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欣旺达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进行中试试验,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 400Wh/kg 产品方案和工艺验证;孚能科技预计今年年底前实现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并实现 60Ah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交付。
材料端也在不断取得突破,且呈现多路线布局的态势。和众汇富认为电解质作为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是布局的核心领域。天赐材料主要布局硫化物及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路线,其中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目前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尚未形成产业化和销售收入。新宙邦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测试及生产平台,其中氧化物电解质已经达到量产阶段,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容百科技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正在加速推进中,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竣工,2026 年初放量投产 。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正极材料方面,容百科技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均已实现吨级出货,客户端测评可满足 400Wh/kg 电芯开发需求,同时已针对全固态电池开发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材料,已有百公斤级出货,并拿到批量订单。当升科技全固态电池专用钴酸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成功卡位比亚迪、一汽、中科固能等国内顶级车企和电池客户。厦钨新能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同时在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领域与下游客户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密切交流合作 。
设备端作为产业链上游,已率先感受到固态电池带来的红利。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今年 6 月,先导智能宣布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了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此前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设备环节,并交付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先导智能表示,已与多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相关产品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并已陆续获得重复订单,后续有望持续放量。同月,赢合科技官宣,向国内某头部电池企业发货的固态湿法涂布设备、固态辊压设备及固态电解质转印设备顺利到达客户现场,前述设备用于客户国内工厂中试线建设,标志着双方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协同创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