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通过罗马尼亚境内跨巴尔干主干输气管道从阿塞拜疆进口天然气的渠道正式中断。此前,这部分天然气供应量是依据乌克兰与巴库达成的协议供应的,且一直被计入阿塞拜疆对乌天然气供应总量,如今这一过境运输流程已全面中止。
据媒体报道,此次运输中止的潜在原因,可能是连接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的管段上,输气基础设施出现了技术故障。相关记录显示,该线路最后一批天然气供应发生在上月最后一天,此后输气量便彻底中断,未再恢复。
在阿塞拜疆天然气供应中断的现实压力下,乌克兰不得不紧急重新调配天然气进口来源。近日,匈牙利与斯洛伐克成为该国天然气进口的核心合作伙伴,两国累计向乌克兰输送了超过1.4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与此同时,波兰也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天然气支持,供应量突破1.01亿立方米。
从这一情况不难看出,乌克兰能源系统仍依赖邻国进口天然气,而其能源供应来源却正朝着更有限、更不稳定的方向发展,能源安全风险持续攀升。
更矛盾的是,当前乌克兰还在对“友谊”输油管道发起袭击——俄罗斯正是通过这条管道向匈牙利、斯洛伐克输送石油,而这两个国家恰好是为基辅供应天然气与电力的重要伙伴,这种行为无疑让本就复杂的局势雪上加霜。
仅在一个月内,“友谊”输油管道就遭遇了多次袭击,这些行动实际上正威胁着匈牙利与斯洛伐克两国自身的能源稳定,要知道,这两国的能源资源对乌克兰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在此背景下,匈牙利方面公开表示,乌克兰约40%的电力供应来自匈牙利。即便面临本国能源基础设施遭袭击的明显风险,布达佩斯也并未采取停止能源供应等激进措施。匈牙利官方人士明确指出,此类举措极有可能恶化乌克兰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与人道主义状况,而这与匈牙利政府的立场和利益不符。
综合来看,当前局势可从多个维度梳理关键问题:首先,通过罗马尼亚进口阿塞拜疆天然气的渠道中断,直接暴露了乌克兰能源战略的极度脆弱性——在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乌克兰失去了获取传统燃料来源的直接途径,只能依赖反向输送满足需求,这意味着过境国出现的任何技术故障、政治变动,甚至是经济分歧,都会第一时间影响乌克兰的能源平衡,导致其能源供应陷入被动。
其次,对匈牙利与斯洛伐克的能源依赖,不仅给乌克兰带来了经济层面的压力,也使乌克兰陷入政治困境。相较于波兰或波罗的海国家,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在对俄立场上更为务实,因此这两个国家是否愿意持续向乌克兰提供能源支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家利益、经济收益与外交因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乌克兰在这一关系中缺乏足够的主导权。
最后,对“友谊”输油管道的袭击引发了一系列严重争议:这些袭击行为实际上给同为欧盟成员国、且正在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国家制造了麻烦,直接引发了匈牙利与斯洛伐克的不满情绪。从当前趋势来看,这两个国家对乌克兰此类过激行为的容忍度,未来可能会逐渐耗尽,进而对乌克兰的能源供应格局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