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饭盒,映照出学校食堂管理的冰冷与僵化。
据媒体报道,开学第一天,湖南江永允山中心小学校长在全校大会上郑重宣布:“食堂统一更换餐具,学生可自愿选择。”
四年级学生小宇的家长担心统一餐具卫生问题,给孩子准备了自带饭盒。
谁想到,这个普通的饭盒竟然让孩子饿了三天肚子。
9月2日到4日,小宇每次拿着自己的饭盒去打饭,食堂工作人员都冷冷拒绝,没有解释,没有替代方案。孩子只能眼巴巴看着同学吃饭,靠大家分一点食物充饥。
自愿选择成了空话?
校长说“自愿选择”,食堂却“强制使用”,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小宇家长发现问题后,于9月11日向媒体反映。记者联系校长,得到的回复更让人哭笑不得——校长短信说“欢迎调查”、“会提供高质量就餐服务”,却对为什么拒绝孩子打饭只字不提。
问到食堂运营情况,校长直接甩锅:“请咨询上级教育部门”。好一个“欢迎调查”,真来调查了就要去找上级?这种回应简直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网友热议。
消息一出,网友们立刻炸开锅。一部分人力挺家长:“明明说自愿,为什么变强制?”、“再怎么样也不能让孩子饿肚子啊!”
另一部分人则为学校辩解:“统一餐具更方便管理”、“家长想多了,学校餐具都是消毒的”。
还有人说:“要是每个孩子都带自己的饭盒,食堂工作人员怎么忙得过来?”
但说来说去,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替那个挨饿的孩子想一想?管理方便比孩子吃饱饭更重要吗?
想想我们小时候,学校食堂总是充满温暖的地方。打饭阿姨总会多给一勺菜,忘记带饭盒也能借到碗筷。现在的学校怎么了?变得如此冷冰冰的?
如果真的必须使用统一餐具,食堂至少应该准备一些备用的,而不是让孩子眼睁睁挨饿。工作人员看到孩子连续三天被打回,难道不会多想一下?不会向上面反映?
最让人心寒的是校长的态度。出了问题不解决,不道歉,只会说官话、甩责任。这样的教育者,怎么教出有温度的学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应该成为培养“小官僚”的工厂。如果我们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充满了这种冷漠与僵化,他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饿一天肚子,对孩子来说可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我们常说“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什么到了实际操作中就变味了?
食堂管理可以讲规范,但更应该讲人情。规定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人为规定服务的。当规定和孩子的基本需求冲突时,首先应该照顾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条文。
您觉得学校应该强制使用统一餐具吗?如果是您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么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