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等行业中,含砷废气的排放一直是环保治理的重点难点。本文将详细介绍两个典型的含砷废气处理工程案例,包括项目背景、废气成分来源、处理工艺流程及最终效果,为相关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治理经验。
案例:铜冶炼厂含砷烟气综合治理项目
项目背景
某大型铜冶炼企业位于华东地区,年产电解铜30万吨。在生产过程中,熔炼炉、转炉和精炼炉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砷化物,严重超出国家排放标准。当地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在6个月内完成废气治理改造,确保砷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低于0.3mg/m³。
废气成分及来源
该厂废气主要来源于三个工艺环节:
熔炼工序:烟气中含As₂O₃ 50-80mg/m³,SO₂ 8%-12%,同时含有少量Pb、Cd等重金属
吹炼工序:As₂O₃浓度高达100-150mg/m³,SO₂ 6%-10%
精炼工序:AsO 30-50mg/m,SO 3%-5%
废气特点是温度高(350-550℃)、含尘量大(20-50g/m³)、砷以气态As₂O₃为主。
处理工艺流程
该项目采用"余热回收+电除尘+两级洗涤+生物氧化"组合工艺:
余热锅炉
:首先将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降温至200℃左右,同时回收热能发电
电除尘器
:去除烟气中90%以上的烟尘,除尘后含尘量<100mg/m³
一级碱液洗涤塔
:用10%NaOH溶液循环喷淋,去除大部分As₂O₃,反应原理:As₂O₃ + 6NaOH → 2Na₃AsO₃ + 3H₂O
二级酸液洗涤塔
:采用5%稀硫酸溶液吸收残余砷化物
生物氧化塔
: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进一步氧化分解有机砷化合物
除雾脱水
:最后经高效除雾器脱水后通过60m烟囱排放
最终效果
系统运行稳定后检测结果显示:
出口烟气中As₂O₃浓度降至0.15mg/m³,去除率99.8%
SO₂排放浓度<100mg/m³
年回收砷酸钠产品约120吨,实现资源化利用
余热发电系统年供电量达1800万度
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运行成本约25元/吨铜,达到预期治理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