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事热点观察者
一张二维码,一顿食堂餐,一场席卷中国多地的公务“零接待”改革正在悄然打破千年官场饭局文化。——题记
“今年前7个月所有乡镇接待费仅0.21万元,同比下降99.95%”——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近日刊文的这组数据,展现了张家界市推行市内公务“零接待”后的惊人变化。
从湖南张家界到安徽安庆,从湖北宜昌到四川资阳,这场公务接待改革正打破“接待就是生产力”的旧观念,让公务差旅回归务实初心。
01 接待费断崖式下降,数字背后见真章
张家界市的公务接待改革令人瞩目。2025年前7个月,所有乡镇接待费仅0.21万元,同比下降99.95%。
区县直单位接待费13.76万元,同比降低93.71%。这些数字背后,是当地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决心。
换算下来,张家界市94个乡镇(街道)平均每个仅花去22元接待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为4.46万元,真正实现了“断崖式下降”。
02 何谓“零接待”,改革并非真零接待
“零接待”不是真的零接待,而是不搞迎来送往那一套,也不搞吃吃喝喝那一套。到了饭点要吃饭?那就食堂见!
张家界在全市255家机关食堂全面推行公务活动用餐“扫码”支付,机关食堂制定对外收费标准,并张贴在醒目位置。
公务接待完成从“凭借公函吃桌餐”向“自己扫码吃食堂”的转变,既简化了接待流程,又减轻了基层负担。
03 改革足迹遍布全国,多地探索见成效
不止是张家界,湖南郴州、安徽安庆等地也早已开始践行公务接待“归零”。湖北宜昌2025年上半年市直机关市内公务接待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96.3%。
13个县(市、区)中已有8个实现乡镇级接待费“归零”。浙江衢州推行“公务餐扫码直付”,江西九江规定“市内公务一律不安排宴请”,四川资阳将“零接待”纳入干部考核。
各地打出的“组合拳”,正以“小切口”推动“大转变”。
04 科技赋能改革,数字监管显威力
各地的公务“零接待”改革体现出现代科技对治理能力的有效支撑。在安徽安庆,公务人员可通过“掌上安庆”客户端预约就餐、扫码支付,系统自动记录。
在湖南郴州,通过“机关食堂一卡通”系统的数字化联网管理,公务用餐实现“实名制+透明化”。
在张家界,要求派出单位线上提交电子公函、接待单位5日内填报活动信息,用数字监管防范隐性接待、违规接待。
05 解放基层干部,从酒桌回归书桌
“终于不用围着餐桌转了。”实施“零接待”以后,领导干部不必担心增加基层负担,基层也不用为“喝什么酒、点什么菜”费脑筋。
报道显示,多地推行公务扫码吃食堂,领导干部下县下乡主动进食堂,“滴一声”就能取餐。原本至少一个小时的餐叙,现在花15分钟就能搞定。
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工作实效。
06 小事关乎大局,吃饭事关作风
吃顿饭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关涉干部作风建设的大事。违规吃喝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相关廉政风险大大降低,基层负担减轻肉眼可见。
一是省心,乡镇干部不用再费尽心思安排饭菜、解决报销,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二是省钱,无实质内容的“考察调研”大幅减少,省下来的公务接待可用于更多民生实事。
三是省时,以往吃顿饭讲究座次、陪餐、敬酒,动辄一两小时,现在十几分钟就吃完。
07 防止隐形变异,长效机制是关键
公务接待中的违规吃喝问题容易隐形变异、伺机反弹。要让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落到实处,必须以严明监督机制为支撑。
赋予制度刚性执行力,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空转。需要完善“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审计”的全流程监督机制。
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打通财政、机关事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数据壁垒,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扫描二维码,支付10元钱,一顿机关食堂午餐解决了问题。张家界市255家机关食堂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郴州、安庆、宜昌、衢州……“零接待”的星星之火正在各地燎原。
技术手段筑牢了制度笼子,让违规接待无处藏身。公务差旅终于回归务实初心,干部们从饭局解脱走向群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