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懒得动,碗往水池一扔,想着“泡会儿再说”? 结果一泡就是三五个小时跑不掉。
一块洗碗布用半年,你不知道它滋生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19种致病菌。
碗筷没晾干就摞着放,三天后细菌数量飙升70倍!
医生都忍不住跳出来喊话了:有些洗碗习惯,得赶紧改啊!
今天,咱们就说说这5个洗碗的坏习惯,你中了几个?
01
坏习惯一:碗泡半天再洗
吃完饭总爱把碗碟泡在水池里,想着“等会儿再洗”?结果一放就是大半天。可别小看这个习惯,室温下,水里的细菌会趁机疯狂繁殖。
研究说,碗泡超过4小时,黄曲霉素、幽门螺杆菌这些致病菌直接飙升,尤其是沾了食物残渣的餐具。
要知道,黄曲霉素可是被世卫组织点名的一级致癌物,还特别顽固,得用超过280℃的高温才能灭掉,你指望洗碗时水冲冲就完事?
要是长期摄入,患癌风险会悄悄升高。所以真别等,最好吃完饭就赶紧洗碗筷。
02
坏习惯二:一块抹布用半年
很多人家一块抹布用半年,擦完碗擦桌子,擦完桌子还可能摸一把灶台,抹布发黄发硬、甚至有股异味了,都没想过要换掉。
中华预防医学会专门做过调查,一块抹布细菌总数能高达5000亿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啥的,你家抹布简直成了“菌窝”。
要是总用这种“脏抹布”擦餐具,病菌就会牢牢粘在碗碟上,等咱们用这些餐具盛饭、喝汤时,病菌就跟着进了肚子,时间长了很可能引发各种毛病。
所以别不当回事,洗碗布得定期换,最好每个月换一次,而且要专布专用,别既擦碗又擦灶台。平时用完也记得及时洗干净、晾干,保持抹布本身的卫生。
03
坏习惯三:洗洁精狂挤一大坨
有人觉得得多倒一些洗洁精,碗碟才能洗得越干净,其实这想法大错特错,要是洗洁精放多了还没冲彻底,残留的化学物质会粘在餐具上,跟着食物进了肚子里。
长期这样,不仅可能影响身体代谢,还会给健康添负担,这可不是小事。还有些劣质香精款的洗洁精,闻着挺香,实际对呼吸道刺激挺大。
再有,散装的,没标生产厂家、也没质量标准的洗洁精,细菌超标、PH值不合格是常有的事,看着便宜,洗完反而可能让餐具带“脏东西”。
要是发现洗洁精浑浊分层,这明显是变质了,用它洗碗,不仅洗不干净,还可能有有害物质残留。
所以,用洗洁精第一是适量就好,挤一点能起泡就行了。第二是买正经牌子,洗完必须反复冲干净。
04
坏习惯四:碗还没晾干就往柜子里塞
洗完碗筷,还没沥干水,就急着塞进橱柜里。潮湿+密闭=细菌的理想国!
橱柜里又潮又闷,没干透的碗筷往里面一放,简直是给细菌“造了个温床”!尤其是家里的木质筷子,本来就爱吸潮气,没晾干就闷着,用不了多久就会发霉,上面还可能长出黄曲霉素,就算后来把霉点擦掉,毒素也可能残留在筷子上,长期用这种筷子吃饭,对健康的影响可太大了。
正确做法就是,洗完的碗筷先放通风的地方晾干,或者用沥水架把碗倒扣着放、盘子竖起来,等水珠全干了才能再收进碗柜。
05
坏习惯五:碗筷从不消毒
家里碗筷从不消毒,只用洗洁精刷干净就够了?这想法真得改改了。
“看起来不脏”不等于没细菌,光洗掉油污还不够,餐具里实际上还藏着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这些“隐形杀手”,靠常规清洗根本除不掉。
尤其是一家人共用碗筷,只要有一个人携带幽门螺杆菌,没消毒的餐具就会让病菌悄悄传开,时间长了全家都可能得胃炎、胃溃疡,严重了甚至致癌。
要是家里没装消毒柜,可以烧一锅开水,碗筷煮它15-30分钟。
这么煮一遍,大部分细菌和病毒都能被杀得干干净净,建议每周这么消1-2次,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给家人的健康多道保障。
一人洗碗“全家得病”,原来洗碗这种小事,对健康可是大事,你要有这几种坏习惯,可得一个个赶紧改过来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