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外滩建筑节于9月12日至9月28日举行。这场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发起的双年展项目,以建筑思考为核心,探索建筑在塑造公共空间过程中的不断演变。本届外滩建筑节以“上海野餐”为主题,邀请路过市民来吃吃上海刨冰,看看建筑,以一种即兴、有趣的方式体验城市。
外滩建筑节效果图
本届建筑节以“上海野餐”为主题,由曼谷建筑事务所all(zone)担任艺术总监,团队提出“上海野餐”这一概念,意在用非正式的松弛感,激活外滩源街区的博物院广场及周边区域,在城市中心重塑公共空间的活力与温度。
外滩建筑节现场
联合发起人拉查蓬·乔楚伊说:“我们希望将城市转化为一块共享画布。”野餐的本质在于选择,选择落脚之处、选择餐食器具、选择参与方式,因此在外滩源的博物院广场,主办方支撑起了很多绿色的帐篷。
城市像一块共享的画布
帐篷在博物院广场可以连成一座巨型篷顶,作为活动的主要聚集地。这些帐篷可以灵活收纳,可以撑开,让路过的市民非常好奇,参与者可以找一把椅子坐下,享受片刻怡然。
上海野餐标签
据悉,这些帐篷均采用可拆卸、可循环材料,活动结束后大部分装置将被拆除,或移至他处使用。这种短暂存在是对“永续发展”的另一种诠释——建筑未必需要固守时空,而是可以通过灵活的姿态融入城市生活。
活动现场
活动的设计者之一、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泰·卡彭特策划了“上海刨冰分享会”——参与者将品尝用上海自来水制作的刨冰,并讨论水质与公共资源问题。一边聚焦细微而真实的生活场景,一边勾起了上海市民小时候的回忆,策展人想用“野餐”这样日常又松弛的行为,试探建筑能否重新让人们主导其栖居之所。
夜幕降临的洛克·外滩源
洛克·外滩源百年建筑街区坐落于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汇聚了众多建造于1896年至1932年的传奇建筑。
外滩建筑节现场
千禧年初,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受邀修缮、更新和改造洛克·外滩源的11栋历史保护建筑以及众安·美丰大楼,并对美术馆全新入口与博物院广场进行改建,为上海外滩美术馆所在的亚洲文会大楼添建新翼。
主办方安排了可口的上海刨冰
“外滩建筑节” 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汇集多种历史上的与新的建筑思考,跨学科性地思考建筑与设计,涉及当代建筑、城市规划、艺术和设计等多个领域。每届建筑节邀请一位建筑师或团队担任艺术总监,对洛克·外滩源街区进行一次新的介入,并特别关注博物院广场这一空间。此外,艺术总监还将策划一系列延伸至街区周边的公共活动,鼓励人们以新的方式栖居和构想城市环境。
原标题:《2025年外滩建筑节启幕,在绿色帐篷下“城市野餐”》
栏目编辑:江妍 图片来源:外滩美术馆
来源:作者:乐梦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