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的科技圈,小米前高管王腾的职场过山车一样。从 9 月 8 日因 “泄露机密、利益冲突” 被小米辞退,到三天后 “入职京东小米采销岗” 的传闻引爆社交平台,最终以京东 “无相关计划” 的官方否认收尾,这场跌宕起伏的离职风波,为职场诚信写下沉重注脚。
作为雷军口中 “六项全能” 的爱将,王腾的小米生涯曾足够耀眼。2016 年加入后,他从产品岗一路晋升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 REDMI 品牌总经理,主导的多款机型成为爆款,河南轮岗期间更创下区域销售佳绩。但这份荣耀在小米 “零容忍” 的公告中戛然而止 —— 泄露公司机密、违反利益冲突条款,不仅让他失去工作,快手账号被封、母校紧急撤下校友宣传页,昔日光环瞬间褪色。
京东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采销岗作为京东核心岗位,负责供应链管理、供应商谈判与价格策略制定,恰好契合王腾对小米产品体系和渠道成本的深度了解。
更微妙的是,京东与小米刚敲定三年 2000 亿的销售目标,若能引入 “知根知底” 的王腾,无疑将强化合作优势。但京东的果断否认,既规避了接纳 “问题高管” 的品牌风险,也避免触碰可能存在的竞业限制条款 —— 毕竟王腾签署过保密协议,其泄密行为若属实,跨平台任职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这场风波更折射出科技圈的信任困境。近年来,从阿里张勇到京东辛利军,高管离职多转向投资或创业,像王腾这样因严重违规离场的案例并不多见。
小米用 “顶格处罚” 维护制度权威,京东用否认划清风险边界,而王腾那句 “接受该有的代价”,则暴露了职场中 “能力易得,信任难建” 的残酷现实。
尤其在采销、市场等敏感岗位,机密泄露的代价远不止失业,更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追责。
如今风波暂歇,王腾 “先休息一段再重新开始” 的微博承诺尚未落地,京东的否认也让这场 “牵手” 化为泡影。但留给行业的思考远未结束:当企业把 “诚信廉洁” 写进守则,当竞业协议与保密条款织成制度网络,职场人该如何平衡野心与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