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I意识「觉醒」!图灵得主Bengio重磅发声:AI正接近人类意识临界点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元宇

【新智元导读】有意识的AI,距离我们有多近?近日,图灵奖得主Bengio等人发表在《Science》的一篇文章提到:不管是碳基,还是硅基,都可能出现意识。AI研究,可能推动越来越多的公众相信AI会产生意识,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风险与社会伦理争议。

有意识的AI,是否已经触手可及?

科学家、哲学家,以及公众对此莫衷一是。

反对者认为:意识本质上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生物属性。

这似乎排除了AI具备意识的可能性。

但一部分支持者则宣称:不管碳基,还是硅基,都具备出现意识的可能性:

意识只取决于算法对信息的操控,不管执行这些计算的系统由神经元、硅,还是任何其他物理基质构成。

这种思路,被称为计算功能主义(computational functionalism)。

它将意识的载体,扩大到硅基生命,乃至更大的范畴。


近日,图灵得主Yoshua Bengio,和Eric Elmoznino在《Scienc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探讨了AI出现意识的可能性,以及它的出现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及风险。


Bengio在文章中说,关于AI是否会产生意识,目前尚无确切答案,但我们可以关注与之相关的两个问题:

  • 随着AI的不断进步,科学界与公众关于AI意识的看法,可能会如何演变。

  • 将与意识相关联的「道德地位」和「自我保存」等特征,投射到未来的AI身上,将带来哪些风险。

有意识的AI,距我们到底有多近?

计算功能主义,对AI具有深远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的神经科学技术发展已证实:人类的意识状态,具有特定且可观察的神经特征,这为功能主义理论的展开提供了依据。

最近,还有研究者沿着这种思路,提出了一份针对多种主流功能主义意识理论的「指标清单」。

这些指标足够具体,因此可以在现代AI系统中,评估它们是否存在:

只要一个AI系统,可以在越来越多的理论指标上达标,我们就越有理由相信它可能是有意识的。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可检验的证据路径,不等于宣称「已证明」。

尽管我们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大量AI模型,但仍没有哪个AI系统,可以满足任何一种主流理论为意识设定的全部标准。

但这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这项研究还认为:构建满足这些标准的系统,并不存在根本性障碍。

为什么这种「可行性」推测,看起来并不离谱?

因为现代AI已经可以(部分地)实现多种在这些理论里被认为很关键的计算部件。

比如,神经网络可以实现注意力机制、循环性(recurrence)、信息瓶颈、预测建模、世界建模、智能体式行为(agentic behavior)、心智理论,以及其他在主流功能主义意识理论中,被认为至关重要的计算组件。

可以预见,随着AI的进步,系统将复现更多支撑人类认知的复杂机制,它们也可能实现意识所必需的那些功能。

这也意味着,AI将会满足越来越多的上述指标。

许多理论也认为,意识对智能发挥着关键的功能性作用:

推理、规划、高效吸收新知识、校准自信程度以及抽象思维,都需要意识。

AI研究者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从意识理论中汲取灵感也很常见。

尽管有一天,科学或许会否定计算功能主义,并提出更有说服力的其他解释,但当前主流观点认为这一观点还是可信的,这一判断也让AI意识的出现,在理论上随之成为可能。

而且,随着理论可检验性增强,指标更可操作,人们将可能更愿意相信「AI意识」的存在。

这不是因为感性,而是由于逐渐累积的、可对照的证据。

跨越AI意识的「解释鸿沟」

科学有哪些新解释?

尽管用计算功能主义的思路,来解释「AI意识」出现的可能性,已经说服了不少人,但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哲学家Chalmers,将意识研究区分为两类问题:

容易问题:可用功能/计算/神经机制解释的问题,识别在看似需要意识的任务中,大脑处于活动状态的是哪些区域;

困难问题:使用功能或计算原理来解释主观体验。

后一类问题,也被称为「解释鸿沟(explanatory gap)」。它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思想实验,而科学或许能够将其解释清楚。

例如,注意图式理论(Attention Schema Theory,AST)认为,大脑会构建一个关于神经注意机制的内部模型,而这个内部模型,就是我们所认为的主观意识。

该模型并不要求内部逻辑完全自洽,它更像是一则由大脑构造出来的「故事」,而这则故事,可以充满那些会让我们相信存在「意识困难问题」的矛盾之处。

那些看似神秘、「丰富但难以言表」的主观体验,能否用一种功能主义来解释?

我们无法像描述其他自然现象那样,来描述这类主观体验。

比如,一个人可以说明什么是重力,但好像无法完全表达「红色」在他心中唤起的感受。

这让人觉得意识体验,难以用信息与功能来解释。

另一项理论,把这种「丰富性」和「难以言表」的主观体验,解释为当意识体验出现时,脑中观察到的收缩性神经动力学与稳定状态的结果。

收缩性动力学,会在数学上把神经轨迹驱向「吸引子」,即随时间稳定的神经活动模式。

这种动力学,把所有可能的神经活动向量的集合,划分为一组离散的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吸引子及其吸引域。

这一假说认为:通过离散词语所能传达的,可能只有吸引子的「身份」(在所有吸引子中把它区分出来,只需要少量比特的信息),而无法传达与该吸引子对应的神经状态的全部丰富性(涉及约10¹¹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以及通往它的转瞬即逝的轨迹。

因此,所谓「丰富性」,源于构成这些吸引态及其相应轨迹的大量神经元;「难以言表」在于,语言报告不过是这些吸引子的指示性标签,无法捕捉它们所对应的高维意义与联想——这既由吸引子的向量状态本身决定,也与因人而异的循环突触权重有关。

这并非神秘学,而是「信息论+动力系统」的联合解释框架。

这类解释,将会说服一部分人。

随着我们对大脑以及一般意义上的智能了解得越来越多,关于意识的哲学难题,很可能会对越来越多的人「自动消解」,从而使科学界越来越愿意接受「人工系统也可以有意识」。

事实上,即便目前没有科学共识,一项2024年发表于《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的研究也发现,不少公众(尤其是常用聊天机器人的人)倾向于把某些「心智属性」赋予LLM。

该研究并非在宣称AI已有意识,而是描述一种社会心理事实:很多人已经在这么想。

AI意识

可能的现实影响与风险

一个将AI视为有意识存在的人类社会,将会面临哪些现实影响和风险?

首先,这可能影响到社会制度和法律框架。

如果认为AI具有意识,就可能倾向于把它们当作具有道德地位的主体来对待,或者赋予类似人权的权利。

不管这样做是否正确,我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都将不得不作出重大调整,由此也会衍生出来许多问题。

比如,它可能会动摇到现有社会制度的基础:

AI系统不像人类那样脆弱、会死亡,软件和记忆可以被复制,从而无限期地保存;但人类的死亡与脆弱,是许多社会契约原则的基础。

它还会让我们重新思考,基于正义与平等的诸多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该如何适用于这种变化:

当AI明显比人类聪明很多,将带来公平性的新挑战;

由于AI的资源需求与人类大相径庭,将带来如何裁决「正义」的新问题。


微软AI首席执行官Mustafa Suleyman曾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可能感觉真实,但赋予它权利将是错误的。

他认为权利应该与痛苦挂钩——这是生物体所经历的,而不是人工智能。

Mustafa的立场与Anthropic等公司形成对比,后者探索了「AI福利」。

Anthropic 推出「模型福利(Model Welfare)」研究,并让Claude在极端辱虐场景下主动结束对话。


此外,是否应该把AI系统视作「个体」,也待商榷。

当一群由AI驱动的计算机共享信息和目标,彼此协同行动时,且可以随着算力的增加而任意扩张,这时仍把AI系统当作「个体」来看待,也可能并不准确。

如果因为AI表现出像是有意识的样子,就赋予它们与其他生物所具有的「自我保存」的目标,则会出现更具体的担忧。

比如,我们有充分理由担心:最大化任何包含自我保存的目标函数(无论是作为直接目标还是工具性目标),都会让AI采取行动,确保人类永远无法把它关掉。

而且,一个足够聪明、以自我保存为目标的AI,只要预见到人类可能把它关掉,就会自然而然发展出控制人类、甚至消灭人类的子目标。

另外一个担忧是:如果法律体系被修改为承认具有「生命、自由与追求幸福」之类权利的、以自我保存为目标的AI系统,那么人类就有可能制造出与自身权利相竞争的冲突。

出于人类安全考虑,一个系统类别也许应该被关闭,但如果这些系统也拥有生存权,依法可操作的空间就会被大大压缩。

综上所述,AI研究可能正把社会推向这样一种未来:相当一部分公众和科学界会相信AI系统有意识。

就目前而言,AI科学尚不知道如何构建会与人类价值与规范一致的系统,而社会也既没有能够容纳「看起来有意识」AI的法律框架,以及相应的伦理框架。

但这条路并非不可更改。

在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之前,人类完全可以避免把自己置于如此危险的处境,转而选择去构建那些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更像「有用的工具」,而不是「有意识的智能体」的AI系统。

你是倾向于构建更像工具的AI,还是倾向于构建「像人一样」的AI?

作者介绍

Yoshua Bengio


Yoshua Bengio为蒙特利尔大学全职教授,LawZero总裁和科学总监,Mila创始人和科学顾问。

1991年,Yoshua Bengio获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Yoshua Bengio得到了加拿大高级研究院(CIFAR)和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的支持。


Eric Elmoznino

Eric Elmoznino现为Mila人工智能博士研究生,对意识感兴趣,同时在Lighthouse Labs担任数据科学讲师。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n493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神为艺术献身的3部电影,一部比一部敢拍

女神为艺术献身的3部电影,一部比一部敢拍

来看美剧
2025-09-16 17:10:22
罗永浩公开担心自己可能失踪,继续闹下去可能性很大

罗永浩公开担心自己可能失踪,继续闹下去可能性很大

深度财线
2025-09-15 22:18:55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6 08:59:00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元,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是挤满人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元,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是挤满人

知鉴明史
2025-09-16 12:15:06
“负债潮”到来,5年过后,有房的人和无房的人,谁更高兴?

“负债潮”到来,5年过后,有房的人和无房的人,谁更高兴?

巢客HOME
2025-09-14 08:35:04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泠泠说史
2025-09-16 16:59:28
程青松豪华朋友圈曝光!郝蕾欣赏他,田海蓉亲近他,韩寒力捧他

程青松豪华朋友圈曝光!郝蕾欣赏他,田海蓉亲近他,韩寒力捧他

叶公子
2025-09-15 23:19:54
土耳其女排卡拉库尔特,到底是男是女,真相找到了

土耳其女排卡拉库尔特,到底是男是女,真相找到了

吕彍极限手工
2025-09-12 18:22:37
马云预言“应验”了?2026年的房价,已经出现3个信号!

马云预言“应验”了?2026年的房价,已经出现3个信号!

来科点谱
2025-09-16 09:28:33
湖南再发高温黄色预警!啥时候降温?时间就在......

湖南再发高温黄色预警!啥时候降温?时间就在......

鲁中晨报
2025-09-16 18:59:04
十大元帅逝世顺序排名,林彪第三,彭德怀第五,首尾都是林彪搭档

十大元帅逝世顺序排名,林彪第三,彭德怀第五,首尾都是林彪搭档

大运河时空
2025-08-28 16:45:03
社会最大的红利,是源源不断的穷人

社会最大的红利,是源源不断的穷人

黯泉
2025-09-14 17:08:39
随时都有被锁的风险!粉丝5000块买了台iPhone16Pro Max监管机!

随时都有被锁的风险!粉丝5000块买了台iPhone16Pro Max监管机!

果粉使用技巧
2025-09-15 18:17:42
涉及10名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任免职通知

涉及10名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任免职通知

鲁中晨报
2025-09-16 13:31:03
关税,大消息!开盘即涨

关税,大消息!开盘即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0:26:14
越南谈中越战争:316A师能随意吃掉中国任意一个主力师,结果如何

越南谈中越战争:316A师能随意吃掉中国任意一个主力师,结果如何

正观历史
2025-09-15 13:46:09
罗永浩大战西贝贾国龙,全剧终!

罗永浩大战西贝贾国龙,全剧终!

TOP电商
2025-09-16 14:32:47
【解读】郑志刚:AI时代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保守主义

【解读】郑志刚:AI时代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保守主义

盘古智库
2025-09-15 18:09:06
扫地出门!巴萨“暗渡陈仓”,出售“9000万先生”!钦点顶级射手

扫地出门!巴萨“暗渡陈仓”,出售“9000万先生”!钦点顶级射手

头狼追球
2025-09-16 10:01:12
95年女友考清华和我分手,我入伍21年升任师长,退役后与她再度重逢

95年女友考清华和我分手,我入伍21年升任师长,退役后与她再度重逢

晓悦流年
2025-09-11 16:39:33
2025-09-16 21:47:00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459文章数 66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头条要闻

网友称上亿违建豪宅拆除后遗留大片建筑垃圾 当地回应

头条要闻

网友称上亿违建豪宅拆除后遗留大片建筑垃圾 当地回应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数码
艺术
教育

手机要闻

华为 MateBook Pro 鸿蒙笔记本获 HarmonyOS 5.1.0.320 SP26 升级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想买硬盘尽快!西部数据宣布硬盘涨价:立即生效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宝藏校长”杨振德:让全校学生近视率3年下降12%,肥胖率下降9% | 致敬,体育教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