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问我高考成绩,我考上清华,却撒谎说复读,报到那天老师傻眼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刷新高考成绩页面的那一刻,我屏住了呼吸。

屏幕上的数字让我眼前一亮——719分。

"晓阳!考得怎么样?"父亲在身后迫不及待地问。

"还行。"我淡淡地说,心脏却狂跳不止。

手机突然响了,是骆雨薇老师的来电。

"晓阳,高考成绩出来了吗?"她的声音充满期待。

"嗯,出来了。"我犹豫了一秒。

"考得怎么样?"

"差了点,可能要复读了。"我听见自己这样回答。

不知为何,说出这句谎言的瞬间,我竟感到一丝解脱。



01

我叫何晓阳,今年十八岁,是省重点高中的应届毕业生。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那个被老师当作榜样、被同学羡慕嫉妒的"别人家的孩子"。省级奥数金牌、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担任班长,这些光环像一层层枷锁,逐渐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医院主任医师,他们对我期望极高。家里的书房墙上挂满了我的奖状和证书,客人来访时,那是父母最爱炫耀的地方。

骆雨薇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最敬重的老师。她教了我三年语文,对我格外关注和期待。每次考试前,她都会特意鼓励我;每次成绩出来,她总是第一个来询问。她常说:"晓阳是我教过最有希望考上清华的学生。"这份信任,无形中成了我肩上的另一副重担。

高考前,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我会考上清华。同学们给我的毕业留言写满了"清华见"、"未来的院士"这样的字眼。越是临近高考,我越是感到窒息,仿佛我的人生已经被别人安排好了轨迹,我只是在按照既定路线前进的傀儡。

"晓阳,你的高考成绩怎么样?"骆老师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充满期待。

我握着手机,看着电脑屏幕上刚刚刷出的719分成绩单发愣。父母站在我身后,他们还沉浸在欣喜若狂中,爸爸甚至已经开始打电话给亲戚们炫耀。

"晓阳?你在听吗?"骆老师又问道。

"我在,老师。"我深吸一口气,不知为何,脑海中突然闪过过去三年来每次考试后同学们的目光,那种期待、羡慕、嫉妒交织的复杂眼神。我脱口而出,"没考好,老师。比预期差了不少,可能要复读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多少分?"骆老师的声音低了下来。

"六百出头吧。"我随口编了个数字,声音不自觉地小了几分。

客厅里突然安静下来。我感觉到父母疑惑的目光落在我身上。

"这样啊。"骆老师叹了口气,"没关系,复读也不是坏事。明天班级聚餐,你一定要来,大家都很想见你。"

挂断电话,妈妈立刻问:"晓阳,你为什么要骗骆老师?"

我放下手机,看着窗外刺目的阳光,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谎言。

"就是突然不想让大家知道。"我低声说,"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太重了,每次成绩出来都像是在演一场戏。这次我想安静地高兴一下。"

爸爸皱起眉头:"可这是好事啊,有什么不能说的?"

"就一时冲动,爸。"我摇摇头,"明天聚餐我会解释清楚的。"

可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从小到大,我一直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小升初考满分,中考全市第一,高中三年班级第一从未让人。每次考试结束,同学们聚在一起比分数时,我总是默默走开,因为无论我说多少分,大家都会说"何晓阳又考第一了,这有什么好说的"。

我翻了个身,想起高二那年冬天的期末考。我发烧39度,硬撑着去考试,结果语文只考了138分,比平时少了7分。骆老师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关切地问我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要不要去看心理咨询师。那种被放大镜下审视的感觉,让我窒息。

手机亮了起来,是班级群的消息。有人在问各自的高考成绩,一个接一个地报出自己的分数。我盯着屏幕,看到有人@我:"何学霸,你多少分啊?听说你要去清华了?"

我犹豫了一下,回复道:"没考好,可能要复读。"

消息发出去后,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不会吧?何晓阳都没考好,那我们还有希望吗?" "晓阳,具体多少分啊?" "真的假的,你不是从来没下过680吗?"

我没有再回复,关掉了手机。这个谎言已经开始了,我竟然有种莫名的轻松感。

第二天的班级聚餐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饭店。我是最后一个到的,推开包间门时,三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我,平时热闹的同学们突然安静下来。

骆雨薇老师迎上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我低着头走到角落的空位坐下。王磊凑过来小声问:"真的只考了六百多?"

我点点头,假装失落地喝了口水。

骆老师站起来,举起杯子:"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以班级的名义聚在一起。三年来,大家一起奋斗,互相帮助,成为了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人。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管结果如何,都不影响你们每个人的价值和未来的可能性。"

她的目光扫过每个人,最后落在我身上:"有些同学可能这次发挥不理想,但这不代表什么。人生路长,多走一年,或许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骆老师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手中的笔在记录本上顿了顿,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只轻轻点了点头。

02

回到家,爸妈已经把客厅里的小桌子摆上了,上面放着一瓶香槟和几个精致的杯子。

"来,庆祝一下!"爸爸笑着招呼我,"你妈刚才订了蛋糕,一会就送来。明天我们去看看新电脑,你上大学要用的。"

我点点头,坐在沙发上,心情复杂。这本该是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却因为我莫名其妙的谎言变得有些扭曲。

"对了,晓阳,你有没有跟骆老师说清楚?"妈妈问道。

我摇摇头:"没有,我觉得还是等开学后再说吧。"

爸爸皱眉:"这样不太好吧?骆老师对你那么上心,你考得这么好,她应该是最高兴的人之一。"

"就是因为她太上心了..."我小声嘀咕。

晚上,我翻出了高中三年的相册。一年级军训照上,我穿着迷彩服,拿着"最佳军姿奖"的奖状;二年级科技节,我站在领奖台中央,手捧全市物理竞赛一等奖;三年级元旦晚会,我被同学们簇拥着,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深夜,无数次被老师点名表扬的尴尬,无数回被同学问"你这次考了多少"的疲惫。

"何晓阳,你怎么这么优秀?" "何晓阳,你能不能别这么变态,让我们喘口气?" "何晓阳,你是不是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啊?"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名字变成了一个标签,一个让人仰望又带着些许敌意的代名词。每次考试前,骆老师都会说:"大家要向何晓阳学习,他从不松懈。"每次考试后,她又会说:"这次何晓阳又是满分,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我开始羡慕那些考七八十分的同学,他们考好了会得到真心的祝贺,考砸了也不会有人大惊小怪。而我,哪怕只是从99分降到98分,都会引发一场小型风暴。

手机响了,是骆老师的微信:"晓阳,明天上午你有空吗?我想去你家坐坐。"

我一下子慌了神,赶紧回复:"老师,我明天要去姨妈家,可能不在。"

骆老师很快回道:"那后天呢?我想和你聊聊复读的事情,给你一些建议。"

我咬了咬嘴唇:"后天可以,谢谢老师关心。"

挂掉电话,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为什么要撒这个谎?现在收回还来得及吗?可如果现在说实话,岂不是显得我很奇怪,甚至有些心理变态?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两天后就到了。那个鲜红的信封,让我和父母都激动不已。我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的录取通知书烫金的校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通知书",黑体字印在米黄色的纸上,庄重而神圣。

妈妈忍不住哭了:"晓阳,你知道妈妈有多骄傲吗?"

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少有地动情道:"儿子,你是我们何家百年来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太了不起了!"

我捧着通知书,应该是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却感到一丝苦涩。这份喜悦,我无法与最关心我学业的骆老师分享,也无法在班级群里告诉一起奋斗三年的同学们。

我把录取通知书小心地收进抽屉最深处,生怕被人看见。

第三天一早,骆老师就来了。她带着一大包资料,表情严肃又关切。

"晓阳,我查了几家口碑不错的复读学校,这些是他们的资料和往年的升学数据。"她把资料摊在茶几上,"你的基础这么好,复读一年,清华北大绝对没问题。"

我尴尬地看着这些传单和小册子,不知道该说什么。爸妈也配合着,一脸沉重地点头。

"骆老师,谢谢您。"我低声说,"我再考虑考虑。"

"不着急,你先休息一阵子,调整好心态再决定。"骆老师温和地说,"高考失利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照片中,十八岁的我举着奖状笑得灿烂,骆老师办公桌上,这张照片一直在那里,安静地见证着这个谎言。



03

七月中旬,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班级群里每天都有人报喜。

"我被人大录取了!" "我去上财了!" "北航,圆梦啦!"

每当看到这些消息,我都会发个"恭喜"的表情,然后迅速退出群聊。有同学私聊我:"晓阳,你决定复读了吗?去哪个学校?"

我只能含糊其辞:"还在考虑,可能去邻市吧。"

谎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开始编造复读班的各种细节——"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半才能休息"、"每天默写一百个英语单词"……

骆老师时不时会发信息问我的状况,我都随便应付过去。她甚至给我推荐了几本"逆袭指南"类的书,我只能假装自己在认真阅读。

"老师,我最近在思考,是不是该换个学习方法,之前可能太死板了。"我绞尽脑汁地编造着看似有道理的话。

"对对对,学习方法很重要。"骆老师立刻回复,"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要盲目跟风。"

八月初的一天,我在商场里偶遇了方子杰。他是我们学校另一个班的尖子生,也是我在各种竞赛中的主要对手。

"何晓阳?"他惊讶地叫住我,"听说你要复读?"

我尴尬地点点头:"嗯,发挥失常了。"

"太可惜了。"他摇摇头,"我被清华物理系录取了,还以为能在大学里和你一较高下呢。"

我心里一惊:"恭喜你,清华物理系很厉害。"

"其实我挺意外的,还以为你会拿到清华的降格录取呢。你不是一直想去清华吗?"

"可能实力不够吧。"我苦笑道。

临别时,方子杰拍了拍我的肩膀:"加油,明年一定能考得更好。说实话,你不去,我压力小多了。"

回到家,我长舒一口气,这场偶遇让我紧张不已。万一以后在清华校园里遇到方子杰怎么办?我该怎么解释?

随着开学日期临近,我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对父母说:"爸妈,我想提前去学校附近看看,熟悉一下环境。"

妈妈立刻说:"好啊,我和你爸陪你一起去。"

"不用了,我想自己去。"我急忙说,"就当是锻炼独立能力吧。"

爸爸犹豫了一下:"那你要注意安全,有事随时打电话。"

在班级群里,我编造了另一个故事:"我决定去外地亲戚家住一段时间,换个环境调整心态,开学前会回来。"

骆老师很快私聊我:"去哪个亲戚家?需要我和你一起讨论复读计划吗?"

"不用了老师,就是我姨妈家,在南方,挺远的。"我继续编造着,"那边有个不错的复读班,我想先去考察一下。"

"好吧,路上注意安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联系我。"

我本以为这样就能暂时摆脱骆老师的关注,但第二天早上,我刚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门铃突然响了。打开门,骆老师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精心准备的袋子。

"晓阳,老师来送你。"她微笑着说,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我惊讶地让她进门:"老师,您怎么来了?"

"你一个人去外地,老师不放心。"她递给我袋子,"这里有些路上吃的,还有几本参考书,都是我精心挑选的。"

我接过袋子,内疚感涌上心头:"谢谢老师,您太用心了。"

骆老师看着我的行李箱,欲言又止:"晓阳,这次考试只是一个小挫折,不要太放在心上。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我低着头,不敢直视她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会记住老师的话。"

临别时,骆老师从包里拿出一个普通的白色信封,递给我:"这个你拿着,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一点小心意。"骆老师神秘地笑了笑,"等你真正需要的时候再打开吧。"

我接过信封,感觉轻飘飘的,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目送骆老师离去,心中的愧疚感越发强烈。在这场自导自演的谎言中,最让我难过的是辜负了像骆老师这样真心关心我的人。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骆老师的眼神中藏着什么,似乎她早已洞悉一切,只是没有戳破。这种感觉让我既恐惧又疑惑,如同被看穿心思的孩子,不知所措。



清华报到前一晚,我躺在宾馆的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白色信封静静地躺在床头柜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骆老师临别时的话回荡在耳边:"等你真正需要的时候再打开。"

我深吸一口气,拿起信封,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口。

抽出里面薄薄的纸条,展开——

刹那间,我如遭雷击,手中的纸条不受控制地颤抖。

我猛地坐起身,心跳剧烈,额头冒出冷汗,眼前的文字像是一面照妖镜,将我所有的伪装无情地剥离。

窗外,城市的灯火辉煌依旧,而我的内心,却在这一刻彻底崩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