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最活泼、最洒脱
最能够为我们所熟知的
对我们的生活
乃至于对我们的人生
是最有帮助的
今天走进“妙悟禅境”
听法师分享禅的“气质”
我们用金庸小说里面的人物来给“禅”打比喻。佛教有八个宗派。除禅宗以外的其他七个宗派,我个人认为可以比喻为“乔峰”。
乔峰很正直,有能量,也很有民族大义和自我情感,当然也很具有包容性。大家如果看过《天龙八部》就知道,他有个小姨子叫阿紫。阿紫经常整他,但他每一次都对阿紫非常包容。
我个人感觉,虽然乔峰的形象很正直,但他有点压力过重,太卷,有点苦哈哈的感觉。但是,另外一个人物——老顽童周伯通。他同样很有担当,慈悲,有包容心,但他就不是苦哈哈的形象,而且也不卷。他不会呈现给大家一种凝重的人生状态。所以,用“周伯通”来比喻禅宗。
所以,禅宗是要让你活出一个活泼泼、洒脱脱的人生,而不是一种苦哈哈的、凝重的人生。因此大家听我讲的时候,不要也用一种很凝重的表情看着我。讲法的过程、听法的过程,它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这也是禅。
周伯通有无穷的能量,他的武功也很高强。但是,他显现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小孩。他一会儿去逗这个,一会儿去逗那个。甚至遇见坏透了的人,他也可以用一种很阳光、很开心的状态,用逗弄对方的心去惩罚他。他就是禅宗最好的比喻。
有时候,禅宗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个很年轻的宗派。其实它并不年轻。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的“拈花微笑”。这就是禅宗的起源。
有一次,佛陀像往常一样召集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还有天人、夜叉等来听经。当大家翘首以盼今天佛陀要讲什么经的时候,突然有个大梵天拿了一枝优昙跋罗花来供养佛陀。
这时佛陀拿起花来,从左到右展示了一遍。因为都是声闻弟子,大家都不理解,一脸疑惑。但是唯有迦叶,破颜微笑。
这个公案多么美呀!没有语言,甚至行为都很简单。只有拈花,只有微笑。于是成就了佛教历史上最神秘、美好的一段公案。
故事还没有完。迦叶是上首弟子,所以坐在前面。可能他刚开始还是怀疑的表情,但突然一下会心微笑。
于是,佛说了一段话。这段话成为后世禅宗的思想源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是禅宗的特点。
我觉得这段话真是一针见血。它把禅宗,也就是佛心宗的心性的重要一下讲透了。把这几句话抓住了,就抓住了禅宗的核心精神、核心智慧。
禅宗的“妙”字真是没法讲。因为历史上开悟的祖师讲禅的风格也像佛陀一样。比如说他走上讲台,正当大家都以为这个开了悟的高僧要高谈阔论一番的时候,他只是把扶手一拍,然后就从这边下去了。
所以,禅宗就是不讲。但是,我们又要用更多的话语来讲明这个“不讲”。因为我们的根基不一样。可能佛已经拈了十次花,甚至一百次花,大家还没开悟。所以,我要用很多的篇幅、很多的故事来给大家讲禅宗的核心——以心印心,不立文字。
从禅的观点来看,生活当中无处不是禅,无处不是我们修行的场所。就是说,修行甚至不需要进到寺院,红尘方能炼心,红尘才是道场。如果你在工作当中,工作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家庭当中,家庭就是你的道场。
每一个对境,实际上都是我们的道场。你看到一个喜欢的人,或者看到不喜欢的人;看到一朵花,或者看到一片云,这些都是我们的道场。
宋代有个很著名的诗人叫苏东坡,是我们四川老乡。苏东坡写过一首禅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他想要给我们表达什么呢?溪水声好像也在给我们说法;山的颜色、山的形状好像也在给我们讲智慧;晚上睡觉的时候,好像佛也在给我们说法。
但是,睡觉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有这种境界。到了白天的时候,他怎么给大家讲出来呢?就像我一样,怎么给大家讲禅宗的智慧呢?所以大家要知道,禅不可说。但是我们要利用一些禅的智慧、禅的公案,来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如果禅有生命,我个人认为,禅是有性格的。大家如果能把禅的性格落实到自己身上,落实到生活当中,这一生就能越过越好。
编辑|巍然 图片|芸上 小立
美编|妙能 责编|慧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