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规范平台收费、校园用餐安全以及约谈外卖平台等多项工作进展
本报讯 (记者刘松瑶)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信用修复、经营者集中审查等多项工作进展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就移动电源质量安全问题、外卖平台补贴争议等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三季度,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规范平台收费行为。王秋苹指出,该规定坚持问题导向,直指收费“不透明、不合理”等痛点,明确提出平台收费必须坚守“公平、合法、诚信”三条底线,要求平台企业强化自律,压实主体责任,做到“守规经营、阳光收费”。市场监管总局还推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着力守好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近期还有两个“办法”发布。王秋苹表示,当日发布的《强制注销公司登记制度实施办法》(将于10月10日起施行)坚持宽严相济,打通无效企业退出通道,该退则退、当清则清,彰显进退有序的监管智慧;近日将发布的《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及代理行为管理办法》(拟于9月15日起施行)通过建立登记代理人信息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义务,加强对登记代理违法行为监管,有效遏制虚假登记行为。
王秋苹介绍,在信用修复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搭建“失信修复高速路”,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截至7月底,已累计修复行政处罚信息167.08万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3906万条。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3月上线以来,点击量达651万次,助力279万户失信经营主体高效修复信用。
在经营者集中审查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持续优化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监管制度体系,提升审查质效,支持企业依法投资整合,增强竞争力。截至8月底,共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453件,同比增长13%。在汽车、光伏、锂电池等热点领域,高效审结相关案件87件,推动产业链整合与创新协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9月开学季,市场监管总局推出一系列实招、硬招,全力守护校园用餐安全。“我们立规矩、明责任,出台《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定》,坚决压实校长、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标准、促透明,发布首个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实现全流程规范;强联动、抓共治,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综合体检’。”王秋苹说。
市场监管总局扎实推进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全力守护孩子们“学、玩、穿、用、行”每一道安全关,如督促指导各大电商平台针对捏捏乐、水晶泥等解压网红玩具以及磁性玩具、弹射玩具等产品,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清理下架问题商品并主动报告线索。
对于近期热议的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的质量安全问题,王秋苹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已联合有关部门强化监管。自8月15日起,新版CCC认证规则正式实施,市场监管总局紧盯移动电源、锂电池等产品生产全过程,管得更严、查得更实、追溯更全,推动行业整体质量提升,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市场监管总局及时约谈主要外卖平台后,平台快速响应,集体发声,承诺严守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王秋苹在回答记者关于外卖平台补贴争议的提问时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外卖行业竞争情况,要求相关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体验;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推动平台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保障骑手权益,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