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降压参考、中卫护研院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 删除,谢谢!)
理论上,左右上肢的血压值应该一致,但实际测量中,由于血管解剖结构、血液动力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出现一侧血压偏高,一侧偏低的情况。
一般来说,首次测量血压时,建议同时测量双上肢的血压,以确定哪一侧的血压值偏高。在后续的血压监测中,则以偏高的一侧血压为准。这是因为偏高一侧的血压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血压状况,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左右两侧上臂的收缩压(高压)差值应在20mmHg之内,舒张压(低压)差值应在10mmHg之内。如果差值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认为血压不一致是正常的生理性现象,无需过于担心。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测量血压是一项基础又非常关键的操作。但对于双侧血压差别较大的特殊疾病的患者,测血压这件“小事”却暗藏大玄机。
案例一:
患者,韩某某,男,95岁,主因“咳嗽、咳痰2月余”入院,入院后测量血压时发现,右侧血压197/86mmHg左右,左侧153/85mmHg。予以颈部超声检查发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案例二:
患者,王某某,男,65岁,主因“胸痛、胸闷5小时”入院,入院后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分型A型),测量血压左侧180/92mmHg,右侧136/71mmHg,遵医嘱予以降压(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
案例一: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以低压侧为准
病理机制: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异常,狭窄近端血压因代偿性血流增加而“虚高”,但不能代表真实体循环压力;而狭窄远端血压虽低,却能真实反映全身灌注状态。
循证依据:
1.2023年欧洲卒中组织(ESO)指南中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的管理建议中指出:血压应在未受累肢体(即狭窄对侧上肢)测量,以避免因狭窄导致的低灌注低估真实体循环血压。
2. 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声明Manag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Extracranial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中指出: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血压必须从未狭窄侧测量,以准确评估系统性高血压。
护理要点:
固定左侧测量:选择狭窄对侧手臂(即左侧上肢),避免误以“假性高血压”侧为依据。
案例二:主动脉夹层:以高压侧为准
病理机制:
主动脉夹层波及头臂动脉或髂总动脉,约30%患者颈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A型夹层患者,当双侧锁骨下动脉受累程度不一致时,可造成臂间血压差值增大(IAD)。
主动脉夹层导致血管真腔受压,假腔扩张,高压侧血压反映未受压分支血管的真实灌注压,最接近主动脉根部压力;而低压侧血压降低多因夹层累及分支动脉(如锁骨下动脉),是灌注不足的表现,并非真实体循环压力。
循证依据:
1.《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主动脉夹层血肿压迫锁骨下动脉可造成脉搏短绌、双侧收缩压和/或脉搏不对称的表现。急性胸痛患者应进行四肢血压测量,以最高收缩压值作为降压治疗目标,降低主动脉壁张力。
2.2022 ESC主动脉疾病指南中指出:应测量四肢血压,收缩压最高值作为降压治疗目标,以降低主动脉壁张力、防止夹层扩展。
护理要点:
1.四肢测量:同时测量双侧上肢、双侧下肢血压,最终以最高测为标准进行管理;
2.动态监测:每5~1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尤其关注高压侧数值变化。
3.降压药物管理:静脉一般使用静脉:硝普钠/乌拉地尔/尼卡地平+艾司洛尔(不可代替,可以抵消单纯降压药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心肌收缩力增加,从而降低夹层破裂风险)。
两种疾病血压管理对比
此外,在测量血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前准备:
测量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同时,应确保测量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
测量姿势:
测量血压时,被测量者通常取坐位或卧位。坐位时,手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卧位时,手臂需平放在床上,与心脏平齐。这样可以减少因高度差导致的测量误差。
袖带位置:
袖带应紧贴在被测量者上臂的肘窝上缘,袖带下缘距离肘关节约两横指(通常约为2~2.5cm)。袖带的松紧度应适中,以能插入1~2指为宜。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多次测量: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血压值,建议每次测量至少进行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如果测量结果差异较大,可再次测量。最终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血压值。
不吃降压药血压就升高,吃了血压就太低,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
药物剂量与种类:
如果服用的降压药剂量过大或种类不适合个人体质,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反之,如果停药或剂量不足,血压可能会重新升高。
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人可能对降压药非常敏感,即使是小剂量也可能导致血压过低。有些人则可能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降压效果。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习惯、体重、运动、吸烟、饮酒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血压。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即使服用降压药,血压也可能难以控制。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如肾小球肾炎、主动脉狭窄等,可能导致血压难以控制。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定期监测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以了解血压的控制情况。如果发现血压过低或过高,应及时就医。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就医检查:
如果血压持续难以控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性或遵医嘱进行药物调整。
初中级告别死记硬背,高效对抗遗忘
《全程实战班》科学备考四步法:
「阶段测评课」先测后学,精准定位
「考点全解课」以题带点,破解难点
「提分秘笈」表格对比,厘清混淆
「秒夺60分秘笈」填空背诵,强化记忆
✅ 一套组合拳,夯实基础高效通关!
想一次通关?
用考试宝典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