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消息
9月10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伯明翰大学联合举办的“2025国际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研讨会”在上海拉开帷幕。这场以“融合·创变·未来教育”为主题的高规格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教育界、产业界代表参与。在为期三天的议程中,与会者围绕工程教育改革、产学研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全球高等工程教育转型提供了前瞻性思考与实践样本。
开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苏州萨里大学(筹)系列合作协议的集中签署。这座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大学与英国萨里大学三方共建的新型大学,正在以颠覆性思维重构工程教育版图。区别于传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校从筹建伊始就确立了“产业需求导向”的办学定位。与西门子(中国)共建的“智能装备与系统学院”,将引入德国工业4.0认证体系;与金风科技联合设立的“未来能源研究院”,计划开发覆盖风电全产业链的模块化课程;同上海瑞金医院合作的“智慧医疗创新中心”,则致力于培养兼具临床思维与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学科共建、课程共设、人才共育”的模式,标志着产教融合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我们不是在复制另一所萨里大学,而是在创造一种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教育范式。”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在主题演讲中强调。据其介绍,苏州萨里大学(筹)将采用“2+2+X”的弹性学制,前两年夯实数理基础,中间两年进入企业真实项目,最后根据个人发展路径选择深造或就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设置“智能建造”“数字能源”“生物电子”等交叉学科群,并引入英国工程理事会(ECUK)专业认证标准。这种设计直指当前工程教育的两大痛点:知识更新滞后于技术迭代,实践环节脱离产业真实场景。
研讨会上,伯明翰大学校长亚当·蒂克尔宣布的CO-OP教育合作计划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协议,该校工程学部本科生将在长三角地区完成至少6个月的产业实践,实习企业包括华为上海研究院、中芯国际等科技领军企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此期间的表现将转化为可量化的“工程能力学分”,直接影响学位等级评定。“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跨越,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蒂克尔指出,“当课堂延伸到智能工厂的产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技能,更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思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Yoslan Nur在视频演讲中,将苏州萨里大学的探索置于全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解读。他援引《2025全球工程报告》数据指出,要实现联合国2030议程,全球每年需要新增250万名合格工程师,其中60%应具备跨学科协同能力。“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系统性挑战,我们需要更多像这样打破疆界的教育实验。”Nur特别赞赏该校“产业教授”制度——来自企业的首席工程师将直接参与学位论文指导,确保研究课题源于真实技术需求。
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范式”平行论坛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展示的AI教学助手系统引发热议。该系统已应用于苏州萨里大学(筹)的试点课程,能根据学生编程作业中的错误模式,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布林约尔松认为:“当AI承担30%的基础知识传授,教师就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观点得到清华大学史元春教授的呼应,她透露正与该校合作开发“虚实融合”的工程训练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反复调试大型设备,大幅降低实践教学成本。
德国工程院院士赫尔曼·西蒙则从产业视角提出警示:“当教育变革速度落后于技术革命时,就会出现人才断层。”他以欧洲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为例,指出传统机械工程毕业生需要平均18个月重新适应电动化研发需求。对此,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教育总监王建国分享了与苏州萨里大学(筹)的合作经验:双方共同开发的“数字孪生工程师”微专业,将企业真实项目拆解为教学案例,学生在完成智能产线虚拟调试的同时,即获得西门子技术认证证书。
研讨会闭幕前夕,长三角国创中心发布了《工程教育创新上海宣言》,倡议建立全球工程教育联盟,推动学分互认、师资共享、实验室共建。作为首个落地项目,由英国、中国、德国12所高校参与的“碳中和工程师联合培养计划”将于2026年启动。宣言特别强调“教育公平”理念,苏州萨里大学(筹)宣布设立专项奖学金,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优秀工科学生。
这场研讨会留下的思考远超会议本身。当全球工程教育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苏州萨里大学的实验或许预示着未来教育的某种可能:在这里,教室与车间没有明确边界,教授与工程师身份自由切换,学习成果既用试卷衡量,更由市场检验。正如刘庆在总结发言中所言:“我们正在书写的,不仅是某所大学的办学史,更是一部关于如何为未来世界培养创造者的方法论。”随着首期校园建设工程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启动,这所承载着多重期待的新型大学,正试图用实践回答钱学森之问——在技术爆炸的时代,教育该如何保持其前瞻性与生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