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军工强校”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领导班子迎来重要调整,担任校长仅仅1年多的宋迎东教授,转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此次人事变动不仅打破了学校过往的任职常规,更以 “学者型主官” 的全新搭配模式,为这所国防特色高校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宋迎东教授的职务变动,集中呈现出三大打破常规的显著特点,成为此次调整的核心亮点。
其一,他创造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自1994年由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以来,历任校长中任期最短的纪录。
回溯学校近30年的发展历程,此前5任校长的任期均稳定在3至11年之间,这一任期长度既保障了学校发展战略的连续性,也为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提供了充足时间。
而宋迎东教授自2024年3月出任校长,至此次转任仅1年多时间,如此短暂的校长任期虽打破常规,却从侧面凸显出学校对其综合能力的高度认可——在短时间内展现出的统筹协调、战略规划能力,使其得以承担更重要的党务领导职责。
其二,宋迎东教授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近几任校长中唯一一位“空降兵”,也是首位在担任校长前无任何该校工作经历的学者。
不同于其他校长多从校内逐步成长、深耕本校学科领域的经历,宋迎东教授的学术生涯与工作履历均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紧密相连。他不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了本、硕、博阶段的学业,毕业后更长期在此任教,从基层教师逐步成长为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副校长,在航空宇航推进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
这种“外部引进”的背景,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带来了不同高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模式,有望为学校的学科交叉融合、科研机制创新注入新鲜活力,打破传统发展路径的桎梏。
其三,宋迎东教授还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近20年来首位由校长转任书记的学者型领导。在此之前,学校前几任党委书记多出身于行政或党务工作系统,虽具备扎实的党建与行政管理能力,但普遍缺乏一线教学与科研工作经历。
而宋迎东教授的“学者底色”极为鲜明,其长期深耕动力机械及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国防关键领域,不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与分析》等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大批航空领域专业人才,还主持承担了国防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机专项、国防基础科研等重大课题40余项,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家国防建设需求。
此外,他还曾入选江苏省高校科技先进个人、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这些荣誉既是对其学术水平的肯定,也印证了他在“教学 - 科研 - 管理”三维度的综合能力。由这样一位兼具学术权威与管理经验的学者担任党委书记,将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更深度地融合。
在宋迎东教授转任党委书记的同时,哈尔滨工程大学新任校长也同步到位,形成了“学者型主官”强强联合的领导格局。
新任校长殷敬伟教授是学校“土生土长”的优秀学者,其学术生涯与学校发展深度绑定,长期致力于水声工程这一国防特色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水声工程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王牌学科之一,在国内乃至国际均具有重要影响力,殷敬伟教授在此领域成果丰硕,曾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斩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量级奖项。
从“外部引进”的宋迎东教授,到“本土培养”的殷敬伟教授,两位学者型主官的搭配堪称“珠联璧合”。宋迎东教授带来的跨校管理经验与航空宇航领域的学术资源,能够与殷敬伟教授深耕本校水声工程学科的优势形成互补。
同时,两位均具备深厚学术背景与丰富管理经验的主官,能够更精准地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国防科技人才培养需求,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形成合力,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领导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