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9月10日,上海机场一名日籍男子当众生事,路过的中国大哥上前用英语善意提醒,对方却装听不懂、嬉皮笑脸,甚至想趁机溜走,全程态度嚣张毫无悔意。
视频曝光后,网友们怒不可遏,甚至有网友说,让他滚出中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日本男子究竟做了什么事,竟引起了网友们的众怒?
9月10日这天,上海机场的旅客不算少,大家都按着公共秩序赶路,可偏偏有人非要打破这秩序。
据网友曝光的视频显示,一名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日籍男子,刚从卫生间出来,手里攥着用过的擦手纸,没找垃圾桶,反倒随手往地上一扔,动作自然得像“理所当然”。
这一幕,刚好被旁边一位中国大哥看在眼里,大哥立刻追上去,用英语客气地提醒,请不要在中国这里乱扔垃圾。
按说正常人听到提醒,要么赶紧捡起道歉,要么至少会有点不好意思,可这位日籍男子的反应,却让人大跌眼镜。
他先是停下脚步,转过头来,脸上没有丝毫歉意,反倒挤出一副嬉皮笑脸的表情,眼神里满是轻蔑,仿佛大哥说的是无关紧要的废话。
大哥见他没反应,又重复了一遍提醒,还追问了一句你明白吗,可对方依旧装糊涂,甚至连一句对不起都懒得说,然后往后退了两步,估计是想趁着人多溜走。
后来大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和对方交涉了,第一次提醒时,对方态度更差,不仅嬉皮笑脸,还故意把头扭到一边,那神情仿佛在说我就扔了,你能怎么样。
大哥也是个实在人,见对方不认错,干脆掏出手机拍视频,一边拍一边问你在日本也这么乱扔垃圾吗?
这话一问出口,对方的脸色明显变了,很显然他是听得懂英语的,之前的“听不懂”全是装的。
可即便被戳穿,他还是不说话,低着头摆弄衣角,直到大哥说自己会把这段视频发到网上,让他的同胞也看看,他才不情不愿地哦了一声,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最后还是大哥态度坚决,指着地上的垃圾说请你去把它捡起来,或许是被大哥的气势震慑,也或许是怕视频真的传开丢面子。
这位日籍男子终于没再嚣张,灰溜溜地走过去,弯腰把擦手纸捡了起来,然后低着头快步离开了现场。
说实话,看完这段视频,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解气”,不是因为对方最终捡了垃圾,而是因为大哥没惯着他的臭毛病。
公共空间的规则从来不是“看人下菜碟”,不管你是哪国国籍,不管你穿得多光鲜,踏入中国的土地,就得守中国的规矩,扔一张纸事小,但明知故犯还装糊涂的态度,才是真的让人膈应。
这段视频传到网上后,评论区很快就炸了锅,不少网友都在说“太气人了”“就该这么治他”。
有网友提到了民族英雄左宗棠对日本人的评价:“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说这话用来形容这位日籍男子,真是一点都不冤。
这次事件之所以会让大家这么愤怒,核心不是“他是日本人”,而是他在我们的地盘上,用傲慢的态度无视我们的规则。
尤其是今年刚过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那段历史里,我们的先辈为了守护家园、守护尊严,付出了太多代价。
现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喊打喊杀”,但也绝不能容忍有人带着“优越感”在我们的土地上“耍横”。
这位日籍男子的嚣张,其实藏着一种侥幸心理,或许他觉得扔一张纸而已,没人会较真,也或许他觉得我是外国人,你们不敢把我怎么样。
可他忘了,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的中国,现在的我们,既讲“待客之道”,也讲“规则底线”,你尊重我们的规则,我们欢迎你;你无视我们的规则,那不好意思,没人会惯着你。
就像那位大哥,他没有因为对方是“外籍人士”就退缩,也没有因为愤怒就冲动动手,而是用“拍视频留证据、反复提醒”的方式,既维护了规则,又守住了分寸。
这种“理性的坚定”,其实比一时的怒火更有力量,因为在中国,不管你是谁,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谁都别想搞特殊。
并且大哥在追问“你在日本也这么乱扔垃圾吗”的时候,对方沉默了,这说明他心里清楚,在自己的国家这么做“不合适”,可到了中国,就觉得“无所谓”。
这种“双重标准”,才是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文明从来不是“只在自己家里讲”,而是走到哪里,都能守住基本的公德心。
事件发酵后,视频下方的评论大多清一水的支持大哥的行为,不能惯着这种人,也有网友说,这种人给他打什么码,应该让所有人看看他丑陋的嘴脸!
还有网友说,不应该让他捡起来,而是应该让他用他的臭嘴叼起来,说实话,这事不管换做谁在现场,看到有人乱扔垃圾还嬉皮笑脸,心里都会有火。
但冷静下来想,让他“捡起来”,其实比“用嘴叼起来”更有意义,因为“捡起来”是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最小的代价”,也是在告诉他:你的不文明,在这里行不通;你可以不尊重我,但必须尊重这里的规则。
还有网友说,日本一个伪善到极致的国家,拘小节而无大义,现在连小节都不要了,这话可能有点偏激,但也反映出大家的一种情绪。
平时总有人在网上“神化”日本的国民素质,说日本街道干净到能光脚走,日本人从不乱扔垃圾。
可这次事件,刚好戳破了这种“神化”,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素质是一刀切的。
如果当时大哥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这位日籍男子可能就真的溜走了,说不定下次还会这么做,如果每个看到不文明行为的人都选择“沉默”,那我们的公共空间,只会越来越乱。
这位在上海机场的日籍男子,不是“疏忽”,是“故意”,他知道垃圾桶在哪里,却选择乱扔,他听得懂提醒,却选择装糊涂;他知道自己错了,却选择“嬉皮笑脸”。
这种“明知故犯”,和“素质无关”,和“态度有关”,这是对中国公共规则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今天他能乱扔一张擦手纸,明天可能就有人乱扔果皮、饮料瓶,今天他能对提醒“嬉皮笑脸”,明天可能就有人对劝阻“恶语相向”,公共秩序就是这样,你不守护,我不维护,最后受损的,是我们每个人。
而且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中国从来不是“不欢迎外国人”,而是“不欢迎不遵守中国规则的外国人”。
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不管你有什么身份,到了中国,就得遵守中国的法律,尊重中国的公德,这是最基本的“做客之道”,也是“文明”的底线。
在我们的土地上,规则是给所有人定的,谁都不能例外,我们守护的不是“一张纸”,而是我们的“主场尊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