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铲平龙王庙,挖出一条盘龙石雕,铲碎石雕后次日出事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轰隆隆——"

挖掘机的巨大轰鸣声打破了古村落的宁静。

刘建华站在龙王庙的废墟前,看着最后一根梁柱倒塌,心里五味杂陈。这座在村子里屹立了三百年的庙宇,终究还是倒在了他的推土机下。

"刘总,基础下面有东西!"

老张的声音从挖掘机里传来。刘建华快步走过去,只见泥土中露出一截青黑色的石头,上面隐约可见精美的雕刻纹路。

经过两个小时的小心清理,一条完整的盘龙石雕呈现在众人面前。龙身盘曲,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要腾空而起。

围观的村民们议论纷纷,王老汉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这就是传说中的镇村神龙!"



01

春日的阳光洒在古村落的青石板路上,刘建华开着奔驰SUV缓缓驶入村口。这是他第十三次来到这个叫龙湾村的地方,每一次都是为了那座该死的龙王庙。

车窗外,村民们好奇地张望着这个陌生的城里人。刘建华已经习惯了这种打量,四十岁的他在商场摸爬滚打二十年,什么场面没见过?但唯独这个破庙,让他头疼了整整半年。

"刘总,王老汉已经在庙里等您了。"助理小李从副驾驶座回过头,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

刘建华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今天是最后一次谈判,如果还是谈不拢,他就要走法律程序了。3.2亿的项目投资,不能因为一个破庙就这样耗着。

龙王庙坐落在村子的中心位置,虽然不大,但建筑古朴,红墙黑瓦在绿树环绕中显得格外庄严。庙前有一个小广场,几个老人正在下棋,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

"王大爷。"刘建华远远地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王老汉今年七十二岁,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虽然穿着朴素,但腰板挺直,精神矍铄。他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是龙王庙的义务守护者。

"刘老板来了。"王老汉的语气很平静,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决让刘建华心里一沉。

两人在庙前的石桌旁坐下,刘建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合同:"王大爷,我们再聊聊庙的事情吧。"

"没什么好聊的。"王老汉摇摇头,"我说过多少次了,这庙不能拆。"

刘建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王大爷,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给您村里修一座更大更漂亮的龙王庙,就在村东头那块空地上。材料用最好的,比这个老庙气派多了。"

"不行!"王老汉语气坚决,"这庙在这里三百年了,不能动!"

"那我们把这座庙整体迁移过去,一砖一瓦都不动,怎么样?"

王老汉还是摇头:"迁移也不行,这庙必须在这个位置上。"

刘建华终于忍不住了:"王大爷,您到底要怎样?我们的项目政府都批了,合法合规。您这样拖着不是办法啊!"

"我不管你们什么项目不项目的,反正这庙不能动!"王老汉站起身,"这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谁动我跟谁拼命!"

看着王老汉离去的背影,刘建华无奈地摇摇头。旁边的小李小声说道:"刘总,要不我们找村委会再做做工作?"

"已经找过无数次了。"刘建华揉着太阳穴,"村支书也没办法,村民们都听王老汉的。"

回到车上,刘建华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老陈,是我,刘建华。龙湾村那个项目又有麻烦了......"

02

电话那头的老陈是市规划局的朋友,两人合作多年。听完刘建华的抱怨,老陈叹了口气:"老刘,这种事情你也遇到过不少次了,怎么这次这么着急?"

"这次不一样。"刘建华苦笑,"投资方是香港那边的大集团,合同里有严格的工期要求。延误一天罚款十万,我已经拖了半年了。"

"那你们当初选址的时候怎么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谁能想到一个破庙这么难搞定?"刘建华点了根烟,深深吸了一口,"以前遇到的都是要钱的,这个王老汉油盐不进,什么都不要。"

挂了电话,刘建华在村子里转了一圈。龙湾村确实是个好地方,背山面水,地理位置优越。他的"龙湾广场"项目一旦建成,将是这一带最大的商业综合体,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可现在,一切都被一个小小的龙王庙给拦住了。

回到市里,刘建华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室里坐着项目的核心团队:总工程师老王,财务总监小张,还有法务顾问李律师。

"各位,龙湾项目的情况大家都清楚,现在卡在龙王庙这个点上。"刘建华开门见山,"我需要大家想想办法。"

老王是个技术出身的实在人:"刘总,从工程角度讲,绕过那个庙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设计要大改,成本会增加不少。"

"增加多少?"

"至少五千万。"

刘建华摇摇头,这个数字太大了,投资方绝对不会同意。

财务总监小张翻着报表:"刘总,咱们现在每天的资金成本就要好几万,拖下去真的撑不住。"

"法律途径呢?"刘建华看向李律师。

李律师推了推眼镜:"从法律上讲,咱们手续齐全,可以申请强制拆迁。但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到时候麻烦更大。"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没有得出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案。刘建华心情沉重地回到办公室,桌上放着一叠催款函和律师函,都是合作伙伴发来的。

就在这时,小李敲门进来:"刘总,有个好消息。我打听到了,市里来了个文物专家,专门研究古建筑的。要不我们请他去看看那个庙?"

刘建华眼前一亮:"好主意!如果专家说那庙没什么价值,王老汉就没理由阻拦了。"

第二天,刘建华就联系到了这位专家。陈教授,五十岁,市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对古建筑颇有研究。

"陈教授,麻烦您了。"在龙王庙前,刘建华恭敬地递上名片。

陈教授是个瘦高的中年人,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学者风范。他仔细地观察着龙王庙的结构,不时地做着记录。

"这座庙的建筑风格确实是明清时期的,木结构保存得不错。"陈教授一边看一边说,"从历史价值来看,确实有一定意义。"

刘建华心里一紧:"陈教授,您的意思是?"

"不过嘛......"陈教授顿了顿,"这种规模的庙宇在我们市里还有不少,保护级别不算太高。如果确实需要拆迁,建议做好记录工作,或者考虑异地重建。"

听到这话,刘建华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事情就好办多了。



03

然而,王老汉的态度依然坚决。即使陈教授的专业意见说这座庙可以迁移,老人依然寸步不让。

"专家算什么?"王老汉生气地说,"我在这里住了七十多年,这庙的事情还用得着外人来指手画脚?"

刘建华耐心地解释:"王大爷,陈教授是市博物馆的专家,他说得很清楚,这庙虽然有历史价值,但可以迁移重建。您看这样,我们在新址建一座一模一样的庙,材料工艺都用最好的。"

"不行就是不行!"王老汉拍着桌子,"这庙必须在这个位置上,动不得!"

"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位置?"刘建华真的想不通。

王老汉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这你就不懂了,这庙下面有东西镇着,不能动。"

"什么东西?"

"这个......说了你也不信。"王老汉摇摇头,"总之这庙不能动,动了村子就要遭殃。"

刘建华彻底无语了。都什么年代了,还相信这些封建迷信?

晚上,刘建华在村里的小饭馆吃饭时,碰到了村支书老周。老周五十多岁,是个很实在的人。

"老周,你跟我说实话,这个王老汉到底是什么来头?"刘建华给老周倒了杯酒。

老周喝了一口,叹了口气:"刘老板,你是不了解我们村的情况。王老汉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在村里威望很高。他年轻时当过兵,回村后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村里大事小事都爱管。这个龙王庙,他守了快五十年了。"

"守庙?"

"是啊。王老汉的父亲是庙里的主事人,老爷子临终前把这个担子交给了他。从那时起,王老汉就把庙当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刘建华若有所思:"那村民们的态度呢?"

"说实话,年轻人都不在乎这些,但老人们还是很信这个庙的。"老周喝了口酒,"特别是前年那次干旱,王老汉在庙里求雨,第二天真的下雨了。从那以后,大家对这庙更加敬畏了。"

"巧合而已。"

"我知道是巧合,但村民们不这么想啊。"老周无奈地摇摇头,"刘老板,你要真想拆这庙,得想别的办法。"

第二天,刘建华又找了几个村里的老人谈话,得到的结果都一样。虽然大家对他的项目没什么意见,但对拆庙这件事都很抵触。

"刘老板,你要建房子我们不反对,但这庙真的动不得。"一个老大妈苦口婆心地劝说,"这庙保佑我们村多少年了,不能因为赚钱就把祖宗留下的东西给毁了。"

走投无路的刘建华只能再次求助于政府部门。经过多方协调,最终拿到了强制拆迁的许可。但这个过程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刘建华看着手里的许可证,心情五味杂陈。项目已经严重超期,投资方那边已经发了最后通牒:如果再拖延,就要解除合同并且追究违约责任。

04

拆迁的日子定在了一个周二的上午。刘建华专门选了个工作日,希望能避开围观的人群,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当挖掘机开到村口时,他就知道自己想多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出来了,黑压压一片人围在龙王庙前。

王老汉站在庙门口,身后跟着十几个村民,个个都是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刘建华!"王老汉远远地就看到了他,声音颤抖着带着愤怒,"你真的要拆我们的庙?"

"王大爷,政府都批了,我们也是没办法。"刘建华硬着头皮走过去,"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给村里建一座更好的庙。"

"滚!"王老汉突然爆发了,"我们不要什么新庙!这座庙不能动!"

围观的村民们也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支持王老汉,有人劝他想开点,场面一时有些混乱。

刘建华示意挖掘机师傅老张先不要动,自己走到人群中间:"各位乡亲,大家听我说几句。我知道大家对这座庙有感情,但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总是抱着老思想不放。我的项目建成后,能为村里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我们不要什么好处!"一个老大爷站出来,"我们就要这座庙!"

"是啊!"其他人也附和着,"庙没了,我们还去哪里拜龙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村支书老周赶来了,还带着镇上的几个干部。经过一番劝说和协调,村民们终于被疏散了。

王老汉被人搀扶着离开,走时还不忘回头看一眼龙王庙,眼中满是不舍和愤怒。

"开工吧。"刘建华对老张挥挥手。

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龙王庙的拆除正式开始。刘建华站在一旁,心情复杂。他不是没有良心的人,但商场如战场,有些时候就是不得不做选择。

老张是个有二十年经验的师傅,手法很熟练。他先是小心地拆除庙顶的瓦片,然后是木制的梁架,最后才是墙体。整个过程进行得很顺利。

然而,当挖掘机的铲斗碰到庙的基础时,突然传来"咔"的一声响。

"等等!"陈教授赶紧喊停。他今天也来了,想看看拆除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发现。

老张立即停下操作,大家围过来一看,在刚刚挖开的泥土中,露出了一截青黑色的石头,上面似乎有雕刻的痕迹。

"这是什么?"刘建华心里咯噔一下,最怕的就是挖出什么文物来。

陈教授蹲下身,仔细观察着露出的石头:"看起来像是雕刻品,得小心点。"

"会不会是文物?"小李担心地问。

"先挖出来看看再说。"陈教授指挥着老张,"慢一点,别弄坏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小心清理,一条完整的石雕终于展现在众人面前。

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这是一条盘龙石雕,长约两米,青黑色的石质在阳光下泛着幽幽的光泽。整条龙盘曲着身体,龙头高高昂起,双眼怒睁,栩栩如生。雕工极其精细,龙鳞、龙须、龙爪都雕刻得惟妙惟肖,仿佛随时要腾空而起。

"天哪......"陈教授也被这精美的工艺震撼了,"这绝对是清代的作品,而且是出自名家之手。"

消息很快传开,村民们又聚拢过来。当王老汉看到这条石雕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这就是传说中的镇村神龙!"王老汉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敬畏,"我爷爷说过,龙王庙下面压着一条石龙,是保佑村子平安的!没想到......没想到真的存在!"

围观的村民们也都惊呆了,有人开始跪拜,有人在胸前画十字。整个场面变得肃穆而神圣。

刘建华的心情却沉到了谷底。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05

"陈教授,这东西......"刘建华的声音有些干涩。

陈教授正在仔细研究着石雕的每一个细节,不时地用手机拍照:"从工艺和风格来看,这应该是清代中期的作品,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雕工极其精湛,龙的形态生动威严,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那它算不算文物?"刘建华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当然算。"陈教授抬起头,"不过具体的保护级别需要上报相关部门才能确定。"

刘建华心里一沉。如果这真的是重要文物,那他的项目就彻底完蛋了。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确定?"

陈教授想了想:"正常程序的话,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月。"

两个月!刘建华差点没站稳。别说两个月,就是两个星期他都等不起了。

这时,王老汉挤了过来,看着石雕眼中满是激动:"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庙下面有宝贝!这是我们龙湾村的守护神,谁都不能动它!"

"是啊!"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这龙在这里守护了我们三百年,绝对不能移走!"

"刘老板,现在你总该明白了吧?"王老汉转向刘建华,眼中带着一种胜利的光芒,"这庙真的动不得!"

刘建华强挤出一丝笑容:"王大爷,您先别激动。就算这是文物,我们也可以妥善保护,比如建一个专门的展示厅什么的。"

"不行!"王老汉态度坚决,"这龙就应该在原地,哪都不能去!"

围观的村民们也都支持王老汉,纷纷表示这条石龙不能移动。刘建华看着这群激动的村民,心里苦不堪言。

事情传到镇上,很快就有领导赶来了。镇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干练女性,姓李,大家都叫她李镇长。

"刘总,这事情有点复杂啊。"李镇长私下里找刘建华谈话,"现在既然发现了文物,就必须按程序走。"

"李镇长,您也知道我们项目的情况,真的拖不起了。"刘建华苦着脸,"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

李镇长为难地摇摇头:"文物保护是国家法律,我们不能乱来。不过......"

"不过什么?"

"你可以考虑异地保存,就是把石雕完整地移到别的地方展示。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又不耽误你的项目。"

刘建华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好!需要什么手续?"

"需要文物部门的批准,还要有专业的移动方案。"李镇长说,"不过时间嘛......至少也要一个月。"

又是一个月!刘建华心里咯噔一下。

晚上回到宾馆,刘建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桌上放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十几个未接来电,都是投资方和银行打来的催债电话。

他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四十岁了,在商场摸爬滚打二十年,见过各种大风大浪,没想到最后会被一个破庙给难住。

小李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刘总,这是今天的账目,还有银行的催款通知。"

刘建华接过文件,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让他头疼。项目贷款的利息每天都在累积,延误一天就是几万块的损失。按照这个速度下去,用不了几个月他就要破产了。

"小李,你说我该怎么办?"刘建华第一次在下属面前露出疲惫的神色。

小李想了想:"刘总,要不咱们再去找找政府,看能不能特事特办?"

"已经找过了,人家说必须按程序走。"刘建华苦笑,"文物保护是政治正确,谁也不敢乱来。"

"那......那咱们就等一个月?"

刘建华摇摇头:"等不起了。投资方已经发了最后通牒,再拖下去就要解除合同。到时候不但拿不到后续投资,还要承担违约责任。"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两个人都明白,这是一个死局。

06

第二天一早,刘建华又来到了工地。石雕还在原地,周围拉了警戒线,有专人看守。村民们已经在旁边搭了个小棚子,轮流守护这条"神龙"。

刘建华站在警戒线外,看着那条栩栩如生的盘龙,心情复杂。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件艺术珍品,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堪称完美。如果放在平时,他也会为这样的文物而感到震撼。

但现在,这条龙却成了他最大的噩梦。

"刘总,有个消息。"小李跑过来,压低声音说,"我刚才打听了一下,异地保存的审批流程至少要一个月,而且还不一定能批下来。"

"为什么?"

"因为村民们集体反对。他们说这条龙是祖先留下的,不能移走。政府也不敢强行决定。"

刘建华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个月的时间,他根本等不起。而且就算等到了,也不一定能成功。

"还有一个坏消息。"小李继续说,"投资方的代表明天就到,要实地考察项目进度。如果看到现在这个情况......"

刘建华明白小李的意思。投资方看到项目因为一条石雕而停工,肯定会失去信心。到时候不但撤资,还要追究违约责任。

当天下午,陈教授又来了,还带了几个同行。他们围着石雕研究了很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确实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应该得到妥善保护。

"刘总,这条龙的价值远超我之前的估计。"陈教授认真地说,"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市的文化名片。建议你考虑将它就地保护,融入到项目设计中。"

"融入项目设计?"刘建华眼前一亮,"您的意思是?"

"比如建一个文化展示区,以这条龙为中心,打造一个文化主题的商业空间。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又增加了项目的文化内涵。"

刘建华仔细考虑着这个建议。从商业角度讲,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文化主题的商业项目往往更能吸引消费者,也更容易得到政府支持。

但问题是,重新设计需要时间,而时间正是他最缺少的。

当天晚上,刘建华又失眠了。他站在宾馆的窗前,看着远处村庄里点点灯火,心里五味杂陈。

二十年的创业生涯,他见过太多的起起落落。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无助。一条石雕,就能决定他事业的成败,这是他从未想过的。

手机响了,是妻子打来的。

"建华,听小李说项目遇到麻烦了?"妻子的声音里满是关切。

"是啊,遇到了点问题。"刘建华不想让家人担心,"不过应该能解决。"

"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大不了这个项目不做了,咱们家又不是没有其他生意。"

"不行。"刘建华苦笑,"这个项目投入太大了,如果失败,咱们家就完了。"

妻子沉默了一会儿:"那你打算怎么办?"

刘建华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做着激烈的斗争。理智告诉他应该耐心等待,按程序处理文物保护的事情。但现实却不允许他这样做,时间就是金钱,每拖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

"我还在想办法。"他最终只是这样回答。

挂了电话,刘建华继续站在窗前。远处的村庄里,龙王庙的废墟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而那条盘龙石雕,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第三天清晨,投资方的代表到了。是个五十多岁的香港商人,姓黄,大家都叫他黄总。

黄总一到工地就皱起了眉头:"刘总,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工地停工了?"

刘建华陪着笑脸解释情况,但黄总听完后脸色更难看了:"一条石雕就把整个项目给拖停了?刘总,你这个项目管理能力让我很失望。"

"黄总,这确实是意外情况,我们正在积极处理。"

"积极处理?"黄总冷笑,"处理到什么时候?我们的合同里写得很清楚,延误一天罚款十万。按照目前的进度,你们已经违约了。"

刘建华额头上开始冒汗:"黄总,您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解决。"

黄总看了看远处围观的村民,又看了看那条石雕,摇了摇头:"刘总,我看这个项目风险太大。我们公司决定撤资,并且会按合同追究违约责任。"

听到这句话,刘建华感觉天都塌了。没有了投资方的支持,项目就彻底完蛋了。而违约责任更是一笔天文数字,足以让他倾家荡产。

"黄总,您再考虑考虑......"

"没什么好考虑的。"黄总态度坚决,"我们明天就会发律师函。"

看着黄总离去的背影,刘建华瘫坐在地上。二十年的心血,就这样毁在了一条石雕上。

小李担心地看着他:"刘总,您还好吧?"

刘建华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条盘龙石雕。阳光洒在石雕上,龙鳞闪闪发光,那双怒睁的龙眼仿佛在嘲笑着他的无能。

当天晚上,刘建华独自一人来到工地。月光下的石雕更显神秘,村民们搭的小棚子里还有人在守夜。

他站在石雕前,心里进行着最后的挣扎。按程序走的话,至少要一个月时间,而且还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不按程序走......

他想起了陈教授的话,想起了王老汉的眼泪,想起了村民们的信仰。但他也想起了妻子和孩子,想起了员工们的工资,想起了那些等着还款的债权人。

商人的理性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愧疚。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老张的电话。

"老张,你明天早点来,我们继续施工。"

"可是刘总,那条石雕......"

"我来处理。"刘建华的声音很平静,但握着手机的手在颤抖。

当天晚上,刘建华独自一人来到工地。月光下的石雕更显神秘,那双怒睁的龙眼仿佛在嘲笑着他的无能。

他想起了投资方的撤资通知,想起了妻子担忧的眼神,想起了那些等着发工资的员工。二十年的心血不能就这样毁掉!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老张的电话。

"老张,明天早上你直接开工,把地基清理干净。"

"可是刘总,那条石雕..." 刘建华看了一眼静静躺着的盘龙石雕,咬了咬牙:"施工时不小心碰坏的,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我明白了,刘总。"

挂了电话,刘建华最后看了一眼石雕,转身离去。



"咔嚓!"

随着一声脆响,千年盘龙石雕从中间断成两截。

王老汉眼睛瞬间红了,颤抖着指向刘建华:"你毁了它!你会后悔的!这条龙守护我们村三百年,你会有报应的!"

刘建华硬着头皮挥挥手:"继续清理,全部倒掉。"

傍晚,石雕碎片被装上垃圾车,彻底清理干净。刘建华站在平整的工地上,终于松了口气。明天就可以正常施工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照进办公室,小李就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

"刘总!出大事了!"

小李的脸色惨白如纸,手里紧握着手机,整个人都在发抖。

刘建华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当他接过小李的手机,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时,整个人瞬间僵在了原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