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加大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工作经验做法、总结实践的报道力度,局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经验聚焦”专栏,面向各所征集稿件,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近年来,社区矫正对象心理问题复杂多元,传统“一刀切”式矫治手段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贵州省安顺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安顺所)主动对接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开展社区矫正心理调研,探索构建“心理分类模型”,为“因人施矫”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矫治工作由“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
“四维”调研,精准画像
调研团队采取“问卷+访谈+测评+人格类型实验”四维联动模式,深入安顺市6个县(区),采集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社会适应等核心指标,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000余份、个案访谈100多人,建立本地化心理数据库。通过聚类分析,首次将社矫对象划分为“高风险-冲动型”“中风险-焦虑型”“低风险-稳定型”三大类别,并细化多项心理特征。
校地协同,模型落地
依托“所校合作”平台,双方组建“心理矫治+司法行政”联合课题组,将高校科研优势与一线实践需求深度嫁接。建立心理模型为精准分流、靶向干预提供“导航图”。该成果荣获第十九届“挑战杯”贵州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成为校地协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标杆案例。
经验启示
下一步,双方将深化合作,推动模型迭代升级,持续释放“科技+心理”叠加效应,助力社区矫正工作迈入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快车道。
来源:省安顺所
作者|摄影:肖 恒
2025年第686期(总第12412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