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9月10日至12日,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于深圳举行,一场高速光模块自动化生产线智慧工厂发布会在展会期间举办。
会上,深企镭神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套高速光模块智能化产线解决方案,方案以“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调度”为核心,填补传统生产模式在效率、良率上的短板,为AI时代光模块产能突破按下“加速键”。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中心流量需求也相应不断提升。据光通信行业市场调研机构LightCounting预测,光模块作为影响数据运行效率的关键组件,2025年至2029年的出货量将呈指数级上升。因此,光模块生产效能如何突破,成为了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发布会现场,镭神技术展示了自动转料机、COC测试机、自动固晶机等一系列生产机器。机器一旁,放置了一个搭载着机械臂的操作台,机械臂如同传统生产车间中的工作人员,能够精准地在不同生产设备间移动、操作,完成光模块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发布会上,镭神技术研发总监罗骏表示,传统光模块生产模式面临效率低、成本控制难、良率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满足行业对“极致降本、极致效率、极致良率”的需求。而镭神技术凭借在光电半导体装备领域的积累,研发推出了此套高速光模块智能化产线解决方案,以“全流程自动化”结合“智能化调度”,覆盖光模块生产的进出料、测试、老化、固晶、耦合等关键环节,实现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的全程无人化操作。
“这套方案最突出的技术优势是具备‘柔性生产’能力 。不同于传统刚性输送线,该方案采用 AGV 系统作为物流载体,可根据订单变化、工艺调整或产能需求,快速且低成本地重新规划物流路径,灵活适配多品种、小批量混线生产场景。
同时,MES 调度系统还能通过中央看板,实时呈现生产的全流程情况,从物料运输到生产管控,多方面保障生产过程稳定高效。”罗骏说。
据介绍,该套方案靠两条工艺线的协同配合,能实现每月300K的生产目标。其中,COC封装工艺线由测试机、老化机、转料机、转Tray机、AGV(自动导引车)等设备组成,主要负责COC的性能测试与老化流程;耦合工艺线则配备固晶机、双 lens 耦合机、双 FA 耦合机等设备,专注于光模块核心部件的固晶与耦合等工艺。
“前者我们规划占地 98 平方米。”罗骏向记者透露,“这两条产线并非独立运行,而是依靠高效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统一调度,既能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又能稳定保障产能输出,实现了空间利用与产能效率的平衡。”
本次大会期间,镭神技术还同步展出了芯片耦合测试机和高精密全闭环直线滑台、角滑台两款核心设备。罗骏表示,未来镭神技术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助力行业在 AI 时代突破产能瓶颈,推动光电半导体装备领域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自动化升级。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