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台演播厅的灯光亮得晃眼,春妮攥着台本的手指节发白。导播倒数到三秒时,她突然听见观众席传来一声奶声奶气的"妈妈加油"。六岁的刚好踮着脚扒在围栏上,胸前的红领巾歪歪扭扭,手里还攥着啃了一半的苹果。
这小子一开口就让人挪不开眼。上周在亲子读书会上,他背老舍的《北平之夏》,愣是把"什刹海的蜻蜓"念出了画面感。春妮在后台看着监控屏里的小人儿,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刚强在广院练声室的模样——青涩的山西小伙儿,能把《岳阳楼记》读出金戈铁马的气势。
要说这夫妻俩的缘分,真比电视剧还跌宕。当年广院播音系那届出了名的"神仙班",春妮是上海来的学霸,刚强是太原考来的穷小子。有回晨练,春妮在核桃林吊嗓子,刚强抱着《新华字典》蹲在石凳上,硬是把人家姑娘的上海腔普通话当听力教材。
"那时候他连正眼都不敢瞧我。"春妮后来在访谈里笑,"有次我忘带饭卡,他红着耳朵递来两个肉包子,说是买多了。"其实哪有什么买多,那是刚强省下早饭钱,揣在兜里捂了一上午。
命运兜转十几年。春妮在长安街直播国庆晚会时,刚强正在央视大楼啃解说词;她在鸟巢见证奥运圣火点燃,他在火炬传递现场跑得满头大汗。直到2016年同学会,月亮姐姐把两人往KTV包厢里推:"你俩再装不熟,我都要急出白头发了!"
刚强追人的方式特实在。知道春妮怕冷,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电视台,把演播室的椅子捂热。听说她胃不好,变着花样熬小米粥,保温壶上还贴着便利贴:"今日加了两颗红枣"。最绝的是有回春妮重感冒,他愣是托人从山西捎来陈醋泡蒜,说是比消炎药管用。
"他求婚那天下着暴雨。"春妮总爱讲这段,"我俩被困在电视台车库,他掏出戒指盒时,警报器突然响了。你说尴不尴尬?"可就是这个连求婚都出状况的男人,硬是让坚持丁克十五年的春妮动了心。
小刚好出生那天,刚强在产房外背了整本《现代汉语词典》。护士抱着孩子出来时,这个在阅兵解说中字字铿锵的男人,突然结巴得说不出话。现在他手机屏保还是儿子满月照——襁褓里的小肉团子,攥着爸爸的播音金话筒奖章当玩具。
最近网友都在说"基因彩票"。看看小刚好在节目里的表现:念朱自清的《春》能听出青草香,背《荷塘月色》自带蝉鸣BGM。更绝的是这孩子镜头感,有回春妮直播时他乱入画面,冲着镜头就来段《新闻联播》开场白,把网友乐得直刷"未来国脸预定"。
说实话,看到这儿我都忍不住酸了。人家这哪是生娃,分明是搞了个高配版复刻机。但转念想想,要不是刚强二十年如一日给老婆捂椅子,春妮四十岁还敢冒险生子?要不是春妮愿意打破丁克原则,哪来这么个灵气逼人的小话痨?
你说这算不算老天爷追着喂饭?当爹的能把《新闻联播》念成金标准,当妈的能把晚会主持玩成艺术,生个娃开口就是满分朗诵。但仔细琢磨,哪有什么天赐福气,不过是两个认真生活的人,把日子过成了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